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乐章在这里奏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08:50 海峡网-厦门日报

  ——厦门发展循环经济纪实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今年五月份以来,在厦门经济特区的土地上,发生了而且还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其中有两件事因为牵动着经济发展的全局,注定了要被写入特区建设的发展史,而且还将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件事是三大工业集中区的先后开工建设。7月18日,在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代表市委常委会作了《齐心协力、奋发有为,努力推进新一轮跨越式的发展》的工作报告,随之,在全市迅速形成大开发、大建设的强劲势头。8月4日,翔安火炬产业区开工,一期130万平方米通用厂房拔地而起;9月初,厦门软件园二期147万平方米的软件企业厂房全面开工,大批企业纷纷要求入驻;9月19日,同安工业集中区48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破土动工。

  与此同时,经过多次审议,在征求了中共厦门市委的意见之后,10月26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率先在全国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循环经济的地位。这个决定的颁布实施,既体现了市委提出的在“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中要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务实行动,也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强做大经济特区与坚持科学发展观所交汇而成的和谐乐章。

  奏鸣曲:“小投入大产出”屡创新高

  厦门土地面积只有1565平方公里,与15个副省级城市相比,经济规模和总量都比较小,不过,从近几年的经济指标看,“单产”却不断提高。2004年厦门市实现生产总值88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这一增长速度在省内九地市中名列第一,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也处在较快增长的水平。厦门虽然仅有占全省1.3%的土地和4%的人口,可是2004年的GDP和财政收入却分别约占福建省的14.6%和25.7%。在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厦门这个GDP仅为883.2亿元的“小城”,居然跻身于GDP在2000亿元以上的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9位。

  实际上,即使单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厦门也的确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的排名中,厦门几乎都名列前几位;相反,能源消耗则被控制得很低。

  2004年,全国每1万元GDP能耗为1.44吨标准煤,用水量为726立方米,可是,在厦门,年万元GDP能耗仅为0.5吨标准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用水量仅为144立方米,用水效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也是2004年,厦门市以10.03%的工业用电增幅,实现了25.4%的工业产值增长,以占福建省工业用电总量的9.89%,创造了福建省工业总产值的19.52%。工业每度电产值达到39.3元,比全省工业平均水平高18.5元,远高于我国每度电创造的产值20多元。

  以“小投入、大产出”为特征的厦门模式得到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充分肯定。更为可喜的是,如此高的“投入产出比”,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指标当中。

  近几年来,厦门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提前实现了“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和环境功能区达标”,并成为“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获“联合国人居奖”,还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和国际海事组织确定为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与管理示范区。而刚刚以高分获得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更是厦门市实施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丰厚回报。

  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也增添了厦门的魅力,越来越多的人倾心于这座“最适合人居住”也适合人创业的城市。世界500强中的一大批跨国公司陆续入驻厦门,验证了厦门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厦门房地产市场一路走好,也折射出厦门城市的高品位。

  如歌行板: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在厦门街头,如果某一部机动车屁股冒出浓重的黑烟,就很可能被警惕的市民用手中的照相机镜头“逮着”,一旦在媒体曝光,进而就得接受有关部门的整改。在街道社区,人们很难发现因为设施遭损而出现的“长流水”,因为每一个市民都形成了“浪费可耻”的观念,一旦发生水渗透现象,包括本报热线在内的“窗口”单位都会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日益浓厚的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

  2005年春节,本报曾经做过一项环保调查,有近七成的厦门市民表示愿意做一名环保自愿者,近八成的市民愿意参加无车日活动。市民们不但关心生态环境,而且参与意识强,愿意身体力行,尽个人的力量来改善环境。

  随着公众的深入理解和广泛参与,厦门的民间环保活动也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在厦门,活跃着一个“鹭岛关爱日活动”(lCD),这个民间环保活动汇集了一群关心环保的中外人士,几年来,他们坚持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传播环保意识,就连柯达、ABB、厦航、松下等公司都先后参与并赞助了这个组织举行的环保活动。

  当然,市民环保意识的迅速提升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

  厦门市人大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通过和颁布的第一部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它和其后连续颁发的近20个与环保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一道,成为厦门环境保护的法律依据。

  厦门市不仅成立了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组建了“循环经济办公室”,而且还组织制订了《2005年——2020年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目前正在进行研究论证之中。厦门还编制了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环保教材,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以至社会各界等不同层次的环保教育体系,建立了5个环境教育基地和10个科普教育基地。

