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留学低龄化”莫轻下结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2:56 现代快报

  (东方,南京电视台教科频道《东方在线》栏目主持人,节目首播时间:每周日晚7:10-7:45)

  日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南京演讲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国外工作、生活经历,特地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将孩子送到国外去读小学、中学。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他说:“希望媒体都登我这个观点,中国送到国外留学的中小学生,90%都是失败的。”

  龙先生的话是有分量的、言之有据的,来自他自身的经历,他的观点也是发自内心的,希望中国的父母不要成为海外教育产业的试验品和买单者。但是,龙先生的结论下得有些绝对了,那个失败的比例显然更多是来自于他的感觉而不是调查统计。在生活中我们能够接触到一些中学就出国留学的孩子,他们给我明显的感觉就是要比在国内读书的同龄人更加成熟、自信,有更好的自理能力,也更有闯劲。

  最近遇到的一件事情让我颇有感触。朋友的儿子在法国读完高中后,在海边游览时发现那里很适合开发中式快餐,就和同学一起起草了一份商业计划书,直接找到当地的商业银行居然得到了贷款支持,小小年纪就开始了海外创业的历程。不论以后他们的创业是否一帆风顺,靠自己的能力能够在国外银行的帮助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说明他们已经融入当地社会、开始按照成熟的商业规则来办事了。都说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从这点看国内国外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除了书本知识之外,各种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的重要。在年龄较小的时候留学,能够比较快地融入当地社会,能够根据国外惯例去处理问题,离开了父母的帮助,对自理能力的提高也是会有所促进,求学之余的生活经历就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经历才是海外求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当然我不是一味地赞成“留学低龄化”,如果年龄太小,不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弊大于利。同时,家长也不要迷信“洋教育”,首先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留学地区、留学学校要慎重,对于那些自身基础较差,自律能力较弱的孩子,留在国内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