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认知起步——传统民居保护的艰难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7:42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韩晓玲 通讯员耿俊伟 实习生周晓晶

  “丰富多元的地域文化是一笔重要财富。”10月22日至25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感叹当前建筑乃至城镇面貌越来越趋同,同时反问:我们对于身边的传统建筑知道多少?它们是我们文化认同的对象吗?

  无名建筑师的建筑

  在传统建筑中,宫殿和神庙容易令人产生敬畏和疏离感,而民居作为乡民们生活的舞台,是最朴实、率真和富有人情意味的部分。

  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源远流长,从选址、布局、结构和材料等方面,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因山就势、相地构屋和因材施工的营建思想,样式极为丰富。民居不仅是一个物质环境,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院落式、天井式、楼居式、碉房、毡包等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蕴含着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智慧和价值观念,以及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情。

  京城里严整的四合院,最能解释古代社会长幼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礼教;苏州幽静雅致的园林,飘散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意韵;徽州的高院和马头墙,体现着当地商贾、仕人内聚的生活意识;依山傍水、随势赋形的吊脚楼,“下养畜、中居人、上贮粮”,为土家山民提供了实用的生活空间……

  不少乡民对居室的要求从遮风蔽雨提升到审美层面上,于是有了精美的匾额、透雕的门窗、萦绕的长廊,有了相向荷塘的书房,有了疏影横斜的庭院。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是如此丰富精湛又意趣盎然。

  发展中的变奏

  然而在近些年的城市发展中,大批传统民居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相似的高楼大厦。城市的面貌越来越千篇一律。

  一个个村落的风貌也在逐渐变化。交通方式的改变,让古老的青石窄巷或被遗弃,或破坏了原有肌理;新建的农宅中,传统形式很难再见到;旅游观光的开发不当,使村庄变得过度商业化,往日的村落文化逐渐丧失。

  我省现存较为丰富的明清古民居,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多民族文化特色。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却感喟不已:“在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中,我们正无可奈何地失去它们。”

  这些现存的古民居一般都在百年左右,少数已有200年“高龄”。中国传统建筑材质大都为木质,这就更决定了古建筑的弥足珍贵。它们长期受到日晒雨淋、白蚁虫蛀等自然侵蚀,许多古民居甚至只剩下残垣断壁。而人为因素加速了其毁坏。

  沈海宁说,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的谁使用谁保护谁维修的原则,现存明清民居的居住者应当负责维修。但实际上,村民无法承担昂贵的维修费用。同时,因为这些民居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居住要求,他们只能在原址建房,致使大多数明清民居遭到损毁甚至荡然无存。

  黑手也伸向这些古民居。曾为咸丰皇帝老师的陈其亨家,大门口的抱鼓石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文物贩子走村串巷收购,雕花木窗、板壁隔扇等精美构件被一车车地拉走。

  围墙内外的尴尬

  沈海宁曾到某村庄考察民居。村书记家极富特色的老房子,已拿掉木结构,砌了砖石、贴上瓷砖。村书记高兴地对他说:“以后农民们的生活会跟我一样好。”

  传统民居和现代生活之间,形成了一种尴尬的对峙。“老房子”成为一座围墙,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对专家学者来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着文化韵味和历史价值;在城市人眼里,这里的粉墙黛瓦、鸭鹅悠悠,远比喧嚣的都市和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来得亲近,能抚慰追逐中倦怠的心灵。

  但生活在其中的百姓,面对透风漏雨的屋体,更多的是无奈。他们渴望改变生活。农民们极力模仿城里住宅,或将旧房改造得不伦不类,其实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黄土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传统民居的重要类型之一,堪称古老的生态建筑。可由于这种建筑样式滥觞于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它在许多农民心目中已成为“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弃洞建房之风越来越盛。

  这令华中科大著名建筑学家张良皋感到忧虑。他对鄂西吊脚楼极为钟情,并欣喜地看到,目前当地山民仍对这种传统建筑有着深厚感情,自觉地加以保护。而窑洞的遭遇使他不禁联想:如果将来有一天村民们认为住吊脚楼是落后的象征呢?

  “茶可以让我们如此熟悉,成为文化认同的对象,那么传统民居呢?”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副教授阎亚宁说,尽管我们可以有种种抢救与保护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取得民众对传统民居的文化认同感。

  海洋全部的滋味

  传统民居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在于它们都承载着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承载着原生态环境的历史印记。对于多数民居,全国各地都尽可能采取原地、原生态保护。

  在我省,有的民居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利川大水井李氏庄园、鱼木寨、红安七里坪明清街等。2002年公布的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民居建筑占据很大比重。

  然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仅够几处重点文物的修缮与维护,对于大量的普通建筑和整个村落风貌的保护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有学者在研讨会上提出,对民居的抢救与保护应充分利用市场规律。

  近几年屡有专家痛心批评旅游给村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车震宇结合实例提出,我们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没有旅游的介入,村落仍然会变化”。如果没有旅游,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村落的建设性破坏更严重。

  以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为代表的晋中大院,向人们证实保护与利用有可能协调一体。市场经济的引入,有时能使古民居的保护如虎添翼。

  对于部分无法原地保护的民居,我省进行了搬迁保护,如配合三峡工程,将库区内的古民居搬迁复建。今年9月底,湖北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又在木兰湖畔开工。对这一举措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沈海宁认为:“对于那些散落于深山僻壤、原生态环境已遭破坏而又缺乏有效保护的古民居,何不探索新的保护措施,同时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

  尽管在传统民居的抢救与保护上,我省付出了艰辛努力,但保护的仍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毕竟,每一滴水都带着海洋全部的滋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