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比拼绝技 比来200徒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4:2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比拼绝技比来200徒弟

  

比拼绝技比来200徒弟

  现场篇

  绝技荟萃 引来游客如织

  昨日的群艺馆人头攒动,很多是大人带着小孩前来,人群中甚至有不少老外。“很多业内朋友都来了。”群艺馆一位负责人说,通过媒体宣传,群英会成了民间艺人们的大聚会,没被邀请到的也闻讯而来。

  上午10时许,主席台表演活动开始。茶艺表演、吹糖人、面塑、剪纸、漆器、蜀绣等表演轮番登场。其中,吐火表演让观众们大呼过瘾:外号“火龙”的王光荣,不仅能将火球在手臂上滚过,还能“口吐火苗”,点燃一支香烟。此外,本报热线征集的几位民间高手也纷纷登台表演。

  在“民间玩意”展台,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陀螺、响簧、铁环等各式各样的儿时玩意,还能亲自上阵,回味儿时的幸福时光。

  拜师篇

  争学绝技 “徒弟”抢光名片

  自从本报报道了民间绝技陷入困境后,有很多市民打进热线,询问拜师事宜。昨日,他们的心愿得到了实现。对于有诚心的求学者,民间艺人都爽快答应。

  “我的一盒名片已经发完了。”面对一位中年妇女的请求,棕编艺人高崇洋一脸无奈。高崇洋告诉记者,他带了足足100张名片,没想到要的人太多,不到两个小时就全部发完了。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绳编艺人张国庆、剪纸艺人龙玲、面塑艺人朱正国、线编画艺人王华明等的身上。

  据保守估计,昨日到现场求学民间绝技的至少有200人。被求拜师最多的当数蜀绣大师孟德芝。“今天想来学蜀绣的至少有五六十人。”孟德芝说,面对这么多的求师者,她感到特别欣慰,这让她看到了蜀绣的光明未来。

  揭秘篇

  选材关键 高水平需磨炼

  很多市民看了民间绝技后都不禁想问:怎样才能学会民间绝技?是否人人都能学会?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三位民间绝技艺人。

  棕编(高级民间艺术家高崇洋):棕编有3个关键环节。一是选材,比如毛边的、风干的榈叶就不能用;二是处理,要保存棕编,且要防虫防蛀,必须经过熏、蒸、漂、晒等工序;三是编织技法,一般来说,悟性高的一个月就能掌握基本方法;但要全部掌握,则需至少一两年。

  剪纸(高级民间艺术家龙玲):剪纸要选择又薄又柔有韧性的纸张,剪刀则要又快又尖,剪纸技法也很多。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习剪纸更容易一些,但要达到专业水平,能够自己创作,还需一两年。

  绳编(四川省一级民间艺术家张国庆):绳编的核心是技法,悟性高的10分钟就能学会,但要学习更高水平,甚至达到自创,则需5年左右。中国结的编织,包含了无数哲学思想。一般来说,手脑灵活学得较快,但懂哲学的则更容易达到高水平。本报记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