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楚天关注]武汉博士后知多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7:05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陈俊旺 大学生记者李平 通讯员李涓

  10月21日上午,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全国127名优秀博士后受到表彰,我省5位优秀博士后荣列其中———

  

[楚天关注]武汉博士后知多少(图)

  新落成的湖北博士后公寓

  

[楚天关注]武汉博士后知多少(图)

  肖江文王燕舞博士后夫妇

  

[楚天关注]武汉博士后知多少(图)

  洋博士后ERJC在天安门前

  博士后不是在校生 年薪最高达10万

  “至今还有不少人不了解博士后。”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调研员孔迎凯说,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也不是在校学生,而是一种工作经历和称谓。

  他介绍,在国外,博士后多指博士毕业后,暂时未找到工作,与原来的导师在原工作机构合作工作一段时间,以便积累工作经验。

  1985年,我国开始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实施博士后制度。20年过去了,我国已累计招收博士后3万多人,目前在站博士后1万多人。

  而在我省,目前共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2个,博士后产业基地27个,在站博士后约600人,出站博士后有700多人,居全国前列。

  其中,武大有23个流动站,华中科大有22个流动站,武大在站博士后约210人,出站512人;华中科大在站博士后约220人,出站约530人。

  据介绍,博士后一般在站工作两年,期间每人年薪在5万元左右,由校方提供公寓,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年薪可达10万元。其中,有1/3的博士后在校代课。

  最年轻的“优秀博士后” 今年只有33岁

  10月21日,在京召开的全国优秀博士后表彰大会上,127名博士后受国家领导人接见,其中,我省有5位,他们分别是:华中科大的史铁林、陈吉红、尹周平;武大的庞代文,中国地大(武汉)的谢树成。

  今年40岁的陈吉红,是华中科大教授、博导,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华中数控成为国产数控产业的排头兵,目前公司总资产2亿多元,去年产值达1.4亿元。

  鲜为人知的是,陈吉红是由一名中职生,直接考取硕士研究生的。15岁那年,他从湖南省机械工业学校毕业,分配到国防科技大学精密仪器实验室,擦洗实验设备之余,他跟着本科生“蹭”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1987年,他以总分全校第二的成绩,被本校录取为研究生。硕士毕业,陈吉红被免试进入华科大读博士,后留在流动站工作。

  33岁的尹周平,是全国目前最年轻的“优秀博士后”,也是华中科大机械学院教授、博导。他一直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计算制造、数字建模、面向制造的设计、精密操作等方面硕果累累,并已在东风汽车公司等单位得到成功应用。

  女博士后不足两成 光鲜背后是艰辛

  1985年至今,华中科大共培养了70名女博士后。目前,在站的女博士后有39人,不足在站人数的20%。武大在站的女博士后只有25人,主要集中在文史哲、法学等文科专业。这些女博士后,在圈内更为光鲜耀眼。

  武大在站女博士后都洁,现供职于汉阳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1988年,她从武大毕业后,做过两年记者,1992年,又远渡扶桑,到日本东京大学读研究生;1999年,到泰国亚洲理工学院读博;2003年9月,到武大做博士后,合作导师是武大校长刘经南院士。

  在亚洲理工学院读博期间,她师从泰国公主诗琳通的老师。作为诗琳通公主的学妹,都洁为促进武大与泰国的交流合作做出了贡献:今年7月21日,武大聘请诗琳通公主为名誉教授、筹建“诗琳通公主国际研究中心”,都有都洁的一份汗水。

  风光的背后是艰辛。都洁说,有时要攻克一个课题,她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回家后,她总跟丈夫说:“别跟我说话了,我很累。”因工作忙,都洁把六岁的女儿送进武汉外校住读,每次听老师夸女儿,她都会激动得掉下眼泪。都洁说:“读硕、读博、做博士后,都是边工作边学习,过程非常艰辛,却也乐在其中。”

  谈婚论嫁多在校内 夫妻博士后惹人眼

  不少人笑言:女博士难嫁,女博士后更让小伙子们望而却步。女博士后们的婚姻,一直引人注目。

  在华中科大,有三对“夫妻博士后”,成了校园美谈。29岁的王燕舞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站的博士后,丈夫肖江文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站的博士后,夫妻俩现都在控制系任教。“2001年结婚,当时我还在读博,丈夫做博士后。”王燕舞说,两年前,她进博士后站,丈夫出站。在工作上,丈夫给她很大帮助;在生活上,她是“董事长”,丈夫是“总经理”,他能把生活打理得很好。

  30岁的王彦伟是机械系博士后,爱人郑英在控制系工作。“我本科、硕士都是在外地读的,而郑英从读本科到做博士后都在华科大。”王彦伟笑称,夫妻俩互补性很强,除了专业上的交叉,可以相互帮助外,生活上也是“我做饭、她洗碗”。

  越洋跨海读博士后 “黑小伙”Eric想留汉

  在汉的博士后中,还有一个洋博士后———来自肯尼亚的“黑小伙”Eric。据介绍,来汉的外国博士后已有好几人。

  两年前,27岁的Eric来汉,成为华中科大电子系博士后,合作导师是吕文中教授。吕教授非常欣赏他的洋弟子:“我在曼彻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时,结识了在那读博士的Eric,那时,我俩就经常一起探讨专业。他研究东西很深入,也很勤奋、聪明,为人谦虚。”

  2003年12月,Eric获得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后,谢绝美国、芬兰等国多所著名学府的聘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他说:“我知道选择中国,在研究条件和待遇方面,可能与西方国家存在差距,但重要的是能和吕教授一起做事。”据悉,西方著名高校的洋博士来汉读博士后,Eric还是第一人。

  很快,Eric申请到中国政府奖学金,目前,他主要从事电子陶瓷微波滤波器研究,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篇,并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此外,Eric还兼任外语系的外教,由于他在英、美等多国就读,知识面很广,讲课热情四溢,课堂常常爆满。

  这些日子,Eric请假回国结婚了。吕文中说,Eric希望出站后能留校工作,或者到中国的知名企业求职。

  出站大多“雁南飞” 很少有人到企业

  博士后出站后,他们多会选择哪些地方、单位就职呢?

  据统计,我省出站的600名博士后,有40%流动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即使留在湖北,也很少有人愿进入企业工作,他们大多选择留在部属高校、科研院所。一些高等院校,更是把博士后看作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还为博士后配备了专门的助手,待遇不菲,很多博士后出站后,都愿意留下任教。

  有关人士指出,尽管我省博士后培养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与我省教育、科技实力相比,博士后设站数、招收人数,都相对不足。此外,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也不够。据统计,我省博士后研究成果转化率不足20%。

  省人事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吸留博士后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特别是一些企业,应加大力度,吸引博士后一类的高尖人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