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西游记”:楼兰夜惊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01:29 舜网-济南时报

  在经过了罗布泊探险后,包括本报特派记者与全国40多家媒体的特派记者等在内的“新西游记”采访团准备探访楼兰。

  10月11日清晨,根据11日白天进入楼兰古城的计划,车队决定:不在楼兰文物保护站扎营,继续行进至四号宿营地,进行短暂休息后当天进入神秘的楼兰古城。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种种“劫难”降临到我们这个“新西游”采访
团身上……

  当时繁荣去 楼兰多神秘

  整个楼兰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据随行的专家介绍,楼兰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因扼守丝绸之路咽喉,成为东西方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西文化荟萃之处,演绎出辉煌的文明。但在东汉之后的中国史籍中,不再有楼兰人活动的记载;曾经繁荣的楼兰城,也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不见踪影。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据说,玄奘在西行取经时也曾路过此地,看到的也是一片荒凉景象。

  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组织的探险队,在罗布泊发现楼兰古城遗址,揭开了古楼兰文明的神秘面纱。从1979年起,新疆考古人员多次对楼兰进行考古研究,在楼兰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被称为“楼兰美女”。

  楼兰古国为何突然失踪,有多种说法,但未有定论,仍然是个谜。想到能够亲自到楼兰遗址探秘,采访团的记者们都非常高兴,热切地盼望早点进入楼兰古城。

  骤然风沙起 阻断楼兰路

  11日清晨9点,只休息了两个多小时的我被帐篷摇动的声音吵醒,并且感觉一股寒意逼上来,好冷!爬出帐篷,我才发现,风沙四起,昏天黑地。大多数人正忙着收拾帐篷,钻到车里避风。

  我也赶紧收帐篷。不一会儿,手已经冻得冰冷。刚钻到车里,就有通知说吃早饭。拿好饭盒,冲进风沙里,跑到后勤大卡车旁。我急火火地问:“今天吃什么?”

  后勤师傅回答:“热汤方便面呵!”

  不知是谁,在后面紧跟了一句:“呵呵,沙子拌面。”

  “沙子拌面?啥东西?这是什么吃法?”我嘀咕了几句。

  “罗布泊特产噢!”有人笑着回应。

  挤到分饭的师傅那儿,看到大桶里的面,我一下明白了:风沙太大,刚出锅的方便面里被风掺入了沙子。我接过盛好面条的饭盒,吃了一口,好磨牙。呵呵,地道的“沙子拌面”。

  风沙越来越大。从车里望去,几米远的前方就已经看不清了。

  过了一段时间,车载电台里传来消息:今天进楼兰的计划被迫取消。

  赶了一夜路,本想早点一睹楼兰神秘影踪。不想却被风沙阻断前路。进楼兰,难道真的那么难?

  车队顶着风沙回到了楼兰文物保护站。短暂休整之后,我们重新出发,拜祭了探险家余纯顺的墓地,并到达了罗布泊湖心,在2004年济南时报与山东三箭探险队“寻找彭加木”活动立下的罗布泊湖心碑旁,40多家媒体的记者共同立下“新西游记”纪念碑。

  夕阳西下,我们返回楼兰保护站,准备明天“冲进”神秘楼兰。

  车队陷沙坑 徒步进楼兰

  12日9点多,采访团整装出发,风已经变得小多了。车队开上通往楼兰之路。

  路边的景致渐渐变了,平坦的盐碱壳地面慢慢成了一堆堆沙土丘。路面开始起伏,沙土坑一个接一个,大的沙土坑开始出现。

  司机赵师傅精神高度集中,进大坑之前,他深吸一口气,加大油门,冲了下去。坑里浮土非常厚,车前梁不停把浮土向前推,加大了前阻力,很容易陷车。两个多小时过去,车队才行进了几公里。

  随后,最让人担心的陷车情况出现了。一个近40米的深坑加陡峭的上坡接连陷车。15号越野车在沙坑里挣扎。没有办法,只好拖车。带有绞盘的14号车前来大显身手,钢索一点点缩短,15号车沿着斜坡一点点爬升,终于“逃离”深坑。

