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蓬勃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17:2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10月31日消息(记者陈程)2001年,四川省针对全省民族地区普遍滞后的教育状况,启动实施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04年国家又在西部地区启动了“两基”攻坚计划,两大计划的实施,使四川民族地区的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农牧民群众“求知识、求进步、求文明”和送子女上学的热情不断高涨。

  

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老师梅珍娜姆正在教来自100多公里外的黑河牧场的学生使用牙刷

  

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老师梅珍娜姆正在教没有习惯寄宿制生活的学生叠被子

  

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若尔盖寄宿制小学的学生正在做藏时体操

  

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自办小农场里劳动

  

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学生们正在新课桌上认真地做试题

  

不让学生因贫失学

  随着基础实施投入的增加,一些藏区学校办起了自己的校园电视台

  近日,记者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中学初二二班教室里,见到了正在随老师大声朗读课文的育瓦乡藏族女孩严措亚。严措亚全家六口人,爷爷、母亲常年生病,家里除了她以外,姐姐、弟弟也都在上学。

  “步入学校我受到很多待遇,学校考虑到我的家境免去了我的书本费和杂费,然后给我每个50月的补助费。”懂事的严措亚说:“如果不是现在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仅靠当护林员的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等待她们三姐弟的将是辍学的命运。

  记者在四川民族地区采访时看到,许多学校都挂出了“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宣传标语。“我们学校初中生有286个,有192人享受了免教科书和免杂费,有286人都享受了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九寨沟县中学校长王新彩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的‘两基’攻坚计划和四川省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政策支持,作为民族地区的学校,他们是绝对没有能力提出这样的目标的”。

  据了解,截止2005年,四川省已有20多万学生享受到了 “两免一补”政策,许多像严措亚这样家境困难的民族地区学生实现了上学梦。

  与此同时,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硬件投入近年来也步入了快车道。截止2005年9月底,四川省已建成或在建的项目学校达1650个,其中中央“寄宿制工程”项目273个。在有的地区,当地干部群众教师自豪地说:“我们这儿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

  刚刚工作五年的九寨沟县光元乡小学教师陈兰指着整齐的教学楼和平整的操场,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到这个学校五年了,这个学校过去是非常的破旧,以前的教学楼是一栋很破旧的平房,现在学校建设的非常的好,给学校配备了完整的远程教育的设施,让学生有很好的条件上课,可以说是看着这个学校在变化,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一样,我们老师工作以来也非常的带劲。”

  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补贴政策,使越来越多地农牧民群众把孩子送到学校。“老百姓看到学校里面有这么多楼房修建起来以后,他们觉得孩子能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他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所以他们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空前的高涨。”若尔盖县唐克乡中心校校长阿白泽仁欣喜地告诉记者:“2001年全校学生才仅有100多人,五年过去学校学生已经猛增到898人。”

  记者近日在四川民族地区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四川近五年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速度超过了过去25年之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四川民族地区广大农牧区的孩子,正满怀希望在越来越完善的软硬件环境中实现着腾飞的梦想。

  “我们省‘十年行动计划’每年筹资3个亿,用十年时间筹资30个亿,再加上‘两基’攻坚拨给四川的几个亿,我们目标是使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初步建立远程教育体系,使民族地区的教育上一个台阶。” 四川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副处长沈成军如是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