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专题 > 正文

第二次战略对话举世瞩目 中美握手日本犯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1:24 国际金融报

  中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 为期两天的中美第二轮战略对话于12月7日在华盛顿拉开帷幕。鉴于今年8月,中美进行了首次战略对话,而且不久前在北京会晤的中美两国元首均表示将一步推进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舆论普遍认为,此次对话有可能酝酿新型合作,近一步加速中美两国的战略调整。

  与上次对话一样,此次中美两国的代表团仍旧分别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美
国副国务卿佐利克率领。双方将在今年8月首次战略对话基础上,就事关中美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磋商,深入交换意见。

  中美握手

  有消息称,此次战略对话将涵盖经贸、

能源、安全、社会和亚洲地区安全格局等全方位内容。具体来讲,可能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能源战略、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
、中国和平发展等议题。访问期间,戴秉国还将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这不仅标志着中美较高层级定期对话机制正式开始运转,而且意味着,美国越来越倾向于以平等而非猜疑、郑重而非敷衍的方式,梳理中美利益一致和冲突的问题。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中美双方此次将设法采取一种新的对话战略,即更突出宏观问题,进行更自由的意见交流。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对话可能将深入讨论今年9月,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演讲所涉及的内容。今年9月21日,佐利克代表布什政府发表了迄今关于对华关系最全面的一次政策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中国能够成为国际体系中承担责任的一员,承认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这说明,虽然美国传统保守势力在对华态度上依然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因素,但客观、理性地面对中国发展正在成为美国的主流看法。据悉,佐利克在9月的演讲中对中国使用“股东、利益相关者”一词达7次之多。对于怎样将这一词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具体落实下来,此次会谈可能会进一步探讨。

  专家指出,这个对话机制有三大特点:首先,对话超越两国日常具体或细节问题,更多着眼于事关两国及全球的战略性问题;其次,透过对话更加了解彼此的利益,逐步形成两国关系的战略与理论框架;再者,在看待两国关系时,双方都需要更加考虑到各自的国内事务。通过对话,双方定期坦率地对各自关切的现实与长远问题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立场,无疑有助于稳定和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坚持战略对话,并使之上升到积极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还可为处理共生经济时代大国间的复杂关系探索出良性模式。然而,中美战略对话仍处于初始阶段,同时双方关切重点的不同以及介入事务方式的不同,造成双方在宏观上合作的想法是一致的,但具体到具体事务上反而分歧会大起来。在中美利益交集区越来越大的今天,上述现象的存在妨碍了两国共同利益的收获。这一点解决好了,中美不仅可以保有并扩大现在的共同利益,还可以应用于解决利益冲突之处。

  日本犯酸

  正如当前一些舆论所述,2005年是中国的“外交年”。从年初到岁末,中国领导人出访了多个国家,出席了一系列地区组织领导人会议,接待了众多来访的国家领导人。这些高层交流和往来,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合作的全面展开。再加上一贯对中国留有“偏见”的美国,也在一年之内接连与中国展开战略对话,这一切都使得目前与睦邻关系冷到“零下一度”的日本“大为吃醋”。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发表文章认为,中美这次对话双方将就外交、安全保障、经济等诸多领域的问题交换意见。美中两国并非单纯地交换意见,而是想把会谈当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一个步骤”,双方似乎将进一步加速两国的政策调整。

  虽然今年春天,美国与日本建立了部长级战略对话机制(比中美间的副部长级“规格要高”),但该晤至今还未实现。有外交人士认为:“与强化日美同盟关系相比,佐利克更热衷于构建从未染指过的对华关系。”

  此外,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分任双方的首席代表。佐利克将于12月9日会谈结束后,陪同戴秉国访问位于纽约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图书馆。有消息称,访问该图书馆的目的,是以美中“对日战争胜利”为由头,呼吁双方进行合作。由于恰逢

中日关系“冬眠期”,美国的做法不同寻常。

  相关专题: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