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所认识的张保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5:44 中国青年报

  我所认识的张保庆

  本报记者 谢湘

  2000年12月6日晚上,难得闲暇的张保庆在家看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当他看到武昌民众得知于将离开湖北的消息自发撑船秉烛相送、绵延数里的壮观场面,心中不由砰然
一动,随即挥毫作七律一首《感遇》。诗的末尾他感叹道:“民心如烛照素衣”。

  当时的他肯定没有想到,在他日前离开教育部副部长职位时,网络上出现了相似的一幕。

  我第一次见到张保庆,是1999年冬季首次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高校后勤社会

化工作会议上。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纯粹一个“农民”:个子高大壮实、板寸头、一口土里土气的河南话,身上随意套着一件夹克衫。后来听说他是北京外国语学院学法语的并且搞过外事工作,一时惊讶得让我差点喘不上气来。

  这位“农民”部长的人格魅力在我眼前是逐渐显现出来的。

  2001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新闻办一副处长给我打招呼,说张部长最近有篇文章想在中国青年报发一下,因为他比较喜欢和看重这张报纸。

  原以为是什么理论文章或学习体会,见到稿件后方知是张保庆为自己高中班主任写的一篇回忆文章。春节前夕,张保庆得知田老师去世了,他难过之极,夜不能寐。第二天,他把当年自己家境最困难几乎辍学的时候,田老师如何帮助他、鼓励他坚持下去的历历往事一气写了出来,收笔的时候,有6000多字。

  已经身居高位的张保庆,对家乡一位普通教师的朴素情感让人感动,本报拿出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田老师》这篇没有具体新闻由头的文章。

  我第一次见张保庆落泪,是2004年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与北京大学生“面对面零距离解读国家贷款政策”现场会上。中国农业大学一名贫困女大学生谈到自己家距离学校特别远,父亲为了节省1元钱的车费,每次送饭乘车而来,再徒步40多里地回去。听着听着,大滴大滴的泪珠从张保庆的眼中夺眶而出。

  今年两会前夕,我到张保庆办公室专题采访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在谈及一些贫困大学生难以继续学业时,这位身材魁梧的部长几次情不自禁地落泪。他叹着气起身遥望窗外,以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

  这一刻让我惊愕和震撼。如果是在摄像机的镜头前,或是在某种特定的氛围下,一个高官流泪或许容易理解。然而,这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一次面访。我眼前的张保庆是如此真实。心中没有大爱的人,是不可能怀有这分情感的。

  这一天,张保庆说了很多带感情的话:“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会有很长,谁能没有一点困难的时候?在人有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手帮一把,你就能够度过难关。现在贫困大学生的困难应该由谁来帮?当然是党和政府。”

  “我现在真是很担忧啊!说起来,这些年国家经济发展了,但是教育的问题反倒显得更突出了,如果把农村教育的问题放手不管,对贫困大学生的问题放手不管,那还叫共产党吗?!照我看,这不仅仅是一个感情的问题,还关系我们政权基础能否稳固的问题,不信,我就把话儿放在这儿!”

  带着理解和尊重,我很快写出一篇长篇通讯《一个人和一项惠及贫困大学生政策的推进》,报道了张部长带着感情做国家助学贷款的事迹。

  张保庆公开点名批评8省区没有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的事,引得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但我知道,这就是张保庆。坐在高官位置上的他,有时候不太像一个官,说起话来常常直抒胸臆,甚至不计后果。对记者的任何提问,哪怕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他总是有问必答,不绕圈子,不使用外交辞令。有时连记者不敢说的话,他也敢放炮叫板。

  又一个李金华

  体制对官员个性容忍度增加

  本报记者 万兴亚

  一个原本“到点儿”正常退休的高官的卸任引起网友和媒体对其命运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志夫将之归因于,“敢于讲真话的官员不够多,才显得弥足珍贵,才为老百姓津津乐道,被老百姓牵肠挂肚。”

  有人将张保庆、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卫生部部长高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等敢讲真话的官员,称作“个性高官”。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 星斗认为,他们的出现体现了国家政治的日益开明、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发展和民众对官员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胡星 斗认为对于官员个性化的言行,我们的体制已有了一定的“容忍度”。

