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解密:呼市武川县的历史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16:42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 武峰 通讯员 武成) 根据考古材料,武川的历史可追溯至一万年前。

  一万年前的武川是什么样的?

  武川都走过了什么样的历史轨迹?近日,本报记者从呼市武川县文物管理所获得了
第一手材料。

  ★万年武川的历史征程

  “武川一名,虽然最早见于《周书》‘天兴初(公元398年),徙豪杰于代郡,陵(宇文陵)随例迁武川焉’,在《北史》中亦有相同的记载,但人类活动的历史,根据考古材料,可上溯到一万年前。”11月19日,呼市武川县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如是说。

  据了解,位于武川县大青山南麓大窑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大青山地区是适于当时人类生活的,并以此为中心,沿阴山地带向外围发展,主要分布在大青山的主脉和支脉山坡上。

  距今一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在大青山乡二道洼村北,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制造场。器型主要是砍砸器、刮削器及石片,反映出当时人类经济生活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

  大约公元前四五千年,到了新石器时代,大青山地区的原始人类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大青山北麓,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和陶器。1990年在大青山乡井尔沟前柜村后,发现了磨光石斧、彩陶片及夹砂陶片。在大青山乡蘑菇夭子村、纳令沟野马兔村及可可以力更镇,都发现有磨光石斧。文物普查时,在大青山还征集到石磨棒、石纺轮、石磨盘等磨制石器。可见中原文化此时已传播到大青山北部,农业、纺织业已出现。这些先民是武川县第一批农业生产的开拓者。

  “到了公元前二千年代,亚、非、欧三洲的干燥地区和沙漠地带,饲养牛、羊和马成了主要的经济部门,开始采取放牧的方式,后来发展成为游牧。”林耀华主编的《原始社会史》如是说。

  1987年秋,我区文物考古专家先后在武川县中后河乡发现了细石器,主要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及尖状器,以玛瑙加工而成。这种文化在阴山北麓草原地带分布很广,其时代包括中石器时代到金石并用时代,是一种以畜牧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存。

  武川县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士指出,先秦时期,大青山地区已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舞台,先后在此活动的部族主要有:荤粥、舌方、土方、鬼方。他们与中原华夏各族有密切交往。鬼方曾是商王朝在北方的劲敌,互相曾发生多次战争。甲骨卜辞中就有武王伐鬼方的记载。《易经》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北逐荤粥。”1996年武川县境发现了经打磨穿孔的原始贝币,反映出中原货币文化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和交融。

  ★重见天日的文化碎片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游牧部族大都以“戎”或“狄”的名称出现于史书。到战国后期,匈奴出现于北方历史舞台。从公元前四世纪后叶,到公元前一世纪,大青山南北广阔的地域成为匈奴势力范围。他们过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匈奴民族创造的以动物纹为其特点的鄂尔多斯青铜器,曾在世界上产生过很大影响。

  在大青山地区的乌兰不浪乡土城壕村出土的石刀范是匈奴文物的珍品。

  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及动物纹青铜椎是典型的反映匈奴游牧经济的实物资料。

  武川县庙沟乡土城子村出土的匈奴短刀及战国燕国弦折型“明”字刀币,反映出活动于大青山地区的匈奴与中原诸国的经济文化交往。

  公元前302年,赵国势力已达大青山南麓,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于大青山南麓,隔匈奴及其它游牧部族于大青山后。长城遗迹《水经注》中有记载,今人又作过详细的踏查,有人称为“大青山南麓长城”。它虽在呼市境内,但与大青山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对武川县古代经济起过作用。

  据了解,秦汉时期的文物遗迹,主要分布在武川县东、南、西部的大青山腹地。史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东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蒙恬所筑长城是“因边山险,堑奚谷,可缮者缮之”。证明秦长城有些是利用赵国旧塞。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遣车骑将军卫青从“云中以西至陇西……于是汉逐河南地,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杭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

