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次性餐具“体检”近半不合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2:37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讯 据新民晚报报道,面对国家质检总局的一纸禁令,PVC保鲜膜黯然神伤地离开了超市和大卖场。暗藏身边多年的“隐形炸弹”终被清除,许多消费者不免长出了口气。可此时,一条让老百姓更为提心吊胆的消息又突然传来: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明察暗访,发现近50%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等问题尤为严重,它们添加了大量废塑料和填充物,遇热或油脂会释放出致癌致病化学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据了解,这一结果不久将公诸于众。日前,记者拨通了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董金狮的电话。

  ■八成企业产劣质品

  “触目惊心!”从激动的语音里,可以明显感受到董金狮发自心底的愤怒。我们的话题从他今年7月的天津定海县之行开始了。那一次,董金狮随同多个部门前去查处一家地下工厂———现场,工人们赤着膊,光着脚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被随意丢弃在地上,爬满了蚊蝇。经检验,这家工厂使用的原料竟都是废弃的塑料,同时,还大量添加了国家明令禁用的工业石蜡等有害物质。

  为了对产品质量有个比较,董金狮曾去超市买来一些名牌方便面,可没想到,一检验这些名牌产品的包装盒居然也多多少少存在些问题。

  董金狮告诉我们,最近他走访了100多家企业,其中60%生产的是劣质餐具,而20%的正规厂家因为产品价格高,被低廉的劣质货逼得只能纷纷转产。

  ■填充剂引出大问题

  “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保鲜膜的事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董金狮说,一般合格品中,聚丙烯的用量要占到70%到80%,其余为填充剂。但许多厂家在产品中添加的滑石粉、碳酸钙等竟超过了50%,这就导致餐具中的醋酸严重超标。

  用热水一泡、微波炉一转甚至食品的温度稍高些,有害物质就会溶解在食物中,长期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胆结石以及肝系统病变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业石蜡,甚至可能致癌。

  “全国一年要消耗65亿只一次性塑料餐具,你说这危害大不大?”话到此处,董金狮长叹了口气。

  如何辨别有害餐具?

  手摸软绵绵,轻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又渗漏。同时,有害一次性塑料餐具因为加入大量滑石粉等填充剂,剪碎了扔水里会下沉,一折会出现白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