  如今厦门新增的建成区,已经没有新建的锅炉,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了92.67%。市政府投资1700多万元,对公交车和巴士进行了整治,要求年限长不合格的车辆提前报废。在继续抓好九龙江厦门段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同时,加快了“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软件开发与典型区域背景调查和北溪引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进一步改善九龙江饮用水水源的水质。

  可以说,在促进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厦门市已经逐渐探索出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临近退休的市人大城建环资委主任傅子仪仍然在为循环经济操心,他笑称自己正“且退且战”,他认为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共识:着力推进循环经济,让厦门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给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精彩和声:企业成发展循环经济主体

  厦门是一个资源缺乏型城市,绝大部分能源需从外地调入,能源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面对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成为了厦门企业的必然选择。实际上,作为循环经济的主体,在此之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特别是在废物资源化、水的梯级利用、生态型农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实验区等领域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过去,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日排放废水1000吨-2000吨,剩余污泥约10吨。2003年12月,公司建成了一套废水深化处理和回收装置,污水通过厌氧深化处理,进一步降低了COD浓度,又提高了污泥的有机肥效性,符合农用标准的湿污泥全部回用于厂区绿化。2004年,仅回收利用处理后的废水就节省自来水费近100万元,节省污泥焚烧费115万元。

  嵩屿电厂发电需要消耗大量的煤,如果不把排放的大量灰、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严重污染环境。为此,嵩能公司以电厂排放的160多吨灰、渣为原料,累计创造了高达1.94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如今,“嵩能”牌Ⅰ级、Ⅱ级、Ⅲ级粉煤灰已经成为码头、高速公路、港口水下砼、砌筑沙浆及新型建材制品的理想建筑材料。

  泔水如果没有及时回收处理,所产生的油污、浮油等废油脂不仅污染环境、堵塞市政管网,还可能被不法商贩利用来生产“地沟油”,危害人体健康。兴重公司采用专业技术把废油脂制成工业原料油脂,作为油漆厂原辅材料和润滑黄油。2004年,该公司共回收清理废油渣2700余吨,2005年1月-6月底,已清理回收废油渣2500吨。

  多威电子有限公司投资32万元建成了污水处理利用系统,将富含有机肥料的生活污水渗灌入地下后,利用生态林进行吸收消耗。自2003年建成运行以来,平均每天处理生活污水约150吨-200吨,节约了3500平方米绿化带的灌溉用水,每天的经济效益就是420元-560元,达到了既节约水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效益。

  为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今年全市年综合能耗在3000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及部分大型宾馆、商场实施了节能试点工程,夏新电子、厦华电子、利胜电光源、洪氏企业、威迪亚等单位通过实施二十多个节能改造项目,年节电量近2000万度。

  厦门是福建省第一个实行阶梯式水价收费的城市。1997年起对城市居民用水实行两档收费。对行政机关等计划用水户,除了根据行业情况进行限额供应外,还对超标部分实行四档收费,超标部分在15%以内的,按1倍的价格收取;15%-30%的,按2倍计费;30%-50%的,按3倍;50%以上的,按4倍。在这种用水机制下,厦门市的人均日用水量从256.72升下降到205.39升,节水效果非常明显。

  辉煌“交响”:工业集中区助推经济发展

  土地绝对量少,人均占有量低是厦门的基本市情,能够用于建设的土地非常有限。要全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增长,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那么,如何破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的难题呢?

  市委九届十次会议上,各种意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在现阶段,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无法持久地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无法壮大经济规模,带动三产的发展及港口经济,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变化的形势和市场风险。同时,加快工业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全会决定,抓好工业集中区载体建设,引导项目向工业集中区集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毫无疑问,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是根本的出路,而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能使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特区加快发展的关节点上,市委做出了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

  实际上,厦门已经尝到了工业用地向园区集中,推动集约用地的甜头。

  2003年,市政府就发出通知,规定厦门范围内新增的一般性工业用地,都必须在工业区内选址。于是,厦门的工业经济实现了产业集聚,85%以上都集中在工业园区内。根据调查显示,厦门已有各工业园区的平均工业产出水平约为42亿元/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效率在全国居较高水平。其中,火炬高新区2004年每平方公里土地工业产值已达到476亿元,占厦门工业产值的27.5%,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面积最小、但单位面积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

  随着三大工业集中区的先后开工建设,土地资源约束的瓶颈已经被大大突破。工业集中区,不仅成为加快厦门市工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还成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亮点。

  加快发展是厦门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厦门所需要的。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两者并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必须兼得,也能够兼得!

  海峡西岸正春风。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正演绎一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辉煌“交响”。(■ 本报记者 林兴华 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