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企业医院改革搅局医疗市场 改革前景令人担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8:07 龙虎网

  【龙虎网讯】企业医院入市抢食

  企业医院作为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办社会的特殊产物,涵盖油田、电力、航空、矿业、农垦、军工、三线工厂等行业,全国共2万多家,占据全国卫生资源40%的比例。如此大规模的医疗卫生资源向社会释放,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不可估量。

  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分离与主营业务关联不密切的相关产业的工作到2005年必须完成,而企业医院是这次分离的重点对象。据了解,南京市国有企业办社会的分离工作早已展开,目前南京大部分企业医院都已经进行了改革。

  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的胡晓祥副处长告诉记者,国企医院改革没有经验可循,所以脱离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有的是彻底脱离,比如说南化医院。有的是脱离前,娘家给了不少的资助,比如说南钢医院脱离前,企业给医院盖了新的病房大楼,对旧的房子也进行了装修。还有的企业是脱了未脱,比如说扬子石化医院,虽然目前已经成了独立的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但是原先的企业仍然在几年内对他们进行资助,所以医院实际上还是没有彻底地脱离企业的庇护。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和企业没有脱离,但是已经开始和大的医疗机构合作,强化业务,寻求技术上的指导,病人也可以直接转院治疗,比如说上海梅山医院就是和南京鼓楼医院合作,加入了鼓楼医院集团和他们共同发展。

  南京港口医院恰巧碰上了明基,因此成为一个值得期待的质变样本。但更多的企业医院则作为几乎没有技术储备的苦力,被迫一窝蜂地冲入医疗市场,去别人锅里抢食。

  改革前景令人担忧

  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的有关人士分析说,企业医院进入市场时,有他的先天不足,弱势明显,前景堪忧。

  他说,企业办医院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也是我国在建国初期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医院为企业生产服务,为本企业职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对弥补当时国家卫生资源不足,也增进了职工健康。但是,由于企业把医院作为一种福利事业来办,因此,企业医院的缺点也比较突出。服务规模大都是“小而全”,治疗的病种单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主要靠企业拨款来维系,企业医院的人事、分配、激励机制等都受到了企业管理的限制,经营机制也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因此企业医院既无压力,也没有动力,所以企业医院受其性质、规模、功能、装备及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与公立医院相抗衡,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给医院的资金投入逐年减少,使医院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环境改善等都缺乏资金运行,企业医院更加步履维艰。

  另外,企业医院是在计划经济年代设置,为部门所有,条块分割。企业的主管部门在审批时,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前提,政府部门无统一的规划,因此卫生资源布局零乱,资源浪费和过剩。医疗机构设置过多,使各医院病源逐年减少,门诊量和病床使用率下降,企业医院更是门庭冷落。而企业办医院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生产经营,使企业难以轻装上阵,企业医院与企业母体剥离已成了必然的趋势。同样,面对企业医院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不足,企业资金投入减少,病源下降,并且将逐步与企业剥离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医院应如何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探索出一条企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路子,也已迫在眉睫。

  “民营入主”中的悖论

  国企医院改革意味着国有资本从医疗事业中大规模退出,与之相对的是民间资本和类似明基这样的外来资本大举进入。同样都是大型企业,一个完全没有医疗行业经验的明基视医院为机会、大胆进入,而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国企却要从医疗行业中撤退,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到底说明了什么?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黄晓光副教授分析说,国企医院作为一个整体继承了管理体制僵化、办医效率低下的毛病,国家从宏观管理角度提倡将国企医院纳入行业管理,国企医院改革势在必行。当然,假如有的国企医院经营情况良好、不会成为企业负担的话,那么是否一定要剥离也是可以探讨的。

  不过,黄晓光副教授说,总体来说,医院在我国是公益性行业,不以营利为目的,目前的政策也不明朗,因此国资投入医疗行业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即使是明基,目前也只是一种探索性的动作。

  南京港口集团公司发展部副部长施飞认为,企业办社会,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可以叫多元化。国有企业医院办不好医院,不能把责任全算到多元化上面,关键还是看怎么做,最终是机制的问题。国有企业医院的困境有其历史原因,比如说,医院常常成为安置职工家属的地方,因此妨碍了人才的引进,降低了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

