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翻报纵览天下事回望艰辛老报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8:58 沈阳晚报

  写在第六个“中国记者节”即将来临之际

  

翻报纵览天下事回望艰辛老报人

  

翻报纵览天下事回望艰辛老报人

  

翻报纵览天下事回望艰辛老报人

  

翻报纵览天下事回望艰辛老报人

  

翻报纵览天下事回望艰辛老报人

  

翻报纵览天下事回望艰辛老报人

  解放初期的1948年12月20日,沈阳市委创办了《工人报》即《沈阳日报》前身。随后,沈阳相继出现了《东北日报》、《辽宁日报》、《东北青年报》、《青年团报》等报纸。从那时起,沈阳地区的新闻老前辈们,便在艰苦环境中辛勤耕耘,为如今的报刊业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沈阳市已退离休的200余位新闻战线老前辈。11月6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沈阳新闻战线的老报人,请他们回顾那艰苦创业的年代如何办报,感受他们对新闻事业那执着、无私奉献的精神。

  创办《工人报》

  85岁高龄的王曾老人,亲历了1948年沈阳解放后创办《工人报》的全过程。11月6日,当他谈及这段往事时,仍然激动不已。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国民党新六军《前进报》被我党、我军接管。11月15日,沈阳特别市市委书记陶铸来到报社宣布:市委决定出版沈阳市委机关报《工人报》。筹备工作开始后,大家从市委管理处用三轮车推回来150公斤高粱米;市委办公室送来一车煤,并从东北野战军那里拨来葫芦条、茄子条、干豆角、窝瓜干等一大包干菜,犒劳他们。

  当时,王曾负责接管了报社附近日伪、国民党时期的空房,用做职工宿舍。1948年11月30日,陶铸到报社视察说:“市委决定,《工人报》要在12月20日出版,你们有什么困难赶快提出来。”王曾说,报社只有一台旧轮转机,又没有卷筒新闻纸,没法印报。陶铸对王曾说:“你了解情况,凡是你们需要的,你就去接管,遇到困难给我们打电话。接机器也要接人。”之后,王曾接管了国民党《东北公报》的两台16页平板印刷机及其职工。

  1948年12月20日,沈阳解放后第一份为工人阶级创办的市委机关报《工人报》诞生了。一年后的1949年12月20日,《工人报》改为《沈阳日报》。

  泥泞采访路

  已是77岁高龄的张永,从1949年7月到《工人报》当记者起,至1989年离休,他在新闻战线上整整工作了40度春秋。

  张永老人回忆说,沈阳解放初期的《工人报》,面临一个重要任务:贯彻全党全民办报方针,编采人员下基层,培养工人通讯员,建立读报组。当时,张永背着行李来到东北电工机械厂,与工人们住在一起,白天参加劳动、体验生活,晚上为工人们读报,讲解如何为报纸写稿,一住就是将近一个月。为培养工人通讯员,激发他们的写稿热情,张永在工厂采访、写稿后,时常以工人通讯员名字见报,培养出一大批通讯员。其中,有的通讯员当选了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甚至从事了新闻工作。

  1960年,辽中县刘二堡乡8名女青年合伙办起化肥厂,轰动一时。领导派张永前去采访,要采写通讯、撰写社论、拍摄照片,时间为3天。张永乘坐长途汽车来到辽中县后,在辽中县报借辆自行车,向30公里开外的刘二堡赶去。当时,天上下雨、地上泥泞,骑出不远,自行车轮胎与挡泥板之间,便被烂泥塞满,寸步难行。他边用树棍抠泥,边推车向前行走,到了刘二堡后,他已经全身湿透、浑身泥巴。采访完毕赶回沈阳时,已经是第3天晚上。张永顾不上疲劳,连夜写稿,第二天整版见报。办报积心得

