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医患之痛,老医生也沉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09:09 解放日报

  

医患之痛,老医生也沉重

  廖美琳(右一)正和同事一起研究患者病情。

  日前,在卫生部召开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座谈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这是当前医疗服务中十分突出的问题。

  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努力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医患之痛再引关注的时候,《解放周末》专访上海市胸科医院教授廖美琳,听听这位从医已近50年的71岁老医生的肺腑之言和真知灼见。

  医患关系紧张,其结果是没有赢家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抵制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这段在医学界赫赫有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至今仍是医学院学生的入学第一课。

  然而,两千多年前的医圣希波克拉底或许不曾想到,如今,本该水乳交融的医患关系,却陷入了山重水复的尴尬境地。

  解放周末:近年来,医患纠纷乃至医患暴力日益增多,已成为困扰各级医疗部门和患者的重要问题。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最新调查,目前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或其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情况。患者或其家属因不满医院和医生的治疗而打医生的事件,我们也常有听说。对此,您怎么看?

  廖美琳:听到这些恶性事件,我很痛心。这表明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凸显出医生执业环境之差。前不久,我在报纸上看到福建中医学院一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在坐诊时,竟被一名患者用刀捅死。这样的个案虽属极端,却反映出当前医患矛盾已经尖锐到什么样的地步。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其本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这是不正常的。

  解放周末:耐人寻味的是,这起案件在网上披露之后,引起网民的广泛评论,但在1000多条评论中,80%的评论竟是“理解”患者。

  廖美琳:看来,在谴责凶手没有人性、医生权益缺乏法律保障的同时,我们也该对当前医患矛盾的症结好好反思了。医患关系,本应是相互交融的“水乳”关系。而患者与医生应是同一个战壕里共同对抗病魔的战友。可近几年,医患关系却走入困境,日渐紧张。这在我几十年的从医生涯里,还是头一遭。

  解放周末: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从医的?

  廖美琳:1957年。从那时候开始,我一直做医生做到现在。

  解放周末:作为一位老医生,您认为当前的医患之痛,“痛点”究竟在哪里?

  廖美琳:时下,患者与医方的矛盾焦点,最为集中的,是由于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缺少、供需矛盾突出和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等原因所造成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这又表现在少数医务人员在“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规范上。此外,医疗过错、医疗事故等引发的医患纠纷,也都是“痛点”所在。

  解放周末:这么多“痛点”,承载的是医患纠纷难解的无奈现实。

  廖美琳:医患纠纷难解,其结果是没有赢家。这对医生、对患者都不利,但最终受害的是患者。医患关系的普遍恶化,会使医患双方都成为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带来对疾病和死亡抵抗的溃败。

  解放周末:医患之痛,恐怕还会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阻碍。

  廖美琳:确实如此。中国古代“医圣”张仲景有句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以前的有志青年做职业选择时,很多人会选择医生,因为这个职业代表着技艺精湛、使命神圣。我当时报考医科,就是怀揣着对医生职业的崇敬和信仰而去的。遗憾的是,近年来,医患之间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疗执业环境恶化,让医生这个职业少了许多吸引力。现在,我身边的医生群体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子承父业”的越来越少。从长远看,这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和病人的健康是很不利的。

  解放周末:您说的是,医患之痛,正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的医学事业遭遇接班人危机。

  廖美琳:是的,这是一种令人心痛的危机。

  一个小小的听筒,常能换来患者感激的微笑

  英国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一位无名医生的铭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遥远的湖畔铭文,深刻地道出了医学的人文使命,更透射出人性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

  解放周末:患者走进医院,就是为看病就医,重寻身体健康。专门跑到医院找茬的患者,毕竟少之又少。同样,恐怕没有哪个做大夫的希望将患者治死或越治越坏。从这点来说,医患的根本目标其实是一致的。

  廖美琳:是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医患关系应该非常融洽。我年轻时做医生,患者什么都跟你说,和你拉家常。我40年前看过一个患结核病的姑娘,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她还专程来看我。和我拍背拉手地笑闹,告诉我她结婚了,有了孩子了,先生在哪里工作。彼此完全像朋友一样。

  解放周末:这份感情,弥足珍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当前的医患关系一反常态,纠纷不断呢?

