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地的儿子”吕书缨:一生献与“红萍养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11:53 温州新闻网

  红萍:又叫绿萍,中国俗称满江红。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因能吸收空气中的氮,具有“固氮”作用而成为理想的绿色有机肥。红萍养殖在我国有千年历史,但在上世纪60年代,在大面积扩大养殖时却遇到了诸多问题……吕书缨以其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在温州,也许很少有人获得过比他更多的荣誉。早在1963年他就获得省长周建
人颁发的省农业劳动模范证书,之后因为在“红萍”研究方面的突破性成果,被聘为当时最年轻的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79年获农业部科研成果奖、1983年获科技部发明奖。

  1986年他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更难得的是他既是我市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又是第十三次全国党代会代表。

  他被称为“大地的儿子”而多次成为新闻人物,他的一生与“萍”相联系,他就是现已退休的省亚作所原所长吕书缨。

  

“大地的儿子”吕书缨:一生献与“红萍养殖”

  在十三大上与刘锡荣合影

  吕书缨现年68岁,已退休在家,以现在的眼光推测,他能获得如此重大的科技成果、拥有过如此显赫的社会地位,不是“海归”至少也是哪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吧?其实不然,他的人生起步很一般,他不过是杭州大学生物系1959年毕业的普通大学生而已。

  难忘“十三大”

  1987年夏,吕书缨到杭州大华饭店参加省党代会,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选举我省参加党的十三大的代表。吕书缨是我市推举的候选人之一,那时他还刚从市科委调到亚作所不久,他是作为年轻的科技界党员被推举为候选人的,当时全省共有12人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选举结果,他十分荣幸地与刘锡荣同志一起当选为十三大代表。对此他感到十分兴奋,同时也意识到责任重大。

  就在这次大会上,他亲眼看到了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这是令他终生难忘的。吕书缨说他这是沾了姓氏的光,各省代表团是按姓氏排序直线坐的,吕的笔划少,他刚好坐第五排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小平同志了。

  他说,这次会议上我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那时外界对温州经济模式争议颇多、压力很大。大会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后,记得刘锡荣同志对他说,这样我们温州的日子会好过些了……

  回来后他与刘锡荣同志一起承担了传达十三大精神的任务,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是和刘锡荣同志一起传达的,在当时的市府小礼堂。后来他还到各县(市、区)及有关部委办局作了十几次传达。

  1993年他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在5年的时间里,他与另几位代表一起共提了十几个有关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议案。

  学生与老师

  要说学生,现为省亚作所花卉开发中心主任的林霞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林霞是我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出现的一个新人,温州新闻网在“先进性教育”专题栏目中以“青春在花朵中绽放”为题对这位年轻的优秀党员作了报道。

  大家也许不曾想到,就是这位林霞当年曾很不安工作,一度还想跳槽,是吕书缨的言教身传使她成长起来。

  林霞是临海市区人,从小没下过田、干过农活,毕业时她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1993年分配到省亚作所后,她想不到这工作是戴草帽、捋袖子、赤双脚,整天在农田里劳动,干的又是翻烂泥、挑粪桶、施畜肥这些活———

  这像个年轻女孩子干的事吗?

  一段日子后,她禁不住躺在被窝里掉眼泪了……

  就在她情绪低落苦闷徘徊、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时任省亚作所所长的吕书缨给了她关键的引导。

  吕书缨并非是个能言善道的人,他对林霞的教育引导,其实就是言教身传。当时吕书缨身体不是很好(曾做过胆结石手术),年龄老大,收入也不高……但他却仍然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

  日前记者采访了林霞,她说是吕书缨的人生理念和人格魅力影响教育了她。

  她说自己一到所里就是跟着吕所长的,但老所长从没把自己看作是所长、是专家,什么活都与大家一样干,有时三四十公斤重的花盆他也照搬……

  他对工作的执着、负责和对工作的热情使她深为感动。每天上班时总是先分配好大家的事,再做自己的工作。有时下班了,突然想起有件什么事还没做,就会说:林霞,来!我们一起先把它干完……

  他作风踏实,生活简朴。他不习惯林霞叫他主任或所长,而是让她叫他老师,出差下乡,一般都选那些三十来元钱的小旅馆住,几乎从不住宾馆……

  林霞说,作为一名农科专家,他的学术成就、社会名望几乎都已到了顶峰,但他还是这么充满热情地工作,这使她深深地感动了:领导都这么干,我还有什么理由畏缩不前?

