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吴淞工业区环境整治出成效“污染大户”变身“环保园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1:40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赵维光实习生冯靖

  记者昨天来到吴淞工业区,眼前的一切让人耳目一新,记忆中阴沉的天空不再灰蒙蒙一片,满是淤泥的吴淞河道不再黑臭难闻,曾经不见绿的吴淞工业区如今一眼望去绿海一片。

  长期以来,吴淞工业区由于历史原因,环境欠账多,污染排放量大,其环境质量状况成为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进程中的“绊脚石”。为此历届市委、市政府都相当重视对吴淞工业区的环境整治,市委市政府领导陈良宇、韩正分别担任过吴淞工业区环境整治工作小组组长。在申城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中,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使吴淞工业区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从环境污染重工业区向绿色环保工业区的成功转变。

  粉尘无踪天空放“晴”

  “以前这里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不敢穿白衬衫出门,现在好了,瞧,我可以大胆穿着白衬衫走在马路上了!”家住吴淞海滨新村的小陈指着自己身上的白衬衫告诉记者。小陈口中的“泥”和“灰”,就是造成吴淞“阴天”的罪魁祸首——粉尘。由于吴淞工业区是冶金、化工、建材和有色金属行业的较大规模老工业基地之一,至今已50多年历史,基础设施、技术工艺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工业区的粉尘污染十分严重。

  “整个工业区20平方公里的粉尘污染情况让人担忧,为此我们已经关闭了17家企业,40条生产线,修整37条道路,整治26户堆场,但是并非一帆风顺!”说到这里,宝山区环保局扬尘控制工作负责人赵晓怀有些哽咽,“记得必须要关闭上钢五厂四炼钢车间的那会儿,3000左右工人被迫下岗,不少工人都流下了心酸的泪水,但他们很配合,一位老工人的话让我印象最深,‘为了咱吴淞,值!’。”吴淞工业区多年的努力没让这些作出牺牲的老工人们失望,如今工业区粉尘排放总量已经削减了69%;降尘量减少32%;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了34%。

  污泥不见河水变“清”

  “水中有草、河中有鱼、城水相映、人水亲和”,站在整治后的吴淞工业区河道边,迎面吹过一阵微风,没有往日的刺鼻气味,却带着一丝清新的水草香,吴淞工业区河道综合整治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工业区内河道共9.51公里长,曾经河网的水环境质量较差,淤泥堵塞严重,有的河道甚至还成了天然垃圾场,居民怨声一片!”宝山区区长吕民元向记者介绍,“这几年,宝山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对这些河道进行整治,在截污、疏浚、沟通水系等一系列工程的基础上,使用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和放养水生动物,对已破坏的河道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其自净功能,同时还开辟新的河道来保证水质。”昔日的“垃圾场”如今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利水、治水、亲水、有景”的生态型河道。

  垃圾消失园区变“绿”

  印象中的吴淞工业区没有成行的林荫大道,只有满眼的工业垃圾;没有大型的公园绿地,只有单调的工厂码头。如今记者眼前的这座工业区已经彻彻底底改头换面了,工业垃圾消失不见,被成排的沿路绿带所取代;粉尘飞扬的工厂码头摇身一变成了花园工厂。

  “要彻底整治吴淞工业区的空气质量问题,还是要从绿化着手,以前区内的绿化覆盖率仅为2.8%,如今已经达到了20%!”吕民元告诉记者,这次绿色行动的范围很广,主要是以公共绿地建设、生态林建设、道路绿带、主题公园建设、河道防护林带建设为主,光是整治道路工业垃圾就达到3万多吨以上,并在四条主要道路两边各种植了20米宽的绿林带,建成大型防护林带和绿地近415公顷,企业拆旧建绿面积达到277.8公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