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她在南京,当年在捐赠的衣物里塞下一张小纸条,许诺愿意帮助贫苦的孩子完成学业■她在陕西,尽管家庭贫困,但坚强的受捐女娃让阿姨的承诺沉睡了九年纸条助学之缘九年后在冰城真情相约 本报首席记者 王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12:15 生活报

  王翠是东北农业大学2005级新生,她来自陕西镇安县丰河村。

  九年前,家境贫困的王翠在别人捐给自己家的棉袄里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请记住我的名字,有什么困难请与我联系,我想帮助你”。写这张纸条的是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中华门分理处的员工李思俭。

  今年8月,家境贫困的王翠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东北农业大学,可高额的学费使她本已十分贫困的家庭陷入了窘境。无奈之下,王翠试着给李思俭写了一封求助信。没想到,开学之前,两张汇款单带着沉甸甸的真情送到了王翠的手里。随后,好心的李阿姨也不远万里来到了她的身边……

  一张纸条让两人结缘

  李思俭告诉记者,当时她之所以在棉袄里夹这样一张纸条,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结识贫困的孩子,然后按月力所能及地给他(她)寄钱。

  据李思俭介绍,她当时是南京农行中华门分理处主任,自己家有一个男孩。九年前单位搞捐赠活动,当时还不太流行捐款,多是捐衣服。当时她把家里一些较新的不大穿的棉衣包在一起后,突然想,捐衣服只能解决保暖的问题,谁家都有孩子,孩子上学花销肯定大,钱对贫困家庭来说更需要。打定主意后,她把一张纸条夹在了儿子穿过的一件棉夹克里。东西运走后,一直没有回音,后来李思俭的工作几经变动,逐渐就把这件事淡忘了。

  她想不到,这张纸条会在9年后与一个贫困的小女孩结下了缘分。

  这个小女孩就是王翠。王翠家住在陕西镇安县丰河村,这个村子是有名的贫困村,每年都会得到外省市的捐助。据王翠介绍,村里面每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她家住的是土坯房,有6亩地,父母两个劳动力却养着四个子女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每年父亲要是不出去打工,家里面就揭不开锅。

  1996年10月,陕南的天气逐渐变冷,村委会按时把全国各地捐赠的棉衣发放到各家各户。王翠得到的衣服是一件灰色格子的棉夹克。试穿时,她在口袋里发现了一张字条。这是一张红格子的信纸,她现在还能记得大致的内容:“孩子,当你收到这张纸条时我们就相识了。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我想,你还在上学吧。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请记住我的名字,有什么困难请与我联系,我想帮助你。”署名是中国农业银行南京中华门分理处李思俭。

  拿着这张满怀关爱的纸条,王翠仿佛看到了远在南京的一位陌生阿姨慈爱的笑容。王翠兴奋地把字条拿给爸爸看,善良的父亲说,现在家里还过得去,就不要麻烦人家了。懂事的小王翠点点头,把字条细心地珍藏起来。

  王翠当时上小学四年级,每当她学习累了,想要偷懒时,她总会拿出纸条来看看,想起远方还有一位未曾谋面的李阿姨在默默关心着自己,她更加用功地学习。

  家庭变故向远方求助

  此后的9年时间里,王翠由小学升入初中,又从初中升入高中,其间经历了许多困难。

  在王翠上初二的时候,她的小弟弟患上了脑溢血,需要开颅治疗。王翠家里没有钱,只好进行保守治疗。从此,王翠的弟弟就留下了病根,连续三年,每年都发病。

  2002年的一天早晨,王翠做完饭,发现弟弟痛苦地捂着脑袋倒在地上。家人紧急把他送进了县医院,院方从西安请来了名医为他做开颅手术,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他们家因此背上了数万元的债务。

  鉴于家里的情况,王翠向父亲提出不念书了,自己回来帮助父母赚钱。王翠的父亲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对王翠说:“正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别的出路,你才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父母拼命赚钱就是为了你们姐弟有出息。”

  据王翠介绍,上高中时,她升入了省重点镇安县中学,由于住校,一年的学费要一千元。当时她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上学了,家里时常入不敷出。这时,她就利用放假的时间到县城的饭店里去打工,每天都要干到22时以后,一个月挣150元。她还到商店去做过售货员,贴补家用。

  2005年,王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系。但接到录取通知书后,面对高额的学费,想到本已一贫如洗的家,王翠再次迟疑了。据王翠介绍,2004年,为了给自己挣学费,王翠的父亲投资做买卖,由于经验不足,不但血本无归,还添了三万元的新债。

  上大学的学费一年需要5000元,亲朋好友道贺时给王家凑了一千多元的份子。后来,一向倔强的父亲为了女儿的前途,在村里挨家挨户地敲门借钱,又凑了一千多元。勉强凑够了三千元后,剩下的两千元却再也没办法了。眼看开学的时间临近,王翠的父亲每天蹲在地上抽闷烟,唉声叹气。

  就在这时,王翠想到了9年前的那张纸条,她给远在南京的李思俭写去了一封求助信。

  真情之约永远不会过期

  据王翠介绍,她写这封信的时候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她不知道对方还记不记得这件事情,另外对方的地址也可能变更。而更令王翠的家人感觉惭愧的是,这么长时间没有和好心人联系,有事的时候却求到了人家,实在有些“不合常理儿”。

  但令她们一家没有想到的是,几天后竟收到了李思俭的回信,并汇来500元钱。

  原来,此时的李思俭已经调到了南京农业银行城南支行信贷科工作,这封信是辗转了几个单位后送到她手里的。据李思俭介绍,她接到王翠的信后觉得非常震惊,因为这是在9年前的一个约定,这么多年,这个叫王翠的贫困学生自己挺过来了,竟然没向她求助过一分钱。

  李思俭在电话中对记者说,这件事足以证明,王翠是一个坚强的好孩子。而且,这张纸条她保存了9年,能看出这个孩子非常重感情。“这样的好孩子应该支持她完成学业。”李思俭毫不犹豫地就从自己在业务竞赛中获得的2000元奖金中拿出500元寄了出去。

  不久,李思俭又给王翠汇来1500元钱生活费。有了这些钱,王翠终于凑够了第一年的学费,迈入了大学的校门。

  好心人要共同资助贫困生

  今年9月中旬,南京电视台对此事进行了报道。9月13日,李思俭随南京电视台记者来到哈尔滨,想看一看这个懂事、坚强的女孩。在东北农大人文学院办公楼里,李思俭出现的一刹那,王翠积压在心底9年的感激之情化作热泪模糊了她的视线,两人相拥而泣……

  据王翠介绍,不满50岁的李阿姨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许多。原来,李思俭现在过得也不富裕,丈夫下岗了,每月仅有200元的退休金,还要供大学二年级的儿子上学。在这种情况下,李思俭还是真诚地帮助了王翠。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思俭谦虚地说:“我对这个孩子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反倒是她的坚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常用她来教育我的儿子,我以后每年都给她寄钱,一定帮助她完成学业。”王翠则对记者说:“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境和出身,但我可以选择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和目标。我不觉得贫困丢人,我会面对现实,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贫困的境况,不辜负李阿姨对我的帮助。”

  据介绍,回到南京后,李思俭将王翠的情况向组织上做了汇报,农行江苏分行营业部决定组织机关干部募捐,与李思俭一起帮助王翠完成大学4年的学业。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