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读·背景]向着“养猪强省”跨越(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07:10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

  

[解读·背景]向着“养猪强省”跨越(组图)

  集约化养猪是大势可趋

  

[解读·背景]向着“养猪强省”跨越(组图)

  在荆门,传统的圈养模式仍然随处可见

  

[解读·背景]向着“养猪强省”跨越(组图)

  近百名村支书会聚省委党校研讨养猪业

  编辑小语

  “穷不离书,富不离猪。”对我省农民来说,养猪无疑是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一个产业链,生猪养殖牵涉到政府扶持、养殖模式、饲料加工、疫病防治、肉品加工、流通环境等一系列链条,哪一个链条出问题就会出现“短板”效应,进而拖整个产业的后腿。

  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养猪业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令人欣喜的是,这一现状已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广阔的田野上,一些充满希望的猪产业基地正在次第崛起,只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从“养猪大省”迈向“养猪强省”的目标必能早日实现。

  突破生猪产业化的“六大瓶颈”

  生猪养殖一直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养殖规模、科研人才、品种选育、疫病防控等指标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近些年来,随着四川、湖南、河南等周边省份的快速发展,我省养猪业在全国的位次在后移。无论是种养规模,还是加工增值,都已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

  究其原因,制约我省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六大瓶颈”:

  对养猪业地位认识不足

  谈及畜牧业,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发达的畜牧业是发达农业的标志”,并要求“尽快把畜牧业建成大产业”。就我省而言,畜牧业的龙头就是养猪,但在发展战略上,我省对生猪的产业优势突出得还不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四川就确立了“川猪安天下”的发展战略。湖南也不甘示弱,随后提出了“湘猪安天下”和“充分发挥生猪的产业优势,促进畜牧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方针。河南围绕市场抓调整,坚持“大力发展生猪”方针。如“双汇”发展之初,也曾大量调入四川猪肉,漯河市不久实施“以生猪为主富民工程”,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反观我省,近20年来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始终停留在“稳定发展猪禽生产,突破性发展草地畜牧业”上。

  认识不足,直接导致我省扶持养猪的投入严重不足。从1989年至1998年,四川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生猪产业基金5400万元,湖南省近20年来每年返还屠宰税一两亿元交给畜牧部门,支持生猪业发展。而2003年前,我省每年用于养猪的专项资金仅有375万元,与“养猪大省”的地位不太相称。

  流通渠道不够畅达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但在我省,大中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生鲜猪肉的自由流通渠道还不够畅通,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

  在2日开班的全省村支书生猪产业化研讨班上,省畜牧局畜牧处处长陈红颂讲了一件事:去年11月他到仙桃市调研时,在城区一集贸市场见到一则公告,内容是:“接市政府通知,城区批发的鲜肉仅供城区销售。市屠管办将全面进行稽查,凡违规将肉运销到乡镇市场的,责任由其自负。”仙桃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得相对较好的地区之一。“仙桃尚且如此,其他地区还能好到哪里去!”陈红颂禁不住慨叹。

  再看川湘豫三省,省畜牧局调研组赴当地调研时,三省畜牧行业负责人几乎是同一个口气:“没有感到猪肉的流通有障碍。”河南省畜牧局办公室主任朱立良说,组建商务厅后“屠管办自然消失了”。

  猪肉加工业滞后

  在生猪产业化的链条中,加工可以说是“龙头”,“龙头”抬不起来,将带来连锁反应,波及到生猪的饲料、养殖、销售、疫病防治等各个环节,并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收益。

  有人测算过,一头100公斤的猪,若卖活猪可能只赚30元至40元,如粗加工后卖分割肉可赚100元,若深加工成熟食,则可能赚到500元以上。

  比起产前的饲料加工,产后的生猪加工业更是我省的一大“软肋”。武汉肉联厂的衰落颇具代表性。上世纪80年代,武汉肉联厂曾年宰生猪300万头,号称亚洲第一,而现在年宰杀量滑落至10万头左右。据中国肉类协会公布的数字,2003年度,全国实际屠宰量15万头以上的企业名单上,前十名中河南就占了4家,而湖北竟无一家进入前30强。

  养殖模式较落后,规模化程度偏低

  一般认为,生猪养殖方式大抵可分4种,即千家万户、“一瓢水一瓢糠”的散养模式,一定规模的专业户模式,养猪小区模式,集约化猪场模式。

  据省畜牧局高级兽医师马力介绍,目前,我省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养猪场所占比例不到1%,专业户养殖占了80%的份额,即使是一些大型养猪场,管理水平仍很落后,疫病频发,曾有一个猪场两周内竟死了3000头猪。

  我省养猪业规模化程度还相当低。统计显示,全省年出栏在50头以上的养猪场年出栏量仅占全省总量的23%。今年上半年,我省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有664个,出栏量不到总量的10%,而同期湖南有1360个,出栏生猪占总数的19.2%。

  畜禽养殖用地矛盾突出

  畜禽养殖用地本身是一种农业生产活动,但国家政策一直未明确其“农业用地”性质。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后,部分地方加大了对畜禽养殖用地的审控,新建和扩建畜牧小区用地批复困难,影响了农民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也制约了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这一点上河南省走在全国前列,该省2002年颁布的《河南省畜牧业条例》明确规定:“畜禽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省预计新增1万个千头养殖小区,新增出栏肉猪2000万头,需用地10万亩左右,如不能纳入全省土地利用规划将寸步难行。

  猪饲料需求缺口大,主要依赖外购

  我省是个“养猪大省”,但在猪饲料的生产、供应上,却是个严重依赖外购的省份。这主要受制于我省的种植业结构。

  按年产400万吨肉类计算,我省一年需能量饲料1200万吨,若按集约化生产应以玉米、大麦为主,而目前我省这两种作物的产量仅有200万吨,缺口高达1000万吨,主要靠从华北、东北购进。另外,蛋白质饲料年需求量为300万吨,除部分由菜粕、棉粕替代外,余下70%约200万吨主要用大豆,而我省年产的40多万吨大豆主要用作豆制品,缺口高达95%,全靠进口转基因豆粕或从东北调进。这些产品的外调价格明显高于省内。以去年5月为例,玉米、豆粕省内价格分别为1.46/千克、3.54/千克,而黑龙江省只有1.13/千克、2.90/千克。

  在饲料加工上,我省几乎是“一盘散沙”,300家饲料加工企业大多规模小、设备老化、技术力量不足,产品大多默默无闻,缺乏像四川的“希望”、“通威”那样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2004年,我省饲料工业产量为320万吨,分别低于四川、湖南、河南的680万吨、600万吨、580万吨。

  此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滞后、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信贷困难、中介组织不发达、品牌意识不强等因素,也制约着我省生猪产业的发展。

  养猪业的现状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学习周边省份经验的基础上,我省准备采取得力措施,加速我省生猪产业化步伐。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省一定会实现从“养猪大省”向“养猪强省”的跨越!

  关键词

  种猪拍卖

  我省种猪早已闻名全国,20多个省市区常年从我省调运种猪。从2001年起,每年的10月18日,省畜牧局都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办种猪拍卖展销会,全国各地代表争相前来观摩竞拍,参拍种猪一届比一届好,拍卖会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首届种猪拍卖会上,一头“杜洛克”种猪被河南老板以15.5万元的天价买走。

  “1321模式”

  是指农民户养1头二元杂交一代母猪,户种3亩饲料地,户均出栏优质三元猪20头,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此模式被农业部誉为农业高新种养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四自一改”,即自种、自配饲料、自繁、自养,改良品种,此模式养殖成本比常规养殖低40%,且将土杂猪改良为优质三元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