  石志夫认为,张保庆也好,李金华等人也好,其实并没作出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该做的事,说了该说的话。但在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官僚文化的影响下,这些说法和做法就是在挑战和突围,是对传统官僚习惯的挑战,对官场潜规则的突围。

  石志夫说,从李金华到张保庆,虽然这类“率性官员”总数还不是很多,但在这一届政府中确实越来越多,这和这一届政府亲民务实的执政风格是分不开的。这种执政风格的一个特点是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敢于担当,并想办法解决,这才有了当前社会出现的对改革开放以来从医疗体制,教育体制到发展规划的一系列反思和调整。“张保庆”们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受瞩目的,他们将自己看到的问题向全社会表达,让社会各界一起想办法解决。

  胡星 斗则谈道,人们印象中的官员讲话往往是千篇一律、陈词滥调,官场推崇面对不公正一言不发的“沉稳老练”,赞赏能够顺应官场潜规则、谨小慎微不求对人民有功但求官位常保的“不倒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干部制度改革的推进,中国的社会环境、人民心态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希望官员言行一致、敢说敢做、敢做敢当。

  石志夫也提到,李金华等人个性化的努力不仅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也获得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响应。这反过来又催生更多的个性化官员。李金华这样的人能历经两届政府,本身就是政治、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他说,应该看到,无论是张保庆还是李金华等人,他们怒斥或披露的事实都直击社会时弊,是老百姓关心的事,因而获得老百姓的认同。他们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触犯和挑战了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和前途的官场潜规则,因此,他们的命运才为社会所关切,引发诸多猜想和议论。这也给社会提了一个醒,对于官员来说,凡事有一套公开和透明的处理机制和方法,个人荣辱进退有一个透明的保障机制,就不会再为各种潜规则所约束,公众也就不会轻易捕风捉影。

  少年苦难磨砺一生性情

  部长原来是诗人

  本报记者 谢湘

  手头有张保庆两本旧体诗集《抱清吟》,浓缩了张保庆的大半生,展现了他的经历、性格、才情和无限忧思。

  张保庆收入诗集的第一篇《冬夜独坐》是他1962年12月的作品,当时他还是一个在离家40多公里外县城高中读书的农村娃。诗集收集张保庆填写的旧体诗词共100首,结尾篇是他于2004年元旦所作的《六十抒怀》。

  诗贵真情。“十年学程汗湿路,三秋饥肠泪洗书,多病高堂煮命饭,白发慈尊送雪谷”(《思往》)、“纺线线长撑学业,筹资资短哭行空”(《母亲仙逝三周年祭》)。张保庆早年的数首诗歌如实记叙了因家贫求学的艰难。

  1962年深冬张保庆在县城读高中时,一夜大雪,回家的路断了,粮也断了。正当他为生活发愁时,满身皆雪的父亲突然闯入,专门为送白薯而来。他潸然泪下,立志一定要坚持完成学业。

  1963年冬,家境困至极点,张本人又患了高血压。体弱多病的老母,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和生活,在学校附近借了一间小屋,一边纺线,一边做饭。1964年秋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后,母亲为筹措路费,四处奔走,每每空手而归,多次向隅而泣。

  这些经历,能让我们理解他对贫困大学生所怀有的感情,知道他为什么把国家助学贷款的事情看得比天还要大。

  张保庆的诗集中屡屡出现这样的文字:“家境本清寒……直节持生死,忘机亦坦然。”(《五古·耳顺感怀》)。能让人们了解他“敢言”的内在支撑。

  张保庆直言抨击社会上的不正之风,1997年2月写就的一首《偶观一群公仆晏宴》,描绘了酒桌上一群官员狂吃豪饮的景象以及自己的愤慨之情:“醉眼哪识膏脂血,冷眼观之心生寒”。

  他近10年的诗作,让人读出一种英雄暮年的淡淡忧愁和怅然。我能读懂他的心境,但更喜欢他所描绘的另一种意境:“夕阳落照染天地,检点平生四季间。一掬冰心,数片清愁,无限河山”,那绝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意境啊!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