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精崽:变通及其文化底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9:20 南方日报

  建设文化大省

  啸父

  广东人信奉“精崽哲学”。在广东,称人为“精崽”是一种赞美。精崽者,除去利益计较外,多赞其顺应环境做事融通,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圆润通达之本领,从文化学的角度说
,都是变通所包含的内涵。

  在广东人看来,变通是渗透于所有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文化精神。所以他们认为“凡事都可变通”,另一种说法是“做事都有变通的余地”。广东人大事小事都喜欢琢磨如何变通。水哪里没有?花力气在质量、特色、包装、策划和销售上变一变,珠江水就汹涌北上。从来卖鱼都整条卖,开放初期广东商贩却将鱼分成鱼肉、鱼尾、鱼头、鱼骨、鱼腩、鱼肚卖,后来竟分出鱼鳃、鱼皮,甚至鱼舌头集纳起来也做成大生意,一切依顾客的需要来变通。“AA制”消费,合租办公室在过去没人敢想。婚纱的变通更是新奇。结婚穿婚纱当时挺风光,但花费大,用完难处理。广州一公司的50多名青年女工各出50元合买一套婚纱,谁大喜谁穿。这些似乎都上不得台面,但如吉尼斯世界大全,也由小事集成。可知广东这“富”之一字,说难,那真艰难得很,说不难也行,就在乎你懂不懂变通。

  “变一变,路路通”是一个影响广泛的实践案例。20世纪80年代,广东人要外省司机“留下买路钱”,一时“民愤极大”、全国哗然,一些人当成天方夜谭。因为计划经济下都是政府修公路,走路不用钱,那才是天经地义。“收买路钱”让人想起绿林响马,更印证了小广东贪财如命。广东在骂声中一跃而成全国公路大省,以前要跑一天的路程,现在三几小时就到。有司机开始服了,回过头骂自己的地方官呆板。后来全国纷纷仿效,路才通了。

  仿效相对容易一些,开风气之先则要有相当的文化底蕴。“收买路钱”的变通背后有务实精神在撑腰。改革之初广东经济的发展被传统计划体制压得“没路可走”,珠三角河汊纵横,几十年解决不了汽车轮渡的问题,行车就如乌龟爬。广东先是集资建桥,过桥收费,桥梁建设首先跨向商品经济,没几年竖起上千座公路桥。后来又集资修路,设站收费。这些变通符合广东发展实际,在“改革开放试验田”框架内也说得通;虽有些冒险,但与实利相比是值得变通的。广东经验很重要的一条是:把中央在新时期的政策和规定,结合本地情况加以灵活运用,用足、用活、用好;文件上没有规定不能做的,就是可以做。这经验是那么务实,没半点花哨,又很顶用,使内地人大为惊讶:这也叫经验?但一对照,经验的文化内涵就很鲜明地凸显。当时内地是文件上没规定可以做的就不敢做,文件没规定可收买路钱,他当然不敢收;而广东人思维则不同,你没规定不能收,那就是能收,收了再说。仔细体味,这变通里还有敢闯敢冒、创新和动态求变等精神在起作用,精崽哲学有不少文化内涵。

  这些文化精神与岭南祖先“遗风”有莫大关系。岭南尊崇变通这种价值方式,与其生存境况和由此产生的文化精神密切相关。梁启超比较过沿海与内陆各自的环境对其文化精神的影响:海能发人进取之雄心,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受累。陆上一条路走到黑没什么,航海则发觉不对便须即刻变通。当然海诡谲难测,也使航海者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赌注,冒万险而一掷之。可见变通是祖先实践的成果,又与敢冒敢闯、外向型性格和开放胸襟等价值支柱互为砥砺。康有为有名言道,“盖变者,天道也”,“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变通旧法才能图自强。他和梁启超都曾教导皇帝变通祖制,把儒家文化与西洋文化结合起来,变法维新。孙中山对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提出“中国传统,西洋精华,自己创见”的主张,认为“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取其善果避其恶果”。其建国方略大胆而宏伟,但处处透出于务实中求变通的品性。这些伟人的变通都包含着务实、开放、多元和敢冒敢闯等精神特质。

  任何地方的人都会变通,但变通成为一个地域中群体长期形成的文化精神,津津乐道,珍视如珠,呈现一种“精崽文化”现象,却是广东独有的。我曾将广东人精神或岭南文化精神概括为一组价值支柱。在这支柱群理论中,没有哪一条支柱是核心,它们都互为张力,共同构成稳定的框架结构而矗起大厦。变通这种价值方式由于有上面提到的岭南特色的文化价值作为底蕴,并且相互砥砺,才建构起岭南文化独特的结构和精神风貌。这是我们在研究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它在实践中已经显现出巨大的成果:现代改革中广东无人可与上述先贤比肩,但群体的力量很伟大。在这些文化底蕴的重构和共同作用下,开改革开放风气之先,领跑中国现代化,那么短时间就将广东变成“富得流油”,使岭南文化成为中华强势文化之一,与京都文化、海派文化成三足鼎立之势,这应该说也无愧于先人了。

  作者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