  廖美琳:造成医患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患者不了解医学知识而采取过激行为,有的是医疗服务方面存在问题,也有的是复杂社会问题的反映。当前,医疗费用比较高,患者往往承担了不小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如果诊疗中医务人员再表现出责任心不强、态度冷漠,或是缺少对患者的关怀和沟通,矛盾就很可能一触即发。

  解放周末:现实中,这种情形并不少见。有的患者到医院看病,医生接过挂号单开口就问有什么病,要开什么药;要不就是动手唰唰唰开出一串检查单,查尿、验血、拍片,做CT……哪有什么“望闻问切”。

  廖美琳:这正是医患之痛的主要症结之一。据调查显示,许多医疗纠纷的发生不是技术原因,而是源于医方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责任心方面的问题。当然,现在医生工作压力大、负荷重,半天门诊要看五六十个病人,是国外医生的好几倍。这也造成了医生看病时间比较短,进而引发病人的不满。

  解放周末:以前是怎样的?

  廖美琳:无论何时,医生都把患者的健康需要摆在自己一切工作的首位;无论何时,抢救患者对医生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使命。

  我22岁时走上工作岗位,我的带教医师让我牢牢记住:治病救人,解除病痛,挽救生命,这不是医生对患者的恩赐,也不是医生对患者发的慈悲之心,而是医生不可推卸的义务。所以,我在做实习医生时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巡查病房,白大褂的口袋里一定要带个听筒。不为别的,只是方便随时检查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就这么个小小的听筒,却常常能换来患者感激的微笑和放心的眼神。然而这个带听筒的习惯,现在不少年轻医生却怎么也培养不起来。有的医生查病房,什么都没准备,进去就问患者:“今天感觉好不好?”“好”。他便觉得无话可说了。其实查病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了解患者病情的好坏,找出对疾病诊治的关键点。

  解放周末:一个听筒、一句贴心问候,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关爱与呵护。这恰恰是病痛中的患者最需要的。

  廖美琳:记得很多年前我看过一个结核病人,当时,他在医院里是出了名的难伺候。

  解放周末:怎么个难伺候?

  廖美琳:他从不按点按时吃饭,发脾气时就乱砸病房里的东西。你跟他讲“该吃饭了”,他马上顶一句:“我就不吃,你怎么样?”有时候,他甚至会将痰杯往你身上泼。

  解放周末:您不生气?

  廖美琳:气。但不能在他面前表露,要自我控制。后来医院有一次开病房晨会,有人提出这个人已住院一个多月,该让他出院治疗了。我在会上就说:“不行,他再难伺候,可病没好。病没好就不能让他出院。”结果过了两天,他不知为啥对所有医务人员的态度变了,变得非常亲切、和善。出院时,他说一定要找我说说话,我倒有点怕了。后来才知道他听说了我在病房晨会上的表态。临走时,他一个劲儿向我们医生道歉说:“对不起,我这个病人,从前对你们太过分了。”

  解放周末:所以说,医生不是个单纯的技术活儿。而是要用心,用感情的。

  廖美琳:无论多么精良的医术,如果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就会失去人性的温暖;无论多么先进的医疗器械,如果摒弃了对患者心灵的呵护,就只能带来令人生畏的冰凉。

  投诉,就因“看病时医生没有好好看我一眼”

  公元前五世纪,一位印度名医在其《妙闻集》中写到:“正确的知识,广博的经验,聪敏的知觉和对患者的同情,是为医者四德。”

  今天,化解医患之痛的良方,也正需要这样的医德。很多时候,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与包容,比什么都重要。

  解放周末:现实中,人们常常目睹有些医务人员面对患者时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和一种让人不安的漫不经心。

  廖美琳:有这么个例子。一位患者投诉某大医院的一位医生,说那位医生“在整个接诊过程中,没有抬头好好看我一眼,居然就把处方开出来了。”院方查看病历,发现医生记录了病人的主诉要点,用药也对症,从诊断病情到处方都是正确的,这说明医生是认真负责的。可为什么病人要投诉他呢?就是因为医生“没有好好看我一眼”。

  解放周末:“看一眼”也很重要。

  廖美琳:是的,医生“好好看一眼”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注视了患者,患者才会感受到同情、温馨和关爱。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沟通就得以完成。医患之间,就有了融洽相处的根基。

  解放周末:您在工作中是怎样对待患者的?