  ★从远古走来的文化遗址

  秦汉时期的遗址,武川县发现有二十余处。在大青山乡井尔沟前柜村后的烈士陵园内,发现有汉墓群,地表暴露遗物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型有罐、盆、豆、甑、钵等,纹饰以绳纹和素面为主。在遗址及长城沿线发现的建筑有砖、筒瓦、板瓦、瓦当,也有封泥及铁锛、铜镜、铜镞,钱币主要是半两、五钱、货泉、大泉五十、货布等,在什尔登瓦窑圪旦发现有窑址。

  秦汉时期的武川县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戎狄之俗而孕育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是北方游牧民族进一步发展时期。

  东汉后,三国两晋时,鲜卑族从大兴安岭兴起后,来到大青山以北定居下来,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氏,就以现在的武川县世代为家,沿阴山以北筑长城,设六镇,其中“武川镇”就在今武川县境内。北朝后期,武川先后属东魏、北周。隋唐时期,活动于武川境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突厥、回纥,先后归于云中都督府,单于大都护府及安北都护府管辖。这一时期,是武川县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些民族曾主宰着祖国北疆的命运。

  北魏时期的古城武川县文物管理所发现两座。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大青山乡土城梁发现一座,此城分南北两城,内有大量的筒瓦、板瓦及“富贵万岁”瓦当,曾出土过三棱铜、铁镞、扁形铁铧及五铢钱。调查者根据《水经注》记载,将古城“初步断定它可能即北魏武川镇古城”,并为考古及历史学界普遍采用。1986年文物普查时,在武川县二份子乡城滩发现了一座北魏古城,城内暴露遗物主要是建筑材料及陶器。调查者又根据《元和郡县志》的记载,考证“应该是北魏六镇之一的武川镇城所在地”。最终结果有待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武川县乌兰不浪乡头号村出土的东罗马金印及白道城出土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充分证明了北魏到隋唐,从洛阳(长安)经大同到

呼和浩特市,北出坝口子,翻越大青山,通向西域,这样一条草原丝绸之路的存在。特别是从呼和浩特北部经大青山到武川这一段,从战国时就已开通,历代维修,至今不息。境内还发现北周、北齐、南唐、五代时的货币。

  在武川县东红胜乡南泉子村发现的突厥石人,为研究突厥史提供了宝贵材料。

  据悉,神册元年(公元916年)武川县郡纳入契丹版图,军事上属西南面招讨司,隶属于西京道丰州北境。辽为了对大青山后加强统治,在大青山以北地区增设了净州路天山县,武川县为天山县南境。金代将原丰州大青山北部的净州路升为净州,属丰州支郡,仍属西京道辖治,天山县、武川县仍在其辖治内。元朝将净州改为净州路仍驻天山县,武川在其境。蒙哥汗时,大青山地区成为汪古部的世袭领地。辽金元时期,武川县境内的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契丹、女真、汪古部、蒙古及汉等各族人民杂居共处。

  辽金元时期的遗址,武川县境内发现有百余处,遍及县境山川,主要分布于大青山地区及枪盘河流域。辽代遗迹以大青山地区为主,金元遗迹以“木怜道”沿线为多。

  辽代墓葬发现四处。1981年在武川县蘑菇窑乡大顺城发现一砖室墓,被盗后清理出十三件随葬品,其中体现契丹族游牧生活的细长颈白瓷瓶是富有契丹族“善畋猎,喜稼穑”气质的作品。1990年在大青山乡井尔沟村被洪水冲毁一辽墓,内出大白瓷盘、鸡腿瓶残片,老乡反映在麻迷兔村周围早年修梯田时,曾破坏两座石室墓。早年在纳令沟乡东伙房村也曾发现过辽墓。

  1985年在武川县东土城乡乌兰窑子村发现了一处金代墓地。元代墓葬在枪盘河流域的东土城周围发现有八处。元代的古城址在县内发现有七处。

  辽金元时代的城址及遗址内的遗物主要以陶

瓷器为主,也有铁器及建筑材料。生活器皿主要是瓮、盆、罐、碗、盘等,瓷器多于陶器,有许多名窑产品。铜钱以北宋为主,南宋较少,金代多见大定通宝及正隆元宝,元代则常见八思巴文大元通宝及至正通宝,没有发现辽钱。(感谢武川县文物管理所大力帮助)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