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强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专题培训班上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13:29 卫生部网站

  二、正确认识“十五”期间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十五”期间,是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卫生发展逐步加快的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突破了靠政府单一发展的模式,探索发挥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积极性共同发展卫生事业的道路。“十五”期间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是建国以来最快的时期。医疗卫生服务规模、服务条件、服务水平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特别是经过抗击非典的斗争,我们总结了公共卫生
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加大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应急救治体系,应急卫生队伍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迈出了很大步伐。疾病监测网络不断健全,法定的传染病报告率不断提高。艾滋病防治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免一关怀的政策正在落实。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发现、控制、有效治疗等都在不断改善。我们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有效应对禽流感疫情威胁方面,也建立了强有力的防控体系。这都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用2004年与2000年比较,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率由85.3%上升到87.3%;农村改水受益的人口比例由92.4%上升到93.8%,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55.2%上升到60%;农村卫生厕所的普及率由44.8%提高到53.1% 。2004年,城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1.4%,农村住院分娩率提高到77.1%,提前实现了2010年的规划目标(2010年的规划目标是65%)。婴儿死亡率由32.2‰下降到21.5‰;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由39.7‰下降到25.0‰;孕产妇死亡率由53/10万下降48.3/10万;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将近72岁。这些重要指标的变化也充分说明“十五”期间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体上看,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应该看到,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卫生发展、特别是农村和社区卫生滞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够健全,在农村和基层表现得尤为明显;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不强,一些重大疾病流行蔓延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急性传染病病例不能及时发现、报告;执法监督队伍薄弱、执法能力不强。这些问题使我们难以应对复杂的疾病流行和多重疾病负担的压力。人才队伍状况、经费保障机制等,成为制约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我国正面临着疾病谱的快速转变,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等存在严重威胁,原有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数不断增加,疾病预防控制面临巨大挑战。三是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不适应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四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淡化,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严重,不正之风未能及时纠正,导致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加重,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三、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卫生工作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于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卫生部门应清醒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和要求,这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

  《建议》指出: “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努力控制艾滋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疾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培育现代中药产业。”这基本上涵盖了卫生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建议》提出的这些要求,都要体现到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制定、落实的规划和具体项目上。

  “十一五”期间卫生工作要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全面持续协调发展。要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改革医疗服务体制和机制,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维护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坚决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