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浙江纺企谨慎乐观积极调整结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2:12 浙江日报

  记者刘刚通讯员王彦张涵

  本报杭州11月4日讯(记者刘刚通讯员王彦张涵)“这次谈判的结果让我觉得挺振奋。”今天下午,当笔者拨通浪莎集团总裁翁荣弟的电话时,他开心地说,根据中美第七轮纺织品谈判结束后的美方公告,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美国将允许我国向其出口约1000万打袜类产品,美方原定11月2日对我国袜子作出的设限裁决也因此推迟至12月底。

  据了解,从去年10月28日起,美国对我国出口的袜子实施配额限制,规定一年内进口中国袜子产品数量限制为5092万双。这一配额到今年5月已经全部用光。因此,此次美方宣布增加配额,对浙江袜业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利好不仅仅属于袜业企业。有关专家指出,此次美方增加1000万打的配额虽然有其客观原因,如圣诞节袜子需求量增加。而从此次谈判的整体气氛来看,中美

纺织品谈判可能正接近达成一致。许多浙江纺织企业负责人也对此表示赞同。浙江新大集团总经理姜益民告诉笔者,今年以来,美国已对我国输美的九类纺织品设暂时性配额,并对另外十多类我国纺织品进行调查,这种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给双方企业都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他希望中美双方能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为双方企业创造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贸易环境。

  尽管对新一轮中美纺织品谈判充满期待,但浙江纺织企业并没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谈判上。很多纺织企业已针对当前全球纺织品贸易形势,进行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袜子而言,宁波海关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我省袜子生产企业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加大对欧盟、俄罗斯等市场的出口力度。今年1至9月份,我省出口袜子数量、金额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市场转移并非应对欧美配额的治本之策。绍兴纺织龙头企业天圣集团董事长孙永根向笔者透露,目前该集团正与

意大利一家企业进行洽谈,准备收购对方品牌,加快打造自有出口品牌。省外经贸厅外贸处一位人士对此表示赞赏,他指出,欧美对纺织品进口的限制是限量不限价,同样的配额,企业可以做低附加值产品,也可以做高附加值产品。今后浙江纺织企业要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掘到更多的“金子”,必须靠品牌和产品创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