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读《资本论》的一段经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06:00 光明网

  我是1968年从上海到黑龙江上山下乡的。去了以后,劳动辛苦不足为道,生活上也可以对付。比较不好受的,就是“饿书”滋味很折磨人。

  父亲不断从上海给我邮寄书刊。可那时市面上的书实在少得可怜,其中可读的就更少了。实在没办法,家父就把一部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寄到了黑龙江。

  当我第一次翻阅《资本论》的时候,那密集而详尽的注释 仅第一卷就有注释251条 着实叫我吃惊。原来那才叫学术著作,和当时已被简化为语录的毛泽东思想的表达方式很是不同,更与那些自封的“马克思主义大批判作品”大相径庭。

  这倒不难理解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没有任何权势可以让任何人信奉他的学说。惟一的办法就是细致而彻底地展开说理。不错,马克思的《资本论》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副标题,并声明是更早时期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续。不过马克思的批判,至少是大量地、仔细地阅读了西方各类学术著作以后才进行的,为此他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里度过了多年的时光。比照当时那些掌了权的“马克思主义者”甚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除了戴帽子、打棍子式的“批判”,究竟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以致整个人类文明的传统,下过什么功夫、又真的知道几何呢?

  让人搞不懂的是从原苏联开始的那种把马克思的经济学与所谓“西方经济学”对立起来的划分。我老是想冒昧地问一句:这位生于德国、曾在法国工作、最后流亡于英国并葬于伦敦高门墓地的卡尔·马克思,是不是一个西方人?(《经济观察报》10.2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