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翼”振翅—槐荫“四园一区”重塑竞争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5:59 舜网-济南日报

  “现在,全区各项工作已进入攻坚破难的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区经济发展的较大突破,事关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作的成败……”

  近日,槐荫区14个街道办事处、镇和各重点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都收到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写信的人是槐荫区区委书记和区长。

  “我市将‘四沿’(沿经十路、沿铁路线、沿小清河、沿鹊山龙湖)发展带战略作为今后发展的重头戏。这对槐荫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会,迎头赶上。”一见面,区委书记朱玉臣就向记者道出了槐荫人的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经十路发展带”战略构想,不仅突破了绕城高速公路对城区传统界定的束缚,还充分展现了济南市东西两翼展开的新格局,更为我市打造核心城市发展带和经济发展带打通了思路。而槐荫区正处于“两翼展开”经济发展战略的西翼,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其辖区经十路、经十西路南北两翼有着50余平方公里的巨大发展空间。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槐荫近几年的发展出现了徘徊,这让槐荫人心急如焚。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全市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槐荫区提出在其辖区经十路、经十西路南北两翼大力推进汽车园、物流园、工业园、都市经济园和西市场商贸区“四园一区”的发展战略,启动1.15万亩的物流园、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开发建设,加快西市场商贸中心建设和旧城连片开发步伐的总体经济发展思路。

  槐荫人之所以敢在经十路、经十西路上做出这样大气魄的规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槐荫区有着巨大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京沪高速、京福高速、绕城高速、220国道、104国道等,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都从槐荫区通过。近几年,槐荫区先后融资10亿元新修和拓宽、改造道路20余条,形成“四纵四横”为骨架的道路网络,尤其是随着经十西路、经六路西延长线的贯通,槐荫区将形成一条条功能完善、四通八达的的交通大动脉。

  除了区位优势,槐荫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辖区经十路、经十西路南北两翼50多平方公里之内大都是农田和低矮的建筑,80%的地域可作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开发空间。特别是在张庄机场搬迁之后,这一巨大的发展空间将会得到彻底释放。

  在槐荫区新一轮发展规划中,最让人瞩目的大手笔是在经十西路担山段,

  加大同新加坡胜科集团、浙江现代集团等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协作力度,高标准规划设计了华东地区最大的物流基地——总投资110亿元、规划占地1.15万亩、全部运营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的的山东现代国际物流基地;在担山立交至纬十二路段沿线,改造24个地块,规划2148亩用地,用以发展总部经济和房地产业;聘请清华大学有关专家,将连接经十路、经十西路的担山立交绿化工程,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型绿化接点,使之成为扮靓济南西大门的标志性景观。

  槐荫区还将根据本区的地理位置、产业优势、产业分布、资源优势、政策导向等情况,在经十路、经十西路两侧打造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主要包括“一线两片”,即220国道玉符河至长清界一线,以及美里湖工业园和槐荫工业园两个工业片区,主要用来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机械装备、非金属矿物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

  为了保证重点投资项目在经十路南北两侧的成熟地块上顺利落地,眼下,槐荫区正围绕“全面加大拆迁工作力度”和“切实搞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推介”两大重点,快马加鞭地开展工作。

  (本报记者 袁春秋 写于10月19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