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马英九时代蓝绿对垒与台湾政局走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13:45 华夏经纬网 | |||||||||
马英九就任国民党主席后,国民党进入“马英九时代”,岛内政局进入一个复杂的演变阶段。国民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宋楚瑜和亲民党进一步边缘化,国亲融合的速度将逐步加快。民进党执政气垫遭受重挫,接班卡位战趋于激烈,陈水扁提前跛脚的可能性加大。未来三年,蓝绿对抗仍将是岛内政局发展的主要特点,“独”与“反独”之争仍将是岛内政治斗争的主题。由于“蓝消绿长”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泛蓝军2008年能否东山再起面临复杂变数。
一、国民党重现执政契机,但2008年能否夺回政权仍面临诸多挑战。 马英九高票当选并就任国民党主席后,已走出两次“总统”败选阴影的国民党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国民党通过党主席直选和“十七全”,完成了迁台后的第四度世代交替,改组了权力核心,为加速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与发展动能。通过党员直选党主席、党代表直选中常委等举措,确定未来成立青年团,展现“民主”、“改革”形象。新党及少数亲民党核心人士回流国民党,国民党整体实力逐步增强,“泛蓝盟主”地位进一步巩固。与陈水扁权谋善变、黑金腐化形象相比,马英九的清新形象和“温良俭恭让”等特质,理论上较容易为台湾选民所接受。马英九代表泛蓝参选2008年“总统”选举的态势趋于明朗,为马化解党内矛盾、重整党务、部署2008年选举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时间。陈水扁执政5年来毫无建树,弊案丛生,民进党形象不振,民调支持度下滑。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民党政党形象大幅提升,政党支持率和满意度保持上升势头,高居岛内各政党之首。年代电视台8月17-18日民意调查显示,52%的民众认为马英九能建立一个清廉的国民党,65%的民众相信马英九会改善国民党的形象。岛内各种民调数据显示,国民党的满意度维持在35%-49%的高档位,远高于民进党(24%-37%)。岛内舆论认为,马英九“代表着一股崛起中的新气象”,如果加速改革,拿出吸引民众的论述,国民党2008年夺回执政权的可能性将大为增加。 但马英九能否带领国民党在2008年选战中夺回执政权,除了马自身不能出错外,潜在变数仍然很多。 一是美国从其“以台制华”战略出发,不愿看到泛蓝2008年上台执政。 二是马英九能否化解党主席选举恩怨,处理好与连战、宋楚瑜、王金平的关系,能否真正实现党内团结,能否有效整合泛蓝。如果泛蓝军团结一致,尚有在2008年奋力一搏、夺回政权的机会。如果出现“分裂的泛蓝军对抗团结的泛绿军”的局面,则夺回执政权几无可能。 三是马英九能否大刀阔斧改革百年老店,改革能否得到民众认同。不少民众对陈水扁当局感到失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心甘情愿地支持国民党。如果国民党谈改革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仍将难获中间选民认同。 四是2008年选举民进党仍将以“统独牌”、“省籍牌”为廉价的动员利器,马英九能否突破“省籍魔咒”,得到中南部民众的认同,有待观察。 五是岛内“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但 “蓝消绿长”趋势未根本改变。国民党支持度和满意度有所上升,只是吸收亲民党地盘的结果,泛蓝基本盘并没有扩大。民进党2008年“总统”参选人的实力不容小觑,操控民意、煽动民粹、恶意中伤对手、资源绑桩等选举手法,更是现阶段的泛蓝军所难以匹敌的。 二、“橘消蓝长”趋势更为明显,国亲融合将逐步加快速度。 国民党以民意、实力作为推动国亲合并的后盾,逐步压缩亲民党空间。宋楚瑜坚持“要走自己的路”,抵制国亲合并,今年年初以来更采取“扁宋会”、全力反对军购案等一系列措施,寻找新的政治舞台,突出亲民党价值,避免亲民党泡沫化危机。虽然9月7日举行的“马宋会”就共同监督民进党施政达成共识,但“宋马心结”未解,双方在国亲整合、县市长选举合作、军购案等重大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这意味着,国亲合并仍有一段艰难曲折的路要走。 但“马英九旋风”的巨大威力、泛蓝选民夺回政权的强烈愿望和“大蓝吃小蓝”的结构性趋势,将加快国亲融合的步伐。 