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晨:河南务工人员成为建设首都的一支生力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22:31 新浪网 | |||||||||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了很多河南在叫响这个品牌中的优势,在打响这个品牌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呢? 孔令晨:我们感到人口多有很多的优势,刚才说到那些,但是有另外的一面,有压力的一面,从河南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叫响到打响第一人口大省这个品牌,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还面临着相当艰巨的任务。
我认为目前来讲,从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个是要大力发展河南的经济,河南的经济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是一个传统的农村人口大省,是这么一种观念,其实不然。经过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来,河南的经济发展,连续6、7年都是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来,这三四年就是在13%、14%,增长的速度是比较高的。目前我们的经济总量到今年底,全省的GDP将突破1万亿,这在中西部地区是列第一位的,在全国各省市区排位是第五位,我们前面几位是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那么第五位是河南。这几年发展很快,我们通过宏观经济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目前经济的效益也在明显的提高。 那么要实现第一人口大省这个突破,打好这个品牌,首先要立足加快本省经济的发展,对十一五的规划,省里面已经讨论,很快在人代会提出目标,重点就是要加快工业化,加快城镇化的进展,工业发展了,城镇化的速度加快了,自然就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劳动力从土地解放出来,有效的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包括土地的集约经营,包括优质高产高效,包括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提供了很多的条件,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城,这样首先是要加快本省的经济发展。 第二个还是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根据整个经济的发展,劳务经济,目前已经在河南已经达成了上上下下的共识,劳务经济已经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也成为了破解三农问题的途径。 第三要大力开展基础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我们今后不仅要在扩大劳动力输出的规模要下工夫,而且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多大工夫,让外出的,从黄土地上转移出的农民,能够拥有一定的技术和岗位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队伍提高了,人才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够靠品牌来带动更多的劳动力转移,也本身提高他们的收入。 主持人:我们到网友在留言版上也提了很多问题。 网友:河南曾经有一段时期在外省的人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孔主任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如何转变河南在外省人心目中的形象呢? 孔令晨: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形象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不光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也好,一个产品也好,都有一个形象的问题,也是一个诚信度的问题,作为一个大省,也更是要重视形象。 刚才说到有一个时期,外省对河南有一些看法,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我在北京已经工作三年了,有些人说河南的形象不怎么好,我感到这个问题,首先是前几年,我们河南对自身宣传不够,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们自身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就,对河南人优秀的品质宣传不够。 第二个也在于有些方面对河南的一些误解和偏见造成了种种的误解,当然现在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随着整个河南这几年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外界对河南有一个客观、真实的了解。我在北京这个岗位上,我感觉河南的形象在全国,在首都北京是越来越好。不少人已经扭转了正在改变着这个看法,我感到从北京这一块来看,你看我们初步统计,河南在京务工创业的人员就有50多万人了。从我跟他们的接触来讲,从外界对他们的看法来讲,河南人绝大多数是勤劳的。是朴实的,是已经成为建设首都的一个生力军。 当然也不否人有个别的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刚刚从农村出来,刚从黄土地上,从家门来到大都市,对都市的发展,对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管理,对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很不适应,不了解,他自身存在的一些习惯,还不适应,反差比较大,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事,这是在所难免的,是少数极个别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不光是河南人,其他不少的省也都存在这么个问题,这在不断提高和前进中,不算什么主要的问题。 主持人:你刚才谈到了您对在京务工河南人整体的印象,勤劳、朴实,我们知道在北京务工的人员当中有50多万的河南人了,您给我们谈谈给您印象比较深的佼佼者,他们都做了哪些比较突出的贡献呢? 孔令晨:我们驻京办是省委省政府在这里的办事机构,随着形势的不断的发展,我们驻京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认为驻京办就是为领导服务。我们不仅要在接待上搞好我们的服务,而且我们更应该围绕着经济、发展的大局,围绕着省委、省政府和北京市确定的中心工作来搞好我们的服务,来加快我们职能的转变。这就体现在我们既要为河南的建设服务,也要为首都的建设服务,叫双向服务,既要为领导的接待服务,也要为农民工在北京的创业也搞和服务,我们的职能发生着变化。 从03年以来,非典过后,我们利用驻京办这个平台,主动围绕这个主题,如何为河南在北京务工创业这个群体,搞好服务这个主题,连续开展了一些工作,一是我们摸清了底数,搭建了平台;第二我们总结优秀务工人员的经验,交流经验,通过驻京办这个平台连接他们和家乡之间的联系,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也在救助等等力所能及的开展其他的服务,连续三年,每年都开一次在京务工创业人员的代表座谈会。 通过和务工创业队伍的接触,我们感到河南这50多万人,在北京来讲,是个不少的群体,我们占到了北京外来务工创业人员总量的15%,我们是第二劳务输入大省,在北京来讲,第一是浙江。从50多万人的结构来讲,大体上是这么几块,一个是建筑,建筑将近20万人,占到了总量的40%。另外还有服务业,包括在餐饮、文化、家教、保姆也不少,另外就是在IT产业,高科技的产业,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在这里就办了企业,发展速度也很快,有一些搞房地产的,也有搞软件的,也有搞律师合伙人的,等等做的很有成效。 他们这几年,据我们的了解,他们为首都的建设和发展做了比较大的贡献。主要是这么几点: 一个是直接参与了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刚才说建筑大军是20万人,主要从事建筑、安装、防腐和装修,这一块,我们河南的建筑大军,在北京是一支叫得响,上得去,过得硬的队伍,在北京的声誉比较高的,很多市政建设的重点项目,比如说国家大戏院,首都机场,奥运会场馆的一些设施都是河南人干的,而且拿到了国家的优秀奖,鲁班奖,荣誉也不少,从建筑队伍的形象来看,也体现了河南人能吃苦的精神。 第二个就是促进了北京的商贸流通,相当一部分人来干服务业,主要是商业,服务业和个体商户,这大体上算上15、16万人。他们有些是搞蔬菜,从自己摆摊到搞批发,包括送菜,我们河南卖菜的专业户直接送到大使馆,在使馆区有相当一部分的品牌是河南人干的,包括菜的新鲜度,绿色程度都反映很好。再比如河南的双汇,就是火腿肠,双汇产品进入北京市场也就是从03下半年开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双汇在北京发展很快,它的生鲜肉有将近百个品牌,号称叫放心肉,打的很响,它服务的诚信度,包括经营的力度,产品的质量在北京都是信得过的。另外还有一些面粉、小麦,包括方便面也不错。 第三就是推动北京的房地产业,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少河南人在北京买了房子,成了家,有些自己致富了,几年的时间就变成了老板,带起队伍,上百人上千人的队伍,他们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合法纳税,为北京市做贡献,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为了建设首都的一支生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