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10:29 兰州新闻网

  市政协主席左灿湘

  未来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如何编制一个发展思路明确、目标可行、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鼓舞人心的“十一五”规划,对于指导和保证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至关重要。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近年来我市按照“开放、系统、整体”的原则,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为实现“五个统筹”,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条件。城乡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加强培训,组织协调,广开渠道,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扶贫开发取得成效,农村贫困人口逐步减少。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目前,我市城乡关系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变革及城乡范围的扩展,农村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使“三农”领域中的遗留问题与新出现的问题相互交融,致使城乡差距明显拉大,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农业技术进步徘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不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无大的改变,农村富余劳动力激增引发的农民再就业、失地农民引发的生活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有关意见和建议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共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市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研究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传统思路,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力度,加快推动我市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统一思想,努力形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作为重点,打破城乡发展界限,由城乡分治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创新,对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有着全局性的重要意义。

  (二)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目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必须提高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农业的能力,改变财政投入偏向城市、资金要素难以向农村流动的状况。

  (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采取“两条腿”的办法,实行城乡互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社会向现代化迈进。利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城市化过程中要适当限制中心城区的规模和人口数量,大力发展小城镇。

  (五)认真实施劳务经济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应加强劳务输出机构建设,形成劳务输出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劳务派遣制度建设。就地安排农民工就业。

  (六)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科教兴市 人才强市

  市委副书记咸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指出“发展科学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市委《建议(讨论稿)》明确将实施“两个”战略列为“十一五”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并从“三个层次”作出了具体部署,非常符合兰州实际,可以说抓住了兰州发展的根本。

  第一,实施“两个”战略,必须“深化五个认识”,就是从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适应兰州人才现状出发,充分认识实施“两个”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才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就是要把各类优秀人才统一纳入到人才工作范围,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兰州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以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建设人才高地,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无论是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的指导思想和“提前、升位、两位数”的发展要求,还是实现“四个翻番”、两个40%的“十一五”发展目标;无论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三个文明”和党的建设,都必须以人才为基础。

  第二,实施“两个”战略,必须把握好“五个特性”,就是围绕“人才”这个核心,准确把握人才的资源性、多样性、流动性、创新性和需求性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尽快形成高起点、高效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必须破除过去那种“引才不愁”的陈旧观念,改变坐等人才上门的被动做法,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坚持“筑巢引凤”。

  第三,实施“两个”战略,必须推进“五个创新”,就是要重点从观念创新、政策创新、环境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结构创新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为“两个”战略的实施提供机制、体制保证。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市在落实“两个”战略上要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前提下,努力使我市成为人的才华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得到充分承认的城市,创新人才得到支持,创业人才容易成功的城市,努力成为不仅物质财富涌流,而且各类人才充分涌现的城市。

  科学规划 重点突破

  进一步加快全市小城镇建设

  市委副书记哈全玉

  按照市委常委会议的安排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精神,结合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制定,近期我就全市小城镇建设情况专题进行了调研。

  我市的小城镇是以建制镇为主体进行建设,1999年以来省体改办确定了18个镇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4年我市三个县的城关镇和皋兰什川、榆中和平等5个建制镇被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党政组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结合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实际,我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市小城镇建设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创新机制、重点突破、梯次发展、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以兰州市区为核心,以近郊区为重点,以沿河沿线地区为辐射轴线,建成30个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小城镇。

  一是要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我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仍然应该是建制镇,特别是要抓住公路、铁路沿线交通便利,经济实力较强,有一定辐射和带动能力的“五条轴线”上的乡镇。即沿黄河、湟水、大通河以及兰青铁路、109国道至青海轴线;沿庄浪河以及兰新铁路、312国道至武威线;沿中川机场公路至秦王川盆地轴线;沿包兰铁路以及109国道至白银轴线;沿苑川河以及陇海铁路、312国道至定西轴线。在“五条轴线”上实行点轴式发展,拉开全市小城镇建设的主体框架。

  二是要坚持典型引路的原则。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重点镇为突破口,选择黄河干支流及公路、铁路沿线,具有一定基础和区位优势以及发展潜力的10个左右的小城镇作为样板镇,按照市级重点镇的要求,集中财力,加大扶持,加快建设进度,形成样板,带动其他小城镇建设。

