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西九江发生地震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地震来袭,如何应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02:14 东方早报

  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等地区发生了57级地震,目前已造成17人死亡。虽然这次灾难的损失不是毁灭性的,但是,在这次灾难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却有必要使我们反思如何科学应对灾难。

  亲历地震感悟透明

  26日上午9时左右地震发生的时候,我在南昌市家中休息。由于害怕还有地震,我与家人快速下楼来到空旷地面。

  此时,大家还是有点不敢肯定地震发生,因为毕竟没有权威消息出来,也未见政府方面出面表态。同时,市民中传言下午还有余震。一直到13点47分,我的手机才收到如下短信:“省地震局宣:11月26日8时49分,在江西九江、瑞昌间(北纬29.7度,东经115.7度)发生5.7级地震,南昌市等地有较强震感,请市民无须惊慌。”大家稍微心安。

  将真实情况告诉民众,能够减少恐慌与传言,人们如果有所准备,所受损失反会更小。不要总是以为群众经不起一丝风浪,以为人们提前被告知,就必定会出现混乱。这其实是低估民众心理承受力,及他们的自制、自治与责任意识的体现。

  将观测到的可能

地震的信息及时告知民众,也是尊重公民知情权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享有及时获知有关地震等重大信息或预测与分析的权利,否则就不能说不是对于他们知情权的漠视与侵犯。 信息日报社魏文彪

  谁来教育公民应对灾难

   据统计,在地震或火灾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原因而死的并不多(毁灭性地震除外),而由于逃生本能的促使,仓皇跳楼而死的较多。是什么让人在灾难面前失去了理智的判断能力?

  有人说,危机发生的最初几秒钟,大多数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能够大难不死的人,首先要有几秒钟思考时间,对危险的性质和对待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事实上,这小小的“几秒钟”,却正是我们的大多数公民所欠缺的。这小小的“几秒钟”,却是国民危机意识的一个“厚积薄发”的体现。对一个国家而言,这小小的“几秒钟”,这种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的基础。

  江西九江这次地震再一次提醒我们,责任政府应该对国民进行经常性的危机意识教育和培养,帮助公众掌握基本的识灾、防灾技能,尽可能使绝大多数公民具备在灾难面前“几秒钟”的思考能力。否则,这种由于国民“几秒钟”思考能力的普遍缺乏,将会不断放大“天灾”的威力,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山东省德州市石敬涛

  逃生知识匮乏猛于地震

   惊慌失措地乱挤乱拥,是公共场所地震逃生的大忌,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才是避震的科学办法。只知道一味向外猛冲,结果不是地震本身造成了伤害,而是惊慌失措的踩踏制造了二次伤害,可见比地震更可怕的是地震逃生的无知。

  专家认为,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若能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危险者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这称为12秒自救机会。除过跳楼可能摔死或摔伤之外,即使安全着地,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的概率极大。日本有人统计过,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可见冷静就是逃生力和减灾力。

  在日本,小学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应对训练,是日本法律强制规定的必修课。法律也为全体国民规定了不少类似必修课。反观我们,抗震防震教育也不但应该从娃娃抓起,而且应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应对地震的工作,更应该由“人治”发展为“法治”,进而进入“民治”。 陕西省西安市魏青

  突发事件考验“民族心理”

   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政府的“及时出手”至关重要。除了政府的“大有作为”之外,作为公共事件中的主角———民众,其心理变化与心理承受更应该受到关注。毫无疑问,每一个人面对恐怖、灾难、死亡等危险,都会感到担心、害怕,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现的应有之义。但是,除了这些“应有之义”之外,人们更应该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害怕不是办法,担心无济于事,既来之,则安之,坦然面对,设法解决,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显。

  在每一次灾难之后,有识之士都会呼吁进行必要的“灾难教育”,教导人们如何面对“飞来横祸”、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是明智之道。“灾难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提高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仍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的巨大威胁与严峻考验。这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大考验。突发事件预警体系不可缺少,民族的心理承受更应提高,这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重建的需要,更是彰显民族精神与民族力量的“内在源泉”。广西南宁市柏敏

  相关专题:江西九江发生地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