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25年高等自学考试路 多少壮志梦想付其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12:47 法制早报

  那是一个求知的年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空虚过后渴望充实的感觉在每个中国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是在这一年的6月7日,人类历史上覆盖面最大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诞生了。那一天,首都北京第一次举行哲学课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686名考生走进考场。从此,很多人的
命运开始改变。

  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比这所大学学生人数多;

  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比这所大学学生的年龄跨度大;

  也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比这所大学学时长。边工作边学习的考生,几乎将8小时以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有的历经十余年才拿下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

  24岁的中学教师张思明就是这些被改变命运的人中的一个,他报的是最难的数学专业。每个星期,在教完12节数学课、改完300本作业本之后,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他的工作就是到

北京大学图书馆407室上自习准备考试。早晨4点,他就起床了,踏着北京海淀区白颐路上的皑皑白雪,张思明热血中烧。那个早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猛烈地冲进张思明的脑海。是的,就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30年后可能当作笑话的心理感受,在那个年代,却是那么真实。张思明暗暗发狠: “我为什么就不能象贝多芬那样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命运呢?”

  他成功了,张思明考出了罕见的高分,线性代数92分,抽象代数98分,数学分析干脆就是满分100。1984 年底,他成为第一批数学专业专科毕业生,1年后他本科毕业。1984年,在中南海,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亲自为张思明等10位考生代表颁发了毕业证书。

  弹指一挥间,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该改变的都已经改变,但总还有不变的东西存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一个给中国普通人实现求知梦想的制度一直走到21世纪的今天。良好的制度总是给予民众良好的平等竞争的机会,但在同等的制度面前,机遇总是青睐那些善于创造机遇把握机遇的人。

  高智晟律师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并且善于把握机遇的人。1991年的一天,一个

公务员模样的人来到高智晟摆的菜摊前买菜。因为买的少,那人顺手将一张《法制日报》撕成两半,一半包菜,一半扔到了地上,一阵风将地上的半页报纸吹到高的脚下,正在为“是不是一辈子卖菜”这个问题发愁的他,一眼看见了上面的一则启事:自学法律大专是你迈进律师行业的捷径。就这样,他通过考试,成了一个律师,不再卖菜。

  在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不是所处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以及前进中付出的努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就象是一个路标,一个跨栏。朝着它,跨过去,对于一个个满怀梦想的年轻人甚至老年人,改变的将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还有这个浮躁的时代。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已经走过了25年,它的历史使命是否已经完成,它还将朝什么样的方向走去,让我们看看这些人的故事,让我们作一些真实的思考。为了自己,也为了一个难忘的旧时代,一个充满遐想的新时代。

  ——《法制早报》编辑部奉献

  核心报道:高自考25年回眸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