  施飞说,港口医院目前只是以托管的形式由明基管理,产权仍属于港务集团,将来不排除双方进行资本合作的可能。

  这也就是说,港口集团并未简单地将医院一放了之,未来仍可能继续做医疗行业。

  面对如火如荼的企业医院改革,有专家也提醒不要盲目行动。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副处长胡晓祥在接收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早年中国企业建医院的时候是一窝蜂,现在改制也是一拥而上,其实都是不理智的表现。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太大和太偏远的企业还是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医院,因为很多的工作带有危险性,必须要自己企业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车间里巡回检查,一旦出现险情也可以及时地抢救。另外,很多化学性质的行业地企业,他们的医疗需求因为太专业,社会上的医疗机构根本无法满足,所以还是应该设立医院企业,甚至要成立相关疾病的研究所。

  胡晓祥建议,如果有的企业周边有大的医疗机构的,可以将自己的企业医院改制,可以合理的合并,这样可以避免重复,也有利于母体的轻装上阵。如果企业医院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则不妨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方式将自己的医院做大做强。

  改革案例>>>

  南炼医院:脱离母体获得成功

  南京炼油厂医院应该说是南京企业医院改革中比较早的,2004年7月,南京炼油厂职工医院正式挂牌为“南京东瑞医院”,成为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是改革以后所面临的难关。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作为炼油厂职工医院,厂里每年都划拨较为可观的资金,但是现在一切都要靠自己了。不过在改制前,企业已经为医院陆续购买了许多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制后,优秀的资源都被充分利用起来了,病房使用率增长了一倍以上。另外,医院的客源有优势。作为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家庭护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医院,又是南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加上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医院改制后不仅没有流失大部分企业职工客源,也吸引了周边社区居民以及农民兄弟来看病。改制前,医院90%的病人都是炼油厂职工,挂牌半年多来,自费病人占到了50%。

  除了医院的硬件有了改变外,软件方面也进行了改革。首先是开始引进人才有了竞争,医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

  除了医院自身的发展,设立专科,他们还把触角伸到了外围,开设了有120多个床位的悦园老年护理院,考虑到附近农村居民较多,医院将把药店、诊所开进周边农村,开到老百姓家门口。根据统计2004年东瑞医院门诊人数较上一年增长约50%,住院病人数增长约40%。

  扬子石化医院:娘家有情送一程

  扬子石化医院2005年3月18日正式挂牌成为南京扬子医院,也就是那一天,医院和扬子石化集团签订了脱离协议,成为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

  但是在签署脱离协议的同时,医院还和企业签订了一个现场医疗保障协议,公司3年内每年还要拨款给扬子医院,帮助他们渡过改革的难关。同时还要求扬子石化企业的职工中参加补充医疗保险的人在老大厂区看病的时候必须到扬子医院,否则保险公司就不予报销。

  医院办公室的李主任告诉记者,在老大厂区,20万人口聚集居住的地方就有4家企业医院,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为了扶持他们医院,扬子石化集团才要求职工在市区随便到哪里看病,但是到了大厂区还是要照顾扬子医院。

  虽然脱离了才半年,医院在感到有压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改革后的进步。李主任告诉记者,改革前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固定的客源,大家工作的目的不是赚钱,只要按时上下班,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了,所以大家都养懒了,对待病人的态度也不好。但是改革以后,大家都有了竞争的压力,都开始为自己的生计发愁了,只能想办法改善各方面的条件吸引病人。现在医院也开始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开始抓服务,引进专家了。为了吸引客源,他们的病区开始搞起了温馨服务,让病人来到医院看病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

  梅山医院:挂靠公立医院集团

  上海梅山医院位于南京市南郊的独立工矿区,是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的职工医院,被上海市卫生局定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因为技术发展受到一定影响,2003年7月,梅山医院与鼓楼医院集团签订协议,加盟鼓楼医院集团,增挂“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上海梅山医院”牌子。二者是一种技术合作关系。梅山医院加盟鼓楼医院集团后,其独立法人地位、行政隶属关系等均不变。鼓楼医院定期向梅山医院派出技术专家上门坐诊、会诊、查房等。梅山医院除付给每位专家出诊费外,年底时再按业务收入定额的1%、超额业务收入的2%,上缴鼓楼医院。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法。梅山医院可以得到鼓楼医院的技术支持,提高业务水平,吸引病人;鼓楼医院既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还可以得到了梅山医院的转诊病人。

  而从2003年8月以来的运行情况看,鼓楼医院已派出260人次的专家前往梅山医院坐诊,梅山医院的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9.45%,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9.71%,他们对这种合作方式表示满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