  这就样,这位优秀农科专家的言行使她领悟到了人生的某种东西,并深深地触动她的心灵,使她成长为新一代的农科新秀……

  吕书缨也有自己终生难忘的老师,他们都是上世纪60年代初拜识的农民师傅。一位是市郊老竹农民杨仁魏;另一位是平阳城西公社的劳模廖锡龙,这是两位精通养

  萍技术的农民,吕书缨当时正从事红萍养殖的科技攻关。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大面积水稻耕作改制(单季稻改为双季稻,并推广矮杆品种),于是肥料成为粮食生产的突出问题。吕书缨带着课题组投入了这一问题的研究。

  浙南一直有红萍养殖传统,但大面积扩养红萍碰到了如何越冬和越夏的难题。吕书缨听说市郊老竹农民杨仁魏三代养萍并有祖传养殖经验,就与同事上门求教。但是杨仁魏对这几个年轻的大学生并不怎么看上眼,甚至连一般的操作也不让他们看。吕书缨不灰心不气馁,向工农学习、向实践学习的理念使他们决定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还真心诚意地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与他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段时间后杨仁魏终于与年轻的大学生合作了,吕书缨带领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红萍的越冬问题。红萍的越夏问题则是通过与我市劳模、曾是平阳城西公社书记的廖锡龙共同研究解决的。廖锡龙将夏萍种在山沟的冷水田里,为了观察温度、光照和生长情况,吕书缨与同事们带着饭盒,忍受着午间42℃的高温,从早六点到晚六点蹲在田边仔细观察,终于与廖锡龙一起取得成果。

  他的课题组因此写出了《满江红越冬越夏研究》的论文,而满江红越冬越夏难题的解决,使原本35元一担的红萍降低到只有一元钱,稻谷种植因此获得充足的绿肥。

  妻子与女儿

  吕书缨在总结自己人生时一再强调:“我的一切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同事的合作、离不开农民的帮助……”他特地拿过一张纸将这写在上面。他还说这一切也离不开他的妻子与女儿,说起她们的时候,吕书缨的眼中饱含着泪花。

  他那时的工资才53元,住的条件很差,就在新桥农科所分配的一个才12平方米、没有厨房的宿舍里。他的夫人沈小敏是位小学老师,老吕醉心科研,白天赤脚在田头,晚上就在家计算数据写文章,家里洗衣、烧饭等大小家务几乎都是妻子一人操办。

  有这样一件事令老吕终生难忘:1978年刮台风,狂风大雨,妻子打来电话让他将在市区上学的女儿接回家。他拿起雨具出了门,突然看到田里的红萍被水冲进河里了,便二话不说下田抢救红萍了……

  后来妻子去接了女儿回来,天黑回家时也还不见丈夫……同事们也都不知他去了哪里。两个来小时后他回来了,妻子问他去哪儿了?他歉疚地说救红萍了,妻子一句话也没责怪他……

  文革时白天闹革命,他就利用晚上写论文。那时他的大女儿吕菲才七八岁,每天早上她就都要在爸爸的废纸篓里查看一番,看有没有可能被人抓辫子的废稿纸丢在里面。当时所里有一农民工,就是因为对语录不敬被打成了反革命。

  老吕有两个女儿,五六岁时就会到食堂买菜、拿饭盒蒸饭,还常跟爸爸到田里观察农作物……她们的乖巧听话,在那些清苦的岁月里成了他最大的慰藉。他的大女儿叫吕菲(小名红萍),现在温大(筹)教外语。小女儿叫吕蔚(小名秀萍)现在省亚作所工作。

  成功人生的秘诀

  吕书缨1959年杭大毕业后,很快就成为国内知名的红萍专家,1963年成为省劳模,同年10月《浙江日报》以四千来字的篇幅报道了他的事迹。吕书缨何以从一个普通的杭大毕业生迅速成长为优秀的农科专家?

  

“大地的儿子”吕书缨:一生献与“红萍养殖”

  在金盾职技校指导学生

  首先是他的勤奋好学。吕书缨是龙泉的农家子弟,有二兄一姐一妹,家境困难,10岁才上学,家里常等父亲借粮下锅是留在他幼年心中最深的记忆。因此在杭大生物系学习时他就十分用功,他曾在两幢教师宿舍的走廊间搭了个地方,摆上坛坛罐罐当作私人实验室。

  他的贫寒出身也是他的一笔精神财富。家境贫苦使他从小热爱劳动,并对劳动人民怀有一种深厚感情。读大学时每年放暑假回家,他都照样砍柴、挑粪、耘田,许多社员奇怪:一些人读了书就不愿劳动,你是个大学生了怎么还不忘劳动?正是这种对劳动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使他大学毕业后仍能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求教,从而取得科研成果。

  吕书缨1983年机构改革时到市科委任副主任,1986年冬又回到省亚作所任所长,11年后于1997年7月退休。

  退休后他还是不忘本行,近年来他一是受聘于温大(筹)任客座教授从事榕树研究;二是到娄桥的金盾职业学校任教。贫寒的出身使吕书缨特别关注农家子弟的未来,在这里他们招了23个贫困家庭的子弟,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2003年他以10元钱一股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办了个科技园艺公司,模拟公司运作,参加这个公司的学生当年就分了26元钱。

  “下田当农民,赤脚写论文”,热爱劳动,淡泊名利,从来没有当科委主任的感觉,把一切归功于党的培养,归功与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始终保持一种平和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对待荣誉——这也许就是吕书缨人生成功之所在,也是他给予我们的人生启示。

  访谈内容均经被采访者审阅认同 特约撰稿沈绍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