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摄像头 盯得学生头皮发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3:19 重庆晚报

  核心消息

  近日,市育才中学师生间出现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安装在每间教室内一个电子摄像头。据介绍,以往只在考试期间才使用的这个摄像头,近半个多月来,却用在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中。尽管学校声言“主要是监督师生课堂内外说普通话的落实情况”,但生活在摄像头下的学子们感到:信任危机来了。

  一封学生投诉信

  “一言一行被冷冰冰的机器监视着,自己完全暴露在他人眼底,隐私权和自尊心都受到了伤害!”日前,一封署名为“重庆育才中学××班全体学生”的投诉信寄到本报编辑部。

  冷冰冰的机器是安装在教室里的摄像头。在信中,同学们称,半个多月来,学校把以往考试期间才使用的摄像头,在教学期间也开始监控,不少同学因此变得不自然,上课时,会下意识地探望摄像头,担心监控室里的校领导或班主任发现,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听课。“(我们)头皮发麻,没有丝毫的安全感,总有一种被监视的感觉,总在提醒自己,头顶上有监控器……”信中最后建议学校尽快撤出教室里的所有监控设备,或者向同学们承诺上课时不使用监控设备。

  18个显示屏盯住师生

  昨晨,记者来到育才中学调查。学校保安表示未经学校领导许可,不予进入采访。多次电话联系校办,对方均称领导不在,需采访请改日,不予进校。

  在校门外等候至中午放学,记者随机采访出校学生,不少同学表示知晓有同学联名投诉摄像头一事,并称“不说不觉得,越说越感觉不对头”。在人流掩护下,记者进校门,直奔教学楼,在同学们的示意下,发现每间教室都装有一盏半球型、直径10余厘米的深色摄像头。

  走出校门,几名高二学生悄悄告诉记者,摄像头安装于两三年前,学校这次启用后,有老师还在课堂和集会上告诫大家,不要开小差,摄像头24小时“盯”着大家,违纪行为会被记录下来,课堂气氛因此变得紧张和压抑。一女生称,即使是下课休息,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和同学追逐嬉戏,深怕背后的“眼睛”说自己行为不规范,以此作为班级和个人品行扣分的依据。

  据自称见过监控室的学生称,监控中心内墙有两面共18个显示屏,所有摄像头开启后,师生在课堂和走廊内的一举一动的画面,经放大后会一目了然;而且各监控画面可随时切换。怎样索看监控录像,学生称不知。

  学校将与学生交流沟通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电话联系上该校办公室负责人。听闻部分学生的投诉,他有些无奈:因为该校是我市考试基地之一,而教育部门规定电子化考场的每间教室必须配备摄像头。他介绍,电子摄像头通常只在考试时才发挥它的根本功能——监控作弊。平常除了重大集会活动或公开课外,不会随意开启摄像头。而最近开启半个多月来,主要是监督师生课堂内外说普通话的落实情况,以迎接国家语委的检查。同时,摄像头的配备也方便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规范,但绝不外传,也无侵权或以录像作为教育凭证之意。

  这位人士还表示,既已有学生提出异议,学校会尽快开会讨论,与学生进一步交流沟通,探讨监控设备更为妥当的使用时段和方式。

  通话20分钟后,记者希望当面采访并了解监控状况,该老师表示由校长作答更权威,并给予记者一分管副校长号码,但始终无人接听。

  记者朱昕勤见习记者赵远哲

  链接

  专家评说摄像头心的交流比任何措施都重要

  据了解,在我市不少重点中学中,均配有监控设备,主要用于考试中。而且,有学校还规定,这类监控录像绝不外传,且只保留5天;师生都有查看录像的权利,但必须提请班主任报校领导和保卫科批准。

  育才中学此次将摄像头用于日常教学管理,其他学校学生、老师以及相关专家对此会有哪种看法。昨天,记者就此作进一步调查。

  【法律专家】责任不全在学校

  瑞月永华律师事务所周永强律师认为:根据公共场所的一些准则来看,在教室安装监控设备并无不妥,学生也应该正视这种现象,若心理上受到影响,责任并不全在学校,只是学校的管理方法值得探讨。当然,若监控录像内容被公开,就另当别论。

  【教育专家】学校管理出“下策”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曾代伟:要分开来看此问题,总体上讲,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从管理层面上讲,这种做法本身不是太合适。对学生的管理有多种方式,没必要采用时时刻刻监视的措施,这只是学校管理的“下策”。学校的管理可以更人性化、更温情化。

  【心理专家】心的交流更重要

  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蒙华庆教授称:要看都在什么时候开监控设备,若在上课时监控,还勉强说得过去,若是连自由活动时间也进行监控,学生们就会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也会限制他们的个性成长和能力发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此外,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还会使学生对学校、对老师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因此,学校可以先将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若学生不接受,就采取其他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适当改变方式。毕竟“心的交流比任何措施都重要”。

  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