  三是要坚持梯级发展的原则。我市小城镇建设,应该以兰州城区为核心、以三县县城和海石湾镇为纽带、以中心小城镇为扩散点,形成规模适度、职能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梯级发展态势,以利于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全市小城镇建设。

  四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小城镇的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小城镇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

  五是要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要保证小城镇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宏观协调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必须依法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管理,严格按照城镇规划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做到依法治理,确保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张建昌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今年初以来,以“393”攻坚战为特征的我市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是要取得攻坚战的彻底胜利,还需要花大气力,继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下一步继续深化我市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是打赢攻坚战的决心不能动摇。对“393”攻坚战来讲,应该是决心不变,信心不减,一鼓作气,完成好预定目标。

  二是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不能改变。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企业实际,一企一策,解决好遇到的各种难题。

  三是加快建立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做到产权明晰化,股权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

  四是加快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五是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第一,千方百计加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第二,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第三,财政、税收、金融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第四,要整顿和规范会计、律师、评估、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机构。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下一步全市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该有新的突破。关于深化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是指城市人民政府管理的,为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提供必需普遍服务的行业。

  “十一五”期间要深入进行兰州城市市政公用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竞争机制、企业经营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

  一是盘活城市存量资本,有效经营城市。

  二是开放投资领域,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彻底改变公益性市政公用项目政府投资的单一模式。

  三是对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制。实现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

  四是实行特许经营。支持有资质的企业通过公开竞标获取特许经营权。

  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一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新型的行政观。

  二是优化政府职能配置,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三是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

  四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努力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体、制度化。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晶中

  在“十一五”期间不断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对于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兰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多元化、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使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兰州市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百强非公有制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等几个特点。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又有外部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客观原因。

  主要是以下几点:

  1.奖金制约,融资困难。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中,资金制约显得尤为明显,融资难已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

  2.投资发展环境欠佳。政府管制不当和失灵是造成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发展环境欠佳的主要原因。

  3.土地问题困扰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许多企业因办不到土地使用证而不能向银行提供抵押,土地储备资源不足,违法占地、土地利用效率低和占地合理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

  4.项目建设相对滞后去年以来,国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的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这些调控措施的出台严重影响我市一批原材料加工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按期建成投产。

  关于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

  1.积极落实《若干意见》,切实改善发展环境。我市应尽快加强研究,抓紧制定和完善符合兰州市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的有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创造条件。

  2.创新用地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的供地机制,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

  3.重视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围绕实施“3997项目攻坚计划”,切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命线工程”来抓,确保打好打赢攻坚战。

  4.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搭建服务平台。要充分发挥工商联与企业和行业的直接对接作用,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活动。二是要减少政府干预,还工商联组织的本来面目。三是各级工商联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管理,完善行业协会、商会的功能。

  关于公共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周兴福

  公共安全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做好兰州市“十一五”时期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发展,形成了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十五”期间,我市在保证社会公共安全方面取得的成效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十五”期间,我市社会治安形势呈现出“一个下降、一个上升、一个连续”的良好势头。

  第二句话:“十五”期间,我市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第三句话:“十五”期间,城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二、当前我市公共安全的形势是:总体状况比较稳定,问题和稳患仍然不少

  “十五”期间我们在保证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也是“事故易发期”,影响社会共公安全的因素大量存在,形势不容乐观,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和隐患。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劳动就业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等,引发的“两抢一盗”侵财案件处于高发态势。

  二是由于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凸现,因各种利益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发。

  三是由于暴力恐怖事件、互联网犯罪等非传统不安全因素呈逐年增长趋势。

  四是由于城市基础运行系统较为脆弱,公共安全基础建设相对滞后。

  五是由于安全生产、消防、医药、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不健全和不适应的方面。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十一五”期间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应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地联系起来思考。

  (二)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整体水平。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安全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三)加快建立预防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因为安全稳定、防灾减灾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事后处理,而在于事先防范。

