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时评:洪战辉“感动中国”后的悲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00:4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12年前,洪战辉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了一个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养育这位捡来的小妹妹,就成了13岁的洪战辉的责任。如今,读大学的他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当地媒体也因此把洪战辉推荐为央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无论洪战辉最后能不能“感动中国”,他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当初,这个年仅13
洪战辉平静地谢绝了捐款。对于他来说,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纷至沓来的援手似乎都已经“迟到”了。 在那漫长的12年里,洪战辉以道德的力量支撑着许多并不属于他的责任。“无助”是他的生活常态。父亲患了间歇性精神病,既没有劳动能力,还需要不断消耗医药费用;他曾想把父亲送到了精神病医院,可因为交不起住院费,连磕头下跪的传统乞求方式都未能打动医生的铁石心肠。他自己还是个未成年的中学生,需要靠举债和当童工挣钱养家糊口,但该交的学杂费似乎学校一分也没有少收。一个贫寒的家庭遭遇一个被遗弃的婴儿,除了自己留下抚养,似乎找不到另一个既可行又符合道德的办法;在漫长的12年里,没有任何正式的组织向他们敞开接纳的大门。 回头再看洪战辉艰难走过的12年,我们既看到夺目的道德光芒,也真的嗅到无助的辛酸气息,这都足以让我们潸然泪下。人们坚守道德,有时候是一种信仰和能力,有时候却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至少在洪战辉的故事中,原本承担着某些公共职责的政府、医院、学校都悄然隐身,冷漠地注视着一个孩子艰难地支撑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以一种极为残酷的方式“磨炼”和“成就”了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感人创举。 总会有很多人、很多事让我们感动,但伴随感动的有时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残酷和悲怆。那些动人心魄的人和事既让我们看到坚守道德的可贵,也让我们看到了坚守道德的巨大代价。如果将“感动中国”理解为一种道德教化,我有时候真担心它最终会适得其反。那些震撼心灵的人和事固然让我们感动,但也足以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永远放弃感动别人的企图。捡起别人撂下的挑子,在无助的痛苦中等待别人的“加冕”,至少我没有这个胆量和勇气。 相关专题:CCTV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