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村教师争听“城里课” 名师下乡怕讲计算机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9:15 东北新闻网

  差距:城区课改对农村来说是新名词

  学艺:农村教师聚堆争听“城里课”

  9月21日,沈阳的42名城区教师被分散到14所郊区县学校,将从事一年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他们是沈阳市启动城区学校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手拉手”活动后,第一批输送下
乡的师资队伍。

  在这种点对点的互动中,实施资源共享,解决师资、设备和授课方式等实际问题的同时,主办方更希望能在农村学校形成可比城市优质学校的现代教学理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对每个农村学校设置的5年帮扶期,是长还是短,帮扶程度是深是浅,需要实践的检验。

  从小西门坐环路到沈阳站,再倒车到薄板厂,从薄板厂坐上颠簸的小客,小灵通信号从有到无,出城了。目的地新民市兴隆堡学校,是一所新建不久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沈阳市开展“城乡教育手拉手”活动的14所学校之一。

  差距

  “市区学校实行课改都已经进行两年了!但在这里,课改仅仅是教师们听说的名词,还没有一个教师开始将它真正用到教学中。”

  刚进学校办公室,出任学校副校长的张宏威正在忙着接待市里的检查团。“想采访不必大老远的到这来,回沈阳多方便,不过在这里见到你们挺亲切的……”张宏威放下手中的工作和记者聊了起来。

  “我在48中学任德育主任兼工会主席,没来这的时候,曾想反正都是做管理工作的,这么多年应该没什么问题,可来这儿后发现,很多东西和原来不一样,一些制度需要建立和完善,比如农村教师之间如何开展定期的培训就是我最近在抓的事。”

  和张宏威一起来的城里教师还有李绍伟和张文忠,他们是进入课堂的一线教师,对差距的感受更为直接。

  “市区学校实行课改都已经进行两年了!但在这里,课改仅仅是教师们听说的名词,还没有一个教师开始将它真正用到教学中。”沈阳市七中派来的语文教师李绍伟说,“一个月来我一直在听当地老师们的课,想尽快熟悉他们的授课方式,这里整堂课仍是由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在下面听,互动性、探究性学生都没有尝试过。甚至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我10年前用的。”

  存在差距的不只是授课方式,来自沈阳朝阳一校的张文忠说:“以前在学校里想找资料,办公室、教室随处都可以上网,而在这里前几天发个邮件,拨号用了2个半小时。”

  “我试着给6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探究性的课,讲的是关于计算机的内容。上课前,提前布置了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自己找问题,到了第二天上课时,学生说:‘老师我们家里没有计算机……’现在一提计算机课就头痛。”

  ( 沈阳今报 王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