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一起走过25年的《青年文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7:53 《中国青年》杂志 | |||||||||
文-苏诺 那位不知名的青年有些激动,“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宣誓般地发言:“你们应该出一本文摘杂志,把众多报刊的好文章搜集起来,方便青年们阅读。我建议,刊名就叫《青年文摘》!”
这个情节发生在1981年的春天,当时的中国青年出版社负责人阙道隆和蔡云等人去天津调研,"了解青年思想情况"。最后一站,他们来到南开大学,大学生们怨言不少:现在书刊越来越多,可功课紧张,没时间读,更没钱买。就在这时,那个小伙子灵光一闪,起立发言。 话音刚落,会场掌声一片。 这25年前的一刻是一个多么奇妙的开始,它注定了《青年文摘》从诞生起,就与青年的需要丝丝相扣,与时代的步伐紧紧随行。一本杂志与她的读者就这样共赴各自生命的舞池,用25年的时间,共蹈一曲圆舞。 领跑者 “青年的需要就是《青年文摘》的方向”,团中央和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对那个学生的建议非常重视,批示后手续很快就绪。于是,《青年文摘》就这样诞生于北京东四十二条的一间老式平房里,第一任主编蔡云带着两个编辑,开始拓荒。 就是在“青年的需要”这一旗帜下,25年来,《青年文摘》在"发现这些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创造了一本杂志在当今中国期刊出版领域的影响力。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刚刚从"文革"的噩梦中走出,混沌初开,百废待兴,青年们对知识的需求如饥似渴。教育手段与教育机会严重不足,知识类书籍一进书店就断档,各种业余学校、培训班人满为患......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文摘》本着“开阔读者视野,荟萃知识精华”的办刊理念,“五四青年智力竞赛”这个现在想来仍然很富有创意的活动,在《青年文摘》与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的联合举办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活动取得空前的成功,据当时的资料记载,仅参加正式比赛的选手就有16万之多,实际参与者则有数百万之众。《青年文摘》的发行量迅速飙升,杂志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很快又改为月刊,发行量冲至123万,在创刊仅4年的时间里,疾步登上月发行量百万大刊的殿堂。 此后十几年间,《青年文摘》虽然几经沉浮,但始终稳居百万期刊之列。 然而,这些年间,中国已然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们,那些曾经以知识的补给为第一需要的读者、年轻人,开始重拾自我,深刻地重新思索定义人生。他们的价值观与审视力的提升,使得“简单的给予与教化”,势必要走出一本刊物的历史命题。在社会中,读者需要什么?在崭新的社会时期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在精神文化方面渴求什么?《青年文摘》又将给予他们什么? 编辑部的人员还清楚地记得1996年的春天,和北京第22中学青年教师、学生举行的那场座谈会。会上,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提到了一份刚刚创办不久的报纸,甚至还详细描述了一篇令她念念不忘的好文章。在这位刚从大学毕业颇有才华的女教师的眼里,那份报纸新锐、深刻、深入人心,而《青年文摘》有点儿陈旧温吞......使编辑们深受震惊的并不是后者,而是,对于那份"离年轻人很近"的报纸,他们竟一无所知。 无疑,这是《青年文摘》编辑们内心的一场“标志性事件”,不了解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喜欢什么,基本上等同于不了解读者本身。那些尖锐的来信,中肯的评刊之辞,恰恰代表着读者新的阅读需求。 此后,《青年文摘》不再听凭于“自我感觉”,开始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读者。自此,内容上的微调一直没有间断过,一些小小的“兴趣点”跳跃更迭,那是一本细腻的刊物对读者的尊重与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后,单位的其他编辑部门里来了新同事,在办公楼的楼道里相遇后猛然发