  廖美琳:我和患者说话,有一个意愿:注意做到让患者心里舒服。这就是一种沟通。即使我的情绪也会因一些事情的影响而焦躁,但我看门诊的时候,会尽量有意识地控制情绪,用柔和的语言对待患者,解释病情。看门诊时,我总看得很慢,一个上午以10个人为限。因为我要复查患者所有的胸片CT和资料,还要和他们交流、谈心。我认为医生看病,不能贪多求快,不能把看门诊当作“救门诊”,不能病情没摸清就匆匆忙忙下药方。

  解放周末:这里头也体现了医学的一种人文关怀。

  廖美琳:医学需要人文关怀。因为关乎人的健康和幸福的医学,从来就不是纯技术的学科。医学的伦理基础是为患者服务,离开这一点,离开人文关怀,医学的科学价值就会失去根基。

  解放周末:有爱心,关怀自然无处不在。

  廖美琳:如果人文关怀缺失,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医患互不信任,医生总觉得患者要找茬。于是一边治病,一边考虑:治疗措施出现并发症是否会产生纠纷?使用的药物出现副作用病人及家属能否接受?疾病的判断和每项措施的实施是否留下了法律依据,以便今后打官司?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过度防卫心理,对患者没有益处。而患者,也总是带着怀疑的态度审视医生,处处提防。医生一下方、一开药,就怀疑你是不是别有用心。这个样子,怎么搞得好医患关系?

  解放周末:医患之间互不信任,是引发医患纠纷的大问题。为减少医患纠纷,一些医院推出不少新举措,比如医生上班请保镖护送,医院开门请警察驻点,医生查病房请法律顾问等等。

  廖美琳:有效吗?依我看,治标不治本,举措再新也没用。

  解放周末:怎么才能“治本”?

  廖美琳:化解医患之痛,要加大政府投入,要构建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要健全医疗卫生法律体系,要加强医院管理、完善服务模式,等等。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梳理,然后对症下药。这才是治本之道。同时,在很多时候,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与包容也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

  解放周末:这就需要补上“人文关怀”这一课。

  廖美琳:这一课,要抓紧补、认真补、持之以恒地补。

  医患之痛的“文化病根”,得靠健全的医学教育来根治

  如果说艺术天地更多地需要天赋和感觉,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和悟性;那么,医学则需要客观和严谨,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更需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人文精神。

  而这,离不开教育。

  解放周末:有研究表明,中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课程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部分组成,其中人文医学类课程占学时比例以美国、德国为最多,达20%至25%。我们的差距不小。

  廖美琳:这个差距必须缩小。随着当代医学专业化的发展,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患者”一词被片面地分解为病因、病原、症状、体征等单个元素,患者的痛苦则被转化为检验单上的数值和各类影像图片。其结果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患者,就这样在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被逐渐解构,医学人文精神也随之消失。由此埋下的,恰是医患之痛的“文化病根”。这个病根,得靠健全的医学教育来根治。

  解放周末:中国古代称“医为仁术”。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确需医务人员怀有“仁”爱之心。仁从何来?恐怕就来自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医学人文教育。

  廖美琳:是这样。但人文精神不只是人文课程的责任,还要让学生在临床学习中切身感受患者的需要,培养关爱患者、敬畏生命的情感。所以,实习医生这一成长阶段,对每位医界新人都很重要。

  解放周末:您当时是怎么做实习医生的?

  廖美琳:在医院,实习医生是最“小”的,护士也可以指挥你做这做那。病人吐啊什么的,我们要在旁边陪着;为病人验大小便。但我们没有怨言,因为觉得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崇高的。

  解放周末:那时候新老医生关系如何?

  廖美琳:新医生和老医生关系非常好。年轻人勤于和老前辈交流,勤于请教。医学也是一门经验科学,请教有经验者,就可以少走弯路。

  解放周末:如今医生间的关系,有什么问题?

  廖美琳:因为历史原因,现在的医生队伍中存在“断层”现象,青中老医师间有脱节。有些医院里,实习医生与指导医生互不沟通的情况也存在。有的学生来医院实习,只是急着找工作,不是关心如何利用实习机会学习经验。这十分令人遗憾。

  解放周末:当年做实习医生,您学到了什么?

  廖美琳:第一次为病人服务,第一次为病人打针,第一次为病人量血压,第一次真正和病人相处在一起……那一年,确实学到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对自我价值的定位、对医生职业的信念、对待病人的态度,还有后来工作中的一些良好习惯等,也都是在那时初步形成的。

  解放周末:当实习医生,是培养和谐医患关系的开端。

  廖美琳:所以,化解医患之痛,我们要把好医学人文教育和实习环节这两道关。

  解放周末:不久前,在卫生部召开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座谈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目前的医患之痛,将会得到认真的“治疗”。

  廖美琳:这是全社会的心愿。当社会对医生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当医患之间真正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依存,那么,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能够实现。

  更正上期本版《激情李政道》文中将质能守恒公式E=mc误为E=詂,特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廖美琳简历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教授,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委员,上海市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肺癌专题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贡献为肺癌的诊断、多学科治疗、化疗和生物靶点治疗。国内最早研究肺癌的倍增时间和小细胞肺癌手术多学科治疗的医生。

  采写 /本报记者 张航 通讯员 胥廷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