  该我们的16号车了。我们三名乘客都下了车。车在距沙坑10多米远处发动,不断加速,直冲沙土坑奔去。前20米很顺利,随着车前梁推积的沙土越来越多,车子“趴窝”了。又得14号车帮忙。

  刚刚回到拖出的车上,车载电台里就传来消息:又有几辆车在前面的沙土坑里被陷住。现在整个车队前进的路线已经被陷住的几辆车堵死。

  跟司机赵师傅约好:我和同车的乌鲁木齐晚报记者老李、南昌晚报小蔡先徒步往前走着,他开车过沙土坑后再赶上我们。

  我们三人不断绕过沙土坑,从半形成、已形成的雅丹地貌上穿行。我们不断赶超被陷车辆……走了10公里左右,我们从“趴窝”车的车载电台上获知:距楼兰古城已经非常近了,前面的22号指挥车已看到了楼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佛塔。

  在问清佛塔的大致方向之后,我们几个人决定徒步追赶前车,争取在天黑前到达楼兰。

  走了大约1公里,站在高高的雅丹上,我们在右前方发现了指挥车所说的佛塔。为了防止在起伏的雅丹群中迷路,我们不时地找个高地,看一下佛塔的方位。800米,700米,600米……佛塔越来越清晰和高大。我们终于走到了神秘的楼兰古城!

  天黑车迷路 楼兰夜惊魂

  天渐渐暗了,大家翘首盼望着车队的到来。有车来了!渐渐近了,只有一辆车,是22号指挥车。车子停下后,大家一下子围住走下车来的采访团团长杨大鸣:“车队怎么样了?啥时候能进来?”

  天边最后一抹晚霞逝去了,车队还没来。团长车上的车载电台里不断传来坏消息:10号车完全陷到沙土坑里,车子四驱功能丧失;有不少团友还在路上徒步,很多司机找不到车上的乘客;头车带领一部分车辆先行,突然发现迷路了……

  这时的杨团长依然是那样的镇静。他命令,22号车原路返回接应车队。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黑得更厉害了。我们站在高高的红柳土堆上焦急地向四周张望。

  “那儿有灯光!”一位团友指着右后方喊道。大家急忙望过去,果然有闪烁的车灯。“这边也有灯光!”另外一位团友指着左边喊道。

  “我们点篝火,给他们提示方位。”杨团长一声令下,团友立刻忙碌起来。大家捡来一堆堆的红柳、胡杨枯枝,在高高的土堆上点起了篝火。火,着起来了!大家不断添加枯枝,希望火势大一点,更希望迷路的车队能及时看清我们的方位赶过来。

  “我们已看到了你们的篝火,我们正在努力找路。”对讲机里传来的消息让大伙高兴起来,捡柴的热情更高了。

  但事情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两个走散的车队都在努力找路,无奈天太黑,并且雅丹地貌阻止了车队看清篝火的方位。有几次,我们明明看到车队与我们很近了,但是没有路通过来,车队不得不找路绕行,结果又走远了。

  晚上10点多,车队在进楼兰古城的18公里路上已走了13个小时,还没有到达。我们的篝火也点了两个多小时了。

  又过了约20分钟,我们前方出现了两股灯光,那是走散的车队!车载电台里传来消息:有两名徒步的记者因为天黑迷路走散了,正好碰到了同样迷路的车队,把他们给“捡”到了……

  沧桑楼兰城 漫漫人生路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参观楼兰古城。原是高耸的楼兰佛塔,在几千年的风沙吹蚀下,日渐矮小,满是沧桑;曾经威严的楼兰官署,如今只剩孤零零的四堵墙三间房;当年人丁兴旺的楼兰民房已坍塌风化,只有千年不朽的胡杨树干房屋框架还在站立着。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历经千年沧桑的楼兰古城迎来了新的一天。看着广袤的天空下一抹绯红的楼兰古城,想想进楼兰的种种艰辛,忽然觉得进楼兰仿佛走人生路: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路上,到处是陷坑,你将经历千辛万苦;抵达终点,欣赏到壮丽的景色时,你会发现:路上的种种艰辛已成为一种财富,整个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种升华,而你会无比欣赏这个过程。 (本报特派记者 孟祥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