  (四)加大投入,下决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努力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加快政策法规建设,为确保城市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支持。以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保障为城市共公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打造有兰州特色的文化市场格局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牟少军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现结合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谈一谈对未来五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的新兴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各地区的重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繁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成为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新的文化发展观,切实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其中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二)全市形成了重视“文化兰州”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为“十一五”深入推进“文化兰州”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培养了一批文化品牌,抓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大大提升了兰州的城市文化氛围、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为“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使文化、广电、社报等部门和单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尽管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全国的发展态势和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有:

  一是文化产业规模小、层次低。二是没有形成优势产业。

  三是文化要素市场欠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程度比较低。

  四是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体制障碍尚未消除。

  三、对今后五年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未来五年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崭新时期,我市的文化产业将在“十一五”有一个跨越式的大发展。为此,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理清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使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融入全省、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水平。

  (二)精心编制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初步形成若干产业发展基地和一批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文化企业集团。

  (三)重点扶持、优先发展一批优势行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努力作大作强,形成特色,逐步延伸。

  (四)加强领导,加快改革,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尽快组建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报业集团、演业集团等。

  (五)落实完善政策,增强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资源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和中小科技型文化企业创业投资的专项资金支持。

  (六)重视人才建设,培养一支有文化、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坚持后备力量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市委常委兰州警备区司令员王祯祥

  加强国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后备力量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着眼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注重“两个建设”的协调性、统一性、一致性和相互促进性。一是两个建设要统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托,如果经济建设与后备力量建设这两大战略任务出现失衡,必然危及到经济社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两个进程应同步。后备力量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三是两种资源需匹配。两种资源比例配置得恰当,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从我们兰州地区来讲,经济基础相对沿海开放城市比较薄弱,要使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进展,必须要兼顾我市经济承受能力这一实际。

  这几年,社会各界和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武装工作,促进了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但还有不少差距:一是国防意识方面有差距。二是基本队伍建设方面有差距。三是基本设施建设方面有差距。四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方面有差距。

  针对上述问题和差距,在今后我市五年的发展中,要使后备力量与经济建设有机统一、相得益彰和协调发展。

  一、着眼营造和谐环境,认真落实“两个教育”,不断巩固和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坚持把抓好基本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强本固基工程来抓。

  二、着眼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狠抓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素质

  努力提高专武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既是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当务之急,又是形势所逼、任务所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步骤。

  三、着眼安定有序的要求,努力提升训练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针对军地共管特点,在强化合力保障中求效益。最大程度地防止训练不到位、法规难落实等问题。

  各民兵应急分队要针对市、县区社情、民情特点,不断完善处突维稳预案,加强处突维稳演练,提高民兵应急分队处置复杂情况、完成维稳任务的整体作战能力。

  四、着眼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战场“练兵、强兵、用兵”

  要在共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先锋队作用。

  要在执行应急抢险任务中发挥突击队作用。要整合民兵抢险抢救力量,逐步形成分散建设、集中使用和相互补充与自救互救相结合的力量体系。

  要在社会治安联防和处理社会突发事件中发挥战斗队作用。

  五、着眼构建和谐军政军民关系,大力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

  (一)要积极创新内容形式,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抓“双拥”的新路子。

  (二)要完善政策法规,积极探索依法促进双拥活动的新路子。

  (三)要加大经常性的实际活动,积极探索双拥活动经常化的新路子。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

  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徐伟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设中关于我国今后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基本思路和战略要求的一个重大亮点,是党中央高瞻远瞩,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改变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设计的一条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制定好我市“十一五”规划纳要,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

  市委“十一五”规划《建议(讨论稿)》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许多符合兰州实际,适应科学发展需求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和欠发达城市,兰州要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我觉得应当做到“更新一个观念,树立一个意识,实现三个转变,建立四个体系”。

  更新一个观念,就是要把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

  树立一个意识,就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起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大力培养全市人民的节约资源意识和健康的消费理念。

  实现三个转变,就是要从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上实现节约型社会的“源头治理”。

  一是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积极创建循环经济园区,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立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示范县区,努力把兰州建设成西部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二是要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兰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的是需求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是要转变消费方式。要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

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消费方式。

  建立四个体系,就是要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产业体系;要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技术体系。要建立完善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要建立完善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