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各界人士送别文学巨匠巴金剪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10:18 人民政协报

  本报记者(王燕顾意亮)一副普通的竹制加格板棺木,一代文豪巴金老人,安详的卧躺于其中。这位一生真切朴素的 老人,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站都没有选择红木或楠木,陪伴他的是玫瑰和交响乐。巴金遗体告别仪式就在离巴金故居不远的上海 龙华殡仪馆举行,灵堂所在的大厅门外两侧摆满了几十个花圈,正门上高高悬挂着几个黑色大字“为巴老送行”。面向门口的 心形玫瑰造型由数百支红玫瑰簇成团,格外鲜红耀眼,恰如巴老那颗一生为读者而活的火热的心。熟悉巴金的人都知道,他最 喜欢玫瑰,晚年住院期间,巴金的病房几乎常年
盛开着玫瑰。

  巴老走了,中央领导和上海市领导赶来送行;手持玫瑰等鲜花的市民赶来送行;故乡成都的百姓赶来送行;张瑞芳、 吴贻弓、周海婴等老艺术家赶来送行;巴老的贴身护士陈秀珍也赶来送巴老最后一程。她从1994年就开始负责巴老的护理 工作,一直到2002年,整整护理了九年。她说,巴老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对待我们就像对待小辈一样。

  走在申城的大街小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和几许惆怅。人们用各自的方式缅怀、悼念着这位“满怀爱意辞别人 间家春秋”的老人。

  最好的纪念是读他的书。沪上首屈一指的上海书城一层大厅,设置有一幅高2米、宽1.5米的读者留言板,人们聚 集在这里,把心中的追思之情倾泻其上:“巴金千古,德范永垂”、“历经百年‘雾雨电’,至今仍忆‘家春秋’”、“让我 们永远怀念巴老”。书城开辟了“巴金作品专柜”,目前柜上包括《家》、《春》、《秋》、《随想录》、《巴金译文选》在 内大约有上百个品种。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他的精神。“他的品格,他的生命和精神,像一盏明灯,曾在漫长的岁月中燃烧,在黑暗中,在泥 沼中,在冬夜和春日,这盏明灯始终燃烧着、亮着,温暖着无数人的心。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的故事和文字,将成为我们 民族的精神财富,永远留下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丽宏如是说。位于武康路的巴金住所和巨鹿路上的市作 协门口堆满了读者自发献上的花篮,记者在一个大型花篮的白色绶带上,看到这样一行字“巴金先生永垂不朽,一位普通读者 敬献”。据作协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读者委托花店送来的。上海作协大厅布置了“巴金生平图片展”向市民开 放,50余幅珍贵的照片、200余本巴老的作品以及部分手稿被展出在巴金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斯人已远,音容犹在。照片中的巴老,那么真实、那么生动。和老朋友在一起,安静平和;在日本笔会上发言,沉稳 大气;大树下儿孙绕膝,笑得又是如此灿烂开怀。站在巴老的照片前,一位71岁的老先生不禁扼腕叹息,他表示自己是巴老 的崇拜者,《激流三部曲》和《爱情三部曲》都是他最熟悉和喜爱的作品。听说这里有纪念展览,立刻就拄着拐杖赶来了。

  最好的纪念是在我们心中。住在华东医院附近的上海市民郑先生,久久在医院门前伫立。“我家与华东医院只有一墙 之隔,巴金老人住院,也有很多年了,感觉就是他的‘邻居’一样。我是读巴金的书长大的,感觉他做人很有骨气,如果每个 人都像他那样,会更有利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他说。

  巴老走了,如星熄月灭;巴老走了,但在读者心中点亮了永世的灯。

  巴老一生喜爱古典音乐。10月17日,他就是听着柴可夫斯基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离去的。经中央和巴老亲属共同 商定后,《悲怆交响曲》在巴金遗体告别仪式上响起。巴老从来将生死看得很淡,让他在自己最喜欢的古典音乐中与他的读者 和朋友们作别,应该是符合巴老愿望的。

  10月24日16时许,黑色的灵车缓缓驶出龙华殡仪馆。两排群众默默伫立,目送敬爱的巴老远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