  75岁高龄的刘廷芳,从1949年创办《松江青年报》起,至1985年离休,从事新闻工作36年。

  11月6日,刘廷芳老人倾吐了办报多年的心得体会,向新闻战线上的编采人员们赠送办报“十六字方针”:“动脑筋,抓问题;下基层,抓典型;钻业务,上水平。”他说,既然新闻工作者是脑力劳动者,那么就应该动脑筋、想正事、抓问题,新闻脑筋动得越多越好、动得越对头越好,才能“动”出有分量的深度报道。不动脑筋,就不能办好报纸。我们的报纸是传播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是实行新闻舆论监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媒介。报纸的定位,首先是给老百姓看的,宣传、引导、团结广大群众,是报人的重要职责。记者必须深入基层抓典型,正面、反面的典型都要抓。正面典型鼓舞人心、树立榜样;反面典型针砭时弊、警示世人。只有抓住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进行报道,新闻媒体才具活力。

  刘廷芳认为,目前报纸竞争激烈,要求编采人员必须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提高办报、编采能力,把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奉献给广大读者,报纸才能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拥戴。取暖钻澡堂

  今年85岁高龄的朱芸老人,于1949年3月1日从事新闻工作,1983年3月15日离休。11月6日,朱芸老人回顾了50多年前的两桩往事:

  第一次是“三反五反”期间。当时,一个资本家利用金钱、美女为诱饵,收买了东北服装厂的一名采购员。资本家指使采购员采购劣质原料,致使该工厂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制作的服装质量低下。朱芸与周群一道去锦州采访,当时没有公交车,朱芸只能步行寻找被采访者。采访过程中,他们不能抽资本家的烟、不能喝他家的水。在锦州蹲点20天后,终于写出一篇内参稿件。

  第二次是1950年春节前,朱芸与高方一道,去齐齐哈尔采访“增产节约”先进典型。当时,他们身穿用白布染成的配给黄棉袄,薄薄的,难御风寒。到了齐齐哈尔一下火车,他们立即冻得浑身发抖。无奈,他们急忙跑进一家澡堂子取暖。找到的住处都是平房,只有用劈柴木半子烧的火墙取暖,后半夜劈柴木半子熄灭,屋里便寒气逼人,把人冻醒。尽管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但记者们无不按时完成采访任务。

  元帅帮下棋

  72岁的阚振声老人,16岁时来到《工人报》工作后,直到1993年离休,与照相机打了一辈子交道,拍摄了众多的新闻照片。其中,为来沈访问、视察的国家领导人、外宾拍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朱德、贺龙陪同前苏联的外宾,来到沈阳访问时,在辽宁宾馆下榻。午饭后,贺龙秘书拉着阚振声下象棋。阚振声棋艺不精,下着下着便走了下风,眼看败北。这时,贺龙元帅走过来,帮助他下棋。贺龙元帅故意用一个“车”为诱饵,最后“将”死他秘书的老将。贺龙元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国家领导人平易近人的亲切作风,使阚振声终生难忘,成为他新闻工作生涯中,一个美好的珍藏。

  推车踏风雪

  80岁高龄的王荆扉老人,1958年1月来到沈阳日报社工作,1985年年底离休。他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正赶上经济困难时期,吃饭、穿衣实行定量配给制。尽管如此,编采人员每天还要坚持采访、写稿、编稿。当时,大家都有一个神圣信念:报纸是党的喉舌,联系党和群众的纽带,不能出现半点马虎。报社领导刘黑枷强调:破旧框子,走新路子,争第一流,向广大读者奉献带露的鲜花。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写新、真、快的好新闻。”

  王荆扉回忆说,当时,沈阳日报社仅有一台轿车、一台吉普车及10多辆自行车“公车”。记者们外出采访,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甚至下乡采访也不例外。1959年冬季,市委准备树立陵北商店为财贸战线先进典型。一天,他骑车顶着凛冽北风,在尺把深的积雪路面上,直奔陵北采访。

  当骑车走到北陵公园正门附近时,王荆扉突然发现车带被扎漏了气,再也无法行走。他只能推车前行。赶到陵北商店时,他已经大汗淋漓,周身结上一层白霜。回到报社后,他撰写了专访文章《光荣的工作光荣的人》,见报后受到市委重视,有关领导批示,号召全市财贸战线向陵北商店学习。

  王荆扉老人说,在那环境艰苦、物资紧缺的年代,编辑、记者们凭着高度责任感、事业心,廉洁自律,兢兢业业辛勤工作,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赖和爱戴,今天的年轻记者、编辑应继承这种精神。本报高级记者邱宏(感谢6位新闻老前辈提供照片)图片中心记者王林摄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