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家出掌人大国学院 称聘请教师看重专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01:20 新京报 | |||||||||
11月23日,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接受本报专访。本报记者浦峰摄 10月16日,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举行。纪宝成校长(左一)向国学院院长冯其庸(右一)授院旗。中雪峰摄 10月17日上午,人民大学国学院28名学生,开始他们的第一堂课———国学入门。实习生高松摄 请教师重专长 新京报:学生已经开始上课了,您跟他们接触过吗? 冯其庸:我没有参与具体的考试和录取,这由国学院的其他几位领导具体负责。
这个学期已经见了一次面,给他们讲了一次课,但没有讲得很深。刚高中毕业,太高深的学术问题他们现在还没有接触,现在还是要他们打基础。我跟他们讲我以前是怎么读书的,讲了一些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新京报:现在的中国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也不是很多,他们学习时会不会跟外国人一样不能很好地理解呢? 冯其庸:不管怎么样,总比外国人要好得多吧。你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方式、语言上要比他们好得多了,学自己的东西当然要容易理解得多。国家这么大,人才总该有的吧,我对此很乐观。 新京报:那您担心什么? 冯其庸:不怕没有人,就怕请不到好的老师教。没有好的老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块很好的材料,如果没有好的老师指点,就很难成材。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所以古人讲的“因材施教”非常重要。不是“兴趣主义”,但必须要有兴趣。如果他没有兴趣,你勉强他?怎么勉强得来呀? 新京报:国学院聘请教师的标准是什么? 冯其庸:首先要有专长,要有专著。国学院目前请的老师都是著名专家,现在还在继续聘请中,还没有全部请齐。 但我相信是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的,因为不少专家,热爱学术,愿意把自己的学问传给下一代的。 新京报:很多大家和名家是不是冲着您这个院长来的? 冯其庸:不是这样。人民大学的社会影响是很大的。 当然,不少知名学者大部分跟我有私人交往。但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对传统文化非常爱惜,自己研究的这门学问,当然不希望将来没有人懂,都愿意把自己的学问传给后来人,让他们都能够掌握,而且能够得到发展。所以我想不会请不到人,不会没有人教课。 新京报:现在您为国学院找的老师能满足国学院以后的长远发展吗? 冯其庸:国学院的老师是要不断聘请的,不是一次聘定就长期不变的。教师要相对稳定,但不可能一次聘定。尽管老一辈学者已有不少去世了,但我们解放到现在已50多年了,已经培养出了不少有真学问的专家,而且有了发展,所以我相信国学这门大学问不会断绝。 新京报:国学院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否可以从古代私塾和书院那里借鉴一些方法? 冯其庸:许多方法应该吸取与继承。比如背诵名篇,比如训练自己做旧体诗词等,这些都应该继承。 其实我们更强调继承古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境界是应该世代相传的。 拟创国学论坛 新京报:现在国学院的课程设计进行到哪一步了? 冯其庸:课程设计现在已经差不多了。今年5月决定设立国学院时,就开始课程设计了。当然其中也反复了很多次,最后确定由我担任院长之后,又做了些调整。我强调一点:学生要精读原著,老师要指导学生深入学习和逐步进行研究,要培养他们广泛的学术兴趣,启发他们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新京报:其他教学计划进行得怎么样? 冯其庸:课程设计好以后,要创立中华国学论坛。国学论坛不分门派,各种不同见解都可以讲,应该真正是百家争鸣。论坛除了讲传统的国学方面的课题外,还决定特设西部论坛、简帛学论坛、敦煌学论坛、汉画学论坛和红学论坛,论坛向社会开放。论坛的主讲都是著名的专家,现在正在筹划之中。 新京报:除了经典原著以外,国学院有没有编写其他国学教材? 冯其庸:教材方面,一是可以采用前人和今人的学术专著,另外也可以逐步组织人力编写一些,但这要时间,只能逐步进行。我们请了许多专家,他们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都有专著。 我们也可能会编写一套自学教材,但这不是完全针对国学院学生的,而是面向社会的。编写一个国学的自学书目,从先秦两汉一直到今天,必须要读的都有哪些书,哪些版本。让上不了国学院的社会青年也可以根据这些书目自学,希望他们自学成材。 新京报:这么说,您的考虑不仅仅是国学院? 冯其庸:我还建议将来建立一个考试制度,比如一年或两年以后,限定这些自学的社会青年第一阶段要从哪里读到哪里,我们做一次考试,成绩好的,我们给他一个国学自学考试证书。但这不是国家发的文凭,你的工作单位如果认可当然更好,如果不认可也没有关系,我们重视的就是真才实学,而不是一张文凭。 如果学完了成绩非常拔尖,我们能不能考虑从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来深造,来读研究生?这些我现在都在琢磨之中。我们现在的制度,要读研究生必须得大学毕业,但现在有些优秀的社会青年,他没有大学毕业,他怎么能来读研究生呢? 我是长期失学过的,我理解这样的社会青年,希望尽力能为他们开辟一条新路,使他们得以成材。社会青年中也确实有人才,我们要发现他们,扶助他们,为国家广开才路。社会要营造重视实学,重真才而不光看文凭的风气。 研究实干并重 新京报:您估计什么时候会出现国学院培养的第一批国学人才? 冯其庸:那不是短时间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需要几代人的累积。一个学术专家的成长,需要做一辈子的努力,大器晚成,尤其是国学方面,陆游说“少壮功夫老始成”,这是很实在的。当然这是一般规律,也有特殊情况,有一些专家年纪不算大,但他的学问真让人佩服,这样的专家我也接触过好几位。 新京报:将来国学院的学生毕业,有没有专门的要求? 冯其庸:肯定要有专业论文,但这不能由我来规定,应由各个导师来决定。当然,总的要求不会低,每个导师决不会马马虎虎,会按照自己的学术标准要求他的学生。人家说学术水平高的导师,决不会让自己的学生在学术上马马虎虎就能过去,这一点是普遍规律。 新京报:国学院培养的人,可能会在哪些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冯其庸:国家必须得有一批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不管大学还是研究机构。比如敦煌学,解放初,日本人笑话我们,“敦煌在你们中国,但敦煌学在我们日本。”现在他们不敢这么讲了,因为真正的敦煌学权威都在我们这里。 关键就在于我们要把学校办好,把导师请好。而且要鼓励学生有这种志气,不是为了到社会上找一个职业,为了自己个人的前途,应该为我们民族、我们国家、为我们民族文化来争这口气。 新京报:那能不能这么理解,国学院主要是为了培养研究型人才? 冯其庸:都应该有。研究型人才非常重要,如果国家的文化没人研究,将来文化就断了,我们首先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但实干的也要有。 要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有了这些实际能力,你将来做什么都可以。至于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应该有一定的基础。一个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如果连字都写不好,这也不太像样。 (本报记者赖颢宁对此稿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