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多数邻里"老死不相往来" 社区居民渴望邻里真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9:41 金羊网-新快报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社区居民渴望邻里真情,渴望久违了的“人情味”

  本版撰文:新快报记者 文安 通讯员 刘志伟 孙慧琴

  【编者按】广州市民每1000人中就有200人生活在住宅小区里。但许多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毗邻而居,对门相望,却“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邻里之间关系冷漠、形同路
人。建立和谐社会,首先就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嘘寒问暖,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也是一种人文关怀,社区精神的凝聚,更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新快报讯张先生是2001年入住天河区一大型楼盘的普通住户,“我是街坊们抱着长大的,但我孩子3岁了,还没有被邻居抱过。”张先生说。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张先生这样的事在广州并不少见。许多市民即使住对门,相互间也不来往、说话,邻里关系十分淡漠。在采访中,记者做了一个统计,在十多位受访对象中,多数人表示,他们和邻里间很少来往,或没有过来往。而像张先生这样渴望邻里真情的小区居民也占到总数的九成。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他们极少有时间和机会与邻里沟通,这让他们更加难以忍受离开办公场所之后的孤独生活。据腾讯网最近公布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3%的城市居民在邻居需要帮助时会选择“毫不犹豫地去帮忙”,对此有专家指出,表面冷漠化的邻里关系内里包含着激烈的对睦邻文化的期待,尤其是经济发达、高楼林立的大都市,如何因势引导这种感情需要,恢复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至关重要。

  社区现状:大厦冲淡邻里关系省民政厅最新一项统计显示,我省约有六成人生活在社区,而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村改居”将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变为社区居民。张婆婆今年4月跟随儿女迁入天河区的新居,“住了这么久,对面住的人我从没见过。”遇到张婆婆时,她正坐在小区的长椅上怀念过去的老邻居,“我们都是老相识,街坊间你帮我我帮你习惯了。哪会像住在小区里,进门出门都是陌生人。”她告诉记者,女儿、女婿工作很忙,和邻居也没有什么来往。据了解,广州现有住宅小区3100多个,也就是说,广州市民每1000人中就有200人生活在住宅小区里。“看着越建越多的高楼,我担心以后没有街坊了!”被访者刘小姐虽然认可小区内的硬件设施优越,但毫不掩饰对邻里感情的失望。“大家都期待有个好邻居,但我总不能敲门去介绍自己,也许人家还以为我是坏人呢。”刘小姐认为,社区组织应该为邻里交流搭建平台。

  社区居委:工作繁重处境尴尬据统计,全省现有5854个居委会,平均每个居委会管理超过一万人,“要当好社区的家,我们不堪重负。”广州天河区一街道工作者说,居委会本质上是居民自治组织,但它又承担着包括计划生育、殡葬、综合治安等大量的行政工作任务,“我们也组织过居民活动力图改善邻里关系,但经费不足和人员配备不够是为他们搭建相处平台的最大障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省各社区居委工作者都不会超过10人,办公设施相对滞后,由于经费紧张,有2230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目前仍未达标。“要给居民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基层工作者付出了很多。”江门市民政局负责人说,虽然工作量巨大,但有些人收入仍不足千元。据悉,矗立在城市四面八方的高楼大厦虽属社区属地,但真正按照民政部门要求组建社区居委会的楼盘并不是很多,“大型楼盘有物业管理机构,他们也会开展拉近住户关系的活动,只是程度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会加大管理力度,尤其是对没有建立居委会的中小型楼盘,如何改善住户的邻里关系可能成为日后社区管理工作的重点。

  政府声音

  让居民找到远亲近邻感觉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副处长李进民:邻里之间“对门不相识”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是广东在建设平安和谐社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社区居委会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大量工作。湛江开展的“邻居节”受到欢迎,表达了城市居民对于邻里互助关系的渴望。在11月1日和2日召开的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中,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六好”社区,其中包含的“风尚好”就是针对和谐邻里关系制定的。省政府拟出台的《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建立和谐邻里关系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今后民政厅会在所有社区中推广社会文化活动,以文化为载体增进邻里关系;也要组织各种业余爱好团队,让居民找到远亲近邻的感觉。另外,我们要严格要求超过2000个大型楼盘建立社区居委会,正常开展居委会工作,为小区居民服务,从建立和谐邻里关系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多地为居民搭建相识、相知、交流的平台,坚持不懈,逐渐形成风尚。

  社区居民声音

  我们呼唤失去的人情味日前,记者带着邻里间关系“冷漠”这个问题,随机采访了几位年龄不同的小区住户。

  积水弄干净后我哭了何小姐(外企白领28岁):我在东圃的羊城花园住了半年,不认识一个邻居,这样的居住环境很糟糕。记得有一回,房间下水管线出了问题,我屋里都是水,只能一脸盆一脸盆往外倒,忙了一个下午,虽然开着门,但邻居们没有一个人问过我出了什么事,需要不需要帮忙。我想向邻居借个大点的水桶都成了奢望。积水弄干净后我哭了,那时特别怀念小时候的大院,有人情味啊。

  不和陌生人说话成了“准则”陈先生(政府公务员42岁):住在单位房的时候心情好,一有时间同事们都会串串门,彼此知根知底,有什么烦恼讲出来就好了。现在的小区邻里就像是陌生人,不和陌生人说话也变成了“准则”。我希望这样的状况不要持续或者发展下去,如果小孩子在这样冷漠的环境里长大,心理一定不会很健全,因为从小就感受不到周围有爱。

  儿子让我上网找朋友李伯伯(退休工人61岁):我最喜欢唱戏,但小区没有机会认识志同道合的戏友,如果社区或者物业管理部门能组织我们老年人一起出来活动,那就太好了!儿子让我上网在论坛上找朋友,那是年轻人的东西,而且网络都是虚拟的世界,我也不怎么相信。

  新闻链接

  杭州人大代表建议制订“邻里关系条例”杭州市人大代表杨一青在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提交了一份瞩目的代表建议,即《关于制订<杭州市居民邻里关系条例>的建议》。对于这个全国首创的建议,有关社会学专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评议,邻里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公众安居乐业的保证,建设平等、和睦、融洽、友爱的小区环境是每一个居民的向往,用法规规范这种关系势在必行。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