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地铁二号线本月20日开建 预计2009年通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06:54 扬子晚报

  本报讯 记者昨从南京市有关部门获悉,地铁二号线将于本月20日破土动工,这条东西向贯穿南京城的地下长龙将和地铁一号线路在新街口“十字形”交会。针对广大群众关心的二号线怎么建、何时建成等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了有关部门。

  

南京地铁二号线本月20日开建预计2009年通车
地铁二号线规划图

  2009年二号线建成通车

  据有关部门介绍,南京地铁二号线计划总长42.845公里,将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西起河西绕城公路油坊桥以南的汪家村,东至马群,全长25.145公里。共有1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6座,地面站2座,高架站1座。沿南河西侧北上,穿过绕城公路宁西立交桥至雨润路,线路沿雨润路向西至经四路路口拐向经四路,沿经四路向北行至水西门大街路口再转向水西门大街,然后沿水西门大街向东,穿过北圩路后,线路向北迂回穿过南京市锅炉厂,至莫愁湖公园北门,随后线路沿汉中门大街和中山东路由西向东至中山门,中山门外线路沿着宁杭公路至孝陵卫,过了灵谷寺路后逐渐由地下转到地面,沿宁杭公路与沪宁

高速公路之间以高架形式向东至马群。

  记者了解到,总投资约人民币105亿元的二号线一期工程工期筹划为42个月,将在开工第31个月后实现正线轨通,第34个月实现供电电通,第37个月争取列车上线热滑,第42个月后完成系统总联调。也就是说,最迟2009年下半年,市民就可以坐上地铁二号线。二期计划东进至仙林大学城。三期计划西延至雨花台区板桥地区。

  老城区将新增5个地下通道

  记者发现,即将开工建设的地铁二号线除现有的新街口站外,将在老城区内新增5个地下站点,分别是汉中门、上海路、大行宫、逸仙桥、明故宫。

  市规划局有关专家介绍说,以往人行过街通道的建设只考虑解决交通问题,没有从城市用地功能和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角度来统筹考虑,从而导致步行交通无法形成网络。而此次将建的5个地下通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不仅解决当前困扰城市交通的过街难题,而且与地下地铁站和谐对接,还把眼光放得更远,充分考虑到与将来其它地铁线路的衔接。如根据南京老城区人行过街通道规划与二号线建设规划,在建上海路站,同时开建上海路人行过街通道,这里还是二号线和未来五号线的换乘站,如此一来,这处地铁站就顺势消化了汉中路与莫愁路市民过街难的问题。据悉,该项工程也同时被列入南京市重点人行过街通道建设规划。

  与上海路站一样,大行宫站将与规划中的太平北路人行过街通道衔接,也是二号线与未来地铁三号线的换乘站;明故宫站在御道街的人行过街通道接口处,未来六号地铁线在此处与二号线换乘。而汉中门站、逸仙桥站则为一般性站点,分别与虎踞南路的人行过街通道、龙蟠路的人行过街通道相连接。

  二号线比一号线多了“安全门”

  据专家介绍,南京地铁二号线与地铁一号线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站台上增设了安全门。也就是说,当列车进站前,安全门、屏蔽门将全部关闭,形成一道玻璃幕墙,候车乘客将无法近距离靠近地铁轨道,从而有效防止有意自杀或不慎掉入轨道而带来的危险。当列车进站停稳后,安全门、屏蔽门会与列车车门同步开启、关闭,供乘客上下车。而列车也会精确停靠,使车门正好对应安全门、屏蔽门活动部位。据介绍,在地铁二号线19座车站的每侧站台,都设置了安全门系统。安全门系统的总体布置按照4节车厢或6节车厢进行设置,列车驾驶室门在安全门端门以外。

  此外,二号线地铁在车型上将选用车体宽达3米的A型车,建设初期配置车辆32列,共128辆,车辆结构设计寿命将达40年,车体连接采用自动车钩能够与一号线自动车钩连挂,列车前后端均设紧急疏散门。按照初步计划,第一列车2008年5月31日将到达小行车辆基地进行调试。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地铁二号线列车内还将设置残疾人专用位置,靠近车门,残疾人可快速、安全、方便地上下列车。为防止意外,残疾人的轮椅固定装置使轮椅锁定,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轮椅都不会产生滑移,同时地铁列车还安装了视讯系统。

  二号线将与公交对接更和谐

  当时地铁一号线在建设时尽管考虑到了站点的设置配套,但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建设停车场。昨天,相关建设专家披露,二号线将吸取一号线的经验教训,在建设的同时就开建

机动车配套停车场。

  曾经有一些专家提出,地铁站口至少要预留5米宽的人行道,配置自行车棚,公交站点在50-80米内,城外的地铁出口配置停车场,这样才做到“无缝换乘”,使客流就像一滴水落地后快速蒸发一样。南京地铁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地铁二号线在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地铁与公交站台的关系以及停车场的配套。目前,市规划局已确定拟编制《地铁一、二号线公交一体化规划》,地铁一、二号线设置30多个地铁车站,根据各车站所处地区特点和交通特点,形成上述“无缝对接”和一体化的交通网络。本报记者王宏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