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70载风雨喧腾与寂寞随光影流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2:56 现代快报

  历史变幻,中国电影即将在下个月的28日,跨入另一个新世纪。影院在变,情怀不变!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把目光投向见证着中国电影和放映发展的历史的一座座影院。欢迎您为我们讲述您与影院的故事。热线电话:84783610,13675161952,电邮:cranebery@hotmail.com。

  大华电影院原名大华大戏院,于1936年5月29日建成,位于中山南路67号,坐落于繁
华的新街口中心区,周围商业网点密布,商业街纵横左右。作为一处电影放映场所,大华电影院记录下了中国电影和放映发展的辉煌!

  上流社会的娱乐场所

  已逾古稀的郑爱华在女儿的搀扶下,蹒跚来到大华电影院。从年轻时,看电影就是她最喜欢的消遣方式,至今她还保留着每隔一段时间看一场电影的习惯。步入由十二根大红立柱映衬的门厅,扶着油漆已经脱落的扶手,郑爱华对女儿说:“这个跟几十年前一样。”不同的是,影厅增加了,很多设施比早年华丽了,“现在这个椅子好,以前都是折叠起来的木椅,一场电影看下来把屁股都坐疼了。”

  北伐结束后,国民政府提出了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口号,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大华大戏院也适时诞生了。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南京城,全国媒体争相报道。当时的南京《人报》赞誉大华大戏院是“中国的白宫,时代的建筑”。《朝报》这样形容大华大戏院:“伟大富丽甲于首都,穿堂有喷水池,入夜五彩电光照应,水与玻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

  “大华大戏院是民国时期中上流社会的人去的地方。”郑爱华回忆当年的情景,梅兰芳曾在这里上演《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戏,她非常想看,可是进不去。后来听人议论,梅兰芳的演出非常受欢迎,很多军官、小姐激动之余把金戒指退下,朝舞台上扔,扔完戒指又扔“袁大头”。

  影响一代人的成长

  1950年4月,大华大戏院改名为大华电影院。这期间影院主要放映前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以及为数不多的国产影片。夏伯阳、保尔·柯察金等许多苏联英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原住在新街口铁管巷的杨女士回忆说:“当时,花5分钱就可以到一般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到大华看电影则要两毛钱。”为了到大华看一次电影,她经常把母亲给她买早饭、买冰棍的钱都省了下来。

  在她恋爱的时候,有一次电影院里刚好放朝鲜影片《卖花姑娘》,她十分想看,而电影院里的票已经卖完了,男朋友就带着她一起在电影院门口问:“阿有票啊?”当时,有一个人把手上的票卖给了他们,不过一分钱也没多收他们的。进电影院前,她特意问男友:“你有没有带纸?”因为,她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非常感人。果然,电影播放不久,电影院里就一片“抽泣”声,还有人忍不住大哭起来。她说,电影不仅是他们那一代人主要的娱乐方式,也给了大家美好的憧憬,给了大家做梦的机会。

  放映员苦业务员乐

  大华电影院放映员孙维兴是1981年开始当放映员的。他说,当时大华电影院、工人电影院、胜利电影院相互“跑片”,放完一个本次(一部影片通常有10个本次)要赶紧倒片送给另外一家电影院放,如果传送不及时,就会“脱片”。每逢遇到“脱片”情况,他就会赶紧打字幕:影片没到,稍等片刻。

  大华电影院的李宝祥告诉记者,他的父母都是大华电影院第一代员工,当年电影院非常火爆,几乎每场电影都座无虚席,电影院还是年轻人恋爱约会的首选场所。而当年电影院的领导还经常派工作人员在影厅巡查,不准男女青年“勾肩搭背,有不文明的举动”,而抓到嗑瓜子的还要罚款。当年,最幸福的是业务员,他们根本不需要出去拉业务,很多单位团体购票看电影,有时一个月要来两次。李宝祥说,当年的业务员非常“跩”,经常给一些团体购票单位一个黄金时间段,再“搭”一个非黄金时间段。“现在比较惨淡,800多个座位的大厅,最少的时候只有两个人来看电影。”孙维兴有点失落。

  “泰坦尼克”带来曙光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大华电影院作为南京首屈一指的影院进入了放映的辉煌时期。1986年,大华电影院继实现了放映自动化、音响立体化、座椅软席化之后,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造。1989年全年门票收入突破200万元大关。

  “我是上世纪90年代初调到大华来的,刚来的时候还是比较辉煌的,但是到了1995年以后,它曾经有了低落。”南京市电影剧场公司副总经理、大华电影院经理刘家强说。不过,1997年的时候,上映了大家记忆犹新的一部大片《泰坦尼克号》,当时大华电影院打出“到森林影院看《泰坦尼克号》”的广告,吸引了很多观众。“从早上7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11点多钟,场次连续半个月,天天客满。放映了一个多月,票房已经接近了400万。”

  不过,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动,今天的大华电影院容光不再。后起之秀“南京上影华纳影城”是目前南京规模最大、设施最豪华的号称五星级的影城,对大华电影院是个不小的冲击。“工人影城”、“和平影城”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比大华电影院要更胜一筹。大华电影院的决策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酝酿着改制,争取与时俱进,再现辉煌。

  大华电影院经历了70年风风雨雨,犹如一位老人,默默地伫立在繁华的商业中心,见证着中国电影和放映发展的历史,见证着南京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本版采写快报记者钟晓敏本版摄影快报记者钟晓敏

  【影院解构】

  中西合璧的“森林影院”

  大华大戏院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兼具北方端庄大方的气派和南方灵巧秀丽的韵致。正立面上层为招牌幕墙和横向排列的采光高窗;下层为雨篷和大门。门厅高两层,由12根大红圆柱支撑。门厅内的天花、墙壁、樑枋彩绘以及栏杆扶手雕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大华电影院现分为三层八厅,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观众座位1052个,可接待观众人数5000人次/日。1992年,大华电影院内设计投资安装了全国唯一的大型空气净化装置,被观众誉为“森林影院”。

  【记者手记】

  期待它的新生

  采访中,记者顺便参观了大华电影院,陈旧的水泥地、脱落油漆的扶手,满含历史的沧桑,同时也让记者感觉它的陈旧。而走进厕所更是让记者尴尬,里面一股异味扑鼻而来,而仅有的一个水龙头已经不流水了。这与记者前天晚上到“南京上影华纳影城”看电影的感觉有天壤之别———厕所里面清香袭人,上空还荡漾着轻音乐,舒适中竟让人有种别样的感动。

  去年,由美国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控股51%的“南京上影华纳影城”开业,它成了目前南京规模最大、设施最豪华的号称五星级的影城,对大华电影院是个不小的冲击。

  正如电影院工作人员李宝祥所说:“大华电影院直面了历史沧桑,但如今与一座座崛起的影城相比,它缺乏活力,没有迸发出应有的激情,显得连心脏都起了皱纹。”他认为最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大华领导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也期待着,曾经有过光辉历史的大华电影院,将在变革中重新找回光荣。

  【相关人物】

  大华大戏院筹建者之一叶伯夔在简历自述中这样写道:大华于1934年开始基建,1936年5月29日开业。由南京基泰工程司设计。由美籍华人司徒英铨集资建造,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主持设计。总工程师关颂声(美籍华人)时年四十余岁。(中山陵音乐台和谭延闿墓均由其设计)

  【影院溯源】

  大华门面仿照上海大戏院,大厅楼梯仿照上海南京电影院,放映大厅仿照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惟有前大厅独特设计、国内仅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