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10元门诊”怎样才有持久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1:20 新桂网

  新桂网

  ■安徽 蒹葭

  今年5月底以来,海南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卫生院开设了“10元就医门诊”,患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病人如果经济困难,在诊断明确或基本明确且病情较轻的情况
下,花10元钱就可以挂号、看病,受到患者的欢迎。作为“政府推行的德政”,目前,10元门诊已在海口市美兰区全部11家卫生院和18家社区服务站全面推行(据《珠江晚报》11月6日报道)。

  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以至于在贫困农村和城市低收入阶层中,普遍出现了“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对国民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由此而导致的医患纠纷乃至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10元门诊”的出现,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也在一定意义上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提供了探索样本,受到百姓的欢迎是顺理成章的。

  然而,正像怀疑者所担心的,“10元门诊”毕竟是“一时兴起”的“好人好事”,虽然它顺应民心民意,或许能热闹一段时间,可一旦遇到诸如医院换了领导、职工意见渐多、业界联合打压的情况,这样的好事还能不能持久地做下去?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笔者认为,群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其症结在于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市场化、商品化改革,导致医疗、医药机构产生强烈的逐利冲动和媚富倾向,而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正因如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日前作出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的否定性结论。

  “10元门诊”是医疗机构自身,甚至是领导者个人,自我约束逐利冲动,以不赚钱或少赚钱的方式来推行的一项“德政”,与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市场化、商品化的大趋势、大环境、大背景是格格不入的,缺乏内在的利益驱动和长效机制。因此,从一开始,就不具备赖以持久生存的“源头活水”。

  医疗卫生事业属于社会公共事务范畴,正如卫生部部长高强所说的,“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基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收费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笔者认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和方向,旗帜鲜明地彰显其社会公益性,扭转其全面市场化的走向,使得“10元门诊”所体现的价值观成为社会常态,才有希望使其不仅仅只限于一种“德政”。

  编辑:杨东 作者:蒹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