一是从“立委”、“国代”选举结果及政党支持率看,国民党作为泛蓝核心的地位得到加强,“橘消蓝长”的趋势难以改变,亲民党泡沫化危机加深。 二是马英九“泛蓝盟主”的地位确立,对泛蓝阵营吸引力增强,宋过去累积的影响力大幅下降,对亲民党的领导权威大幅削弱。一些过去支持王金平的人马开始向马英九靠拢,新党主席郁慕明积极推动泛蓝三党合并,宋楚瑜的得力干将纷纷“脱橘入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是今年通过的“修宪案”中有关“单一选区两票制”的规定,促使岛内多党政治格局向两党政治格局演进。泛蓝选民将进一步向国民党靠拢,亲民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最主要的是,要求泛蓝整合、夺回政权的泛蓝民意难以扭转。《中国时报》、《联合报》认为,“马英九旋风”是泛蓝选民2008年夺回政权的想象,是泛蓝选民认同的集体运动,是促使橘蓝融合的动力。宋如果与泛蓝选民唱反调,“只能将自己及同僚一起吹落于历史的灰烬,永远蒙尘”。 三、民进党执政危机加剧,接班卡位战趋于激烈,陈水扁“跛脚总统”的时代将提前来临。 马英九“泛蓝共主”的地位确立,尤其是在2008年泛蓝“总统”参选人提名战中抢得先机,激化了民进党内的接班卡位战。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行政院长”谢长廷、“总统府秘书长”游锡堃、“副总统”吕秀莲等志在参选“总统”的所谓“三王一后”,彼此明争暗斗,暗中加紧部署。依民进党现行规定,2008年“总统”候选人党内初选,党员投票占30%,民调占70%,“三王一后”已开始展开“抢人大战”。苏贞昌利用年底县市长辅选之机,培植地方桩脚。谢长廷和游锡堃透过地方人脉,招募党员。谢长廷还利用行政资源,厚植地方人脉。吕秀莲主导成立的“台湾心会”重新运作,加速在各县市成立分会。吕还频频参加社团活动,增加媒体曝光率。 陈水扁担心新泛绿共主过早出现使其党政权力提前跛脚,用“恐怖平衡”策略来压制党内接班卡位战,确保“扁意志”的贯彻执行。《新新闻》周刊分析,陈水扁从南到北到处跑,“让有机会问鼎2008年选举的接班人,只能看着陈水扁一人表演”。 由于马英九声势看涨,陈水扁与“三王一后”在接班问题上的矛盾加剧,民进党整体形象不振,声势下滑,民进党内政权危机意识加深。党内派系要求陈水扁提前举办党内初选、早日确定接班人,陈水扁嫡系罗文嘉和部分民进党新潮流系“立委”发起“新民进党运动”以图自保。随着2008年“大选”日期的临近,民进党接班群和陈水扁摊牌的心情将更为强烈,党内派系斗争将更为激烈。 四、蓝绿对垒格局将进一步强化,陈水扁施政更难有作为。 陈水扁试图利用马英九跳脱“蓝绿对抗”旧框架、争取中间选票的心态,推动国、民两党合作,分化泛蓝,以缓和蓝绿对抗局势,顺利推动施政,成就其“历史定位”。然而,马英九就任党主席后不久即采取一系列针对陈水扁当局的强硬措施,试图“在民众心中建立起在野党尽责监督的形象”,延伸战略纵深。“立院”新会期开议以来,蓝绿两大阵营,尤其是国、民两党,围绕谢长廷在“立院”作施政报告、审议“军购条例”、“和促法”、“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组织法”草案及其他涉及“政绩工程”的法案,展开激烈攻防。 从过去5年蓝绿对抗的历史和现阶段岛内局势的演变看,未来三年蓝绿对抗的程度有可能更加激烈。除了“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格局难以改变、两大阵营各自拥有的民意泾渭分明等结构性因素,以及2000年“连陈会”、今年“扁宋会”教训惨痛、蓝军领导人不敢再与陈水扁合作外,还有其他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两大阵营内部各政党的相互竞争与牵制。亲民党在“马英九效应”发酵和“民亲合作”破局之后,强力反对“国、民合作”,抢占深蓝市场,避免边缘化。李登辉出于抢占深绿选票的考虑,也极力反对陈水扁的“新中间路线”,反对“民、国合作”、“民、亲合作”。 二是未来三年一系列选举接踵而至,民进党因政绩乏善可陈,必将故伎重演,挑动政党对抗、族群对抗、两岸对抗。 三是未来国、亲两党将把反“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作为争取岛内民众的新舞台和对抗泛绿阵营的杠杆,而陈水扁当局仍将维持“拼政治”、“拼台独”的思维,以推动“二阶段宪政”和“渐进式台独”施政,谋求“法理台独”,深化“实质台独”,巩固泛绿票源。“独”与“反独”的斗争,将激化蓝绿对抗。 可以预期,过去5年多来执政陷入空转的陈水扁当局,在未来2年来的时间内仍将难有作为。(作者 彭维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