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排名 温州等五城市位列最高等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8:31 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温州人不但精明,而且信誉也是全国最好的。”5日正式发布结果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表明,温州和上海、宁波、杭州、深圳一起被评为城市金融生态等级最高的Ⅰ级城市,温州人有理由这样理直气壮地说。

  在央行等机构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历经一年多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正式对外公布结果。评价报告包括对全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金
融资产质量评级、50个大中城市的金融生态排名以及对若干城市金融生态的评析三部分。其中上海、宁波、温州、杭州和深圳的金融生态环境等级被评为最高的Ⅰ级。而按省区评价,则是浙江、上海、北京、天津、福建、江苏等六省市的金融资产质量最优。金融资产质量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率竟相差10倍以上。

  人行协作调查

  温州发放问卷近百份

  今年3月初,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接到了央行的任务,要求对市区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农村的金融生态、县级金融机构、县域经济等五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提供信贷质量、结构以及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的数据。

  问卷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分别设计了100多个问题,包括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存款资金来源、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政府对金融的影响、贷款质量、企业的财务状况、资金来源、融资情况等。该问卷在温州发放了近100份。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共包括总报告、16份分报告和4份技术性附录,选取了我国291个地级市作为基本的分析对象,以9种因素(经济基础、企业诚信、地方金融发展、法制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中介发展、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和金融部门独立性)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多方面经济金融发展数据,对各城市当前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了总体评价,深入分析了造成目前我国各城市之间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地域文化、经济模式

  决定温州金融生态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中,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比喻来解析经济地理与文化的差异对金融生态的影响。《报告》引用《温州府志》说,温州地区从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部手工业、小工业名城,有着提倡“功利”、“重商”的区域文化传统,这种“瓯越文化”有别于重义轻利、崇本抑末和重工轻农的传统儒家文化。它有助于推进经济的现代化,有助于现代金融信用因素的滋生。

  另外,《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还用“浙江模式”与“苏南模式”的产权差别带来的金融生态差别,来阐述地区发展路径的差异,政府干预对地方金融生态的影响。

  《报告》说“浙江模式”是一种市场解决、自发自生和自组织模式;“苏南模式”则不同,它本质上是政府直接从事经营活动。前者以私人产权为主,后者以集体产权为主。基于不同产权之上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别已经通过金融资产不良率的差别在江浙两地显示了出来。例如,2004年,浙江全省金融资产不良率为2.6%,而江苏却高达8.85%,超出浙江6个多百分点。应该说,江浙两省经济增长与金融生态环境的较大反差,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两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 (温州商报记者吴雪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