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生捐款也要进行攀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16:52 内蒙古晨报 | |||||||||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张彩霞) 近几天,包头市昆区的刘女士一直为一件事堵心:她的女儿因为捐的钱是全班同学中最少的,而觉得在老师同学面前没面子,不愿意去上学,甚至闹着要转学。刘女士不明白,自愿捐助还要攀比吗? ★现象
☆你捐我也捐 大家比着捐 一个星期前,刘女士的女儿所在学校的班级为一个身患重病的老师捐款。当时老师安顿学生捐款是自愿,是爱心的一种体现,回到家后女儿将老师的意思转达给了刘女士。刘女士独自一个人拉扯着女儿,又没有正式工作,生活很紧张,但为了培养女儿助人为乐的思想,她给了女儿5元钱让她去捐款,女儿高兴地接下了。 可是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后,女儿一直闷闷不乐,问她话也不回应,最终,在刘女士的劝导下女儿开了口,她觉得自己今天在班里丢人了。因为,在今天的捐款活动中,通过老师的记录和宣布,她的5元捐款是全班最少的一个,有几个小朋友捐了100元,最少的也都是10元。为此,她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她感觉同学们的眼光也都怪怪的。 问明情况后,刘女士以各种道理劝女儿,可女儿一直都不理解,还折腾着要转学。刘女士深感不解,捐款少的人就脸上无光吗? 类似的事记者在采访中还碰到过很多起。一个中学生因为父母给的用于捐款的钱太少而和父母大吵,最终父母不得不按他的要求从生活费中又拿出一些钱。结果儿子的面子足了,家里的生活紧了。有的孩子则因为嫌弃父母给的钱少,而向同学借钱,或省下早点钱用于捐款。 单纯的捐款在学生们的心中似乎成了一道攀比的“标准线”。 对于这样的现象,社会各界又是如何看待? ★当事人说 ☆学生:捐得多面子就有了 就这种现象记者采访了包头市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同意以上事例中主人公的做法。 高中生刘乐:虽然我们也明知捐款是自愿的事,捐多捐少都是自己的一片心意,但是在实际的捐款中,我们仍在自觉不自觉中有意识地比较捐款的多少,总觉得捐多点儿在同学面前很有面子,心里有一种自豪感。 高中生小波:捐款时我宁愿压缩自己的零花钱,也要捐得差不多,起码要和大多数同学跟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的面子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这种出头的时候。至于父母的反对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过几天就会恢复如初的。 大学生丁洋:相比较中小学生来说,我们是比较有理智的。捐款时既不感情用事,但也不能“太掉价”,一般我们会来个统一标准,大家都按标准捐,就不会有人觉得脸上无光了。 初中生吕嘉欣:每当有需要捐款尤其是公开捐款的那种情况,我都会和父母商量好长时间,再加上撒娇,目的就是为了让父母多给10元钱。捐多了自然有面子。我们班里每次总是那么一两个人捐得最多,都是三位数,别的同学都佩服他们,他们也常常会神气十足。 小学生尤优:捐款捐多点好,那样我也高兴,会受到老师的特别夸奖,小朋友也会喜欢和我玩。 ☆家长:捐款要量力而为 相对于孩子们的“大方”,大多数父母则显出“小气”,极个别的父母则表示随意。 张先生:我认为捐款毕竟是自愿的事,再说捐多捐少都是一份心意,学生们又都是没有收入的人群,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量力而为,只要尽力了就可以了,没必要在这种事上争面子。学校和家长都应该从小正确引导孩子。 贺女士:有几次我都和我女儿因为捐款的事闹翻了。现在的孩子不知怎么了,真不知道他们心里咋想的,宁愿风光一时,吃苦一世。救困济贫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可前提条件是要看自己的家当。家里本不宽裕却非得硬着头皮充大头,我不赞同这种做法。总之,吃饭穿衣看家当。 齐女士:我一直在给我的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捐款是好事,帮助比自己困难的人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家里条件允许的可以多捐点,条件较差的就捐少点。但不管捐多捐少,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帮助,哪怕是一分钱也是爱心的体现。 白先生:或许因为我家里富裕的原因,我每次都给孩子100元让他捐,我的孩子也从未因此事和我们闹翻过。捐的多帮助自然就会大些。 ☆老师:自愿捐款,但会评比 采访中大部分老师都表示:他们在响应学校号召后组织自愿捐助时,都对自己的学生特别强调是自愿捐款,而且不规定捐款的数目。但是总有学生在自尊心的引导下和同班同学攀比。 也有老师表示,虽然是自愿捐款,但最终捐款多的班级在评比时肯定要比捐款少的班级占优势,所以有时会给一定的底线,但那样也只是极少的情况,大部分时候仍在执行自愿的原则。 ★管理者说 ☆红十字会:重在参与,量力而行 针对这样的社会现象,包头市红十字会副秘书长郭建平表示: 自愿捐助是一种社会美德,它重在参与,而不在于捐助的量。一个打工仔,他可能一天才挣20元,他凭着自己的能力捐出20元;一个大款,他一下就可能捐出100元。这样的20元和100元哪个更有意义?大家心里自然明白。所以说,捐助不能以量来衡量,而要看重它的意义。对于这一点,组织捐款的部门应从正确的方向引导捐款者。 ☆相关部门:捐多捐少都是爱心 包头市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站的李小刚站长表示:捐助都是出于自愿的原则,捐多捐少都是爱心,组织单位也不应以种种理由给捐赠者施加压力,应该让捐赠者自己量力而为。另外,类似这样的捐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应当由一个部门统一接收、统一管理、统一整理后统一使用、统一救助,应当走规范化的程序,这样更有利于有效救助。 ☆心理学家:重在引导 就部分中小学生中形成的捐款攀比风这种社会现象,包头市的心理学专家龚翠萍分析了它的成因,并给出建议。 龚老师认为,孩子这种攀比风是社会及家庭教育的直接结果。孩子的第一教育来自家庭,第二教育才来自学校及社会,他们心中出现这样的想法肯定是来自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父母在不觉中体现出来的攀比心理会让孩子作为榜样来效仿。另外,现在社会上的物欲横流也是导致孩子中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孩子认为捐的钱越多就越能体现他的自我价值。 出现这样的倾向后,父母和学校应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告诉他们捐助是以精神为主,而非以物质为主,孩子应从善良的角度来帮助别人。在这方面,家庭对孩子的“节约俭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学校也应提倡廉洁,从思想上让学生们形成一个好的思维定式。 ★记者手记 ☆当年的饼,今朝的钱 记得大约是我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家乡发生了水灾,难民们被一车车撤离。为了帮助这些受难的人,学校向学生们提出倡议,让我们每一个学生捐一个烙饼,大小不限。接到这样的“指示”,我们都高高兴兴地回到家让父母给做了烙饼,并且在当天下午交到了老师的手中。一个烙饼其实没多少钱,但在那样的情况下,一个烙饼就可以和一个人的命相连。 所以说,捐助应从受助者的切实所需出发,不应一切以钱为重。可现在的社会,只要是有需要帮助的人,组织者一般都会发动捐钱,捐物似乎已不再是当今社会的潮流所向。是该端正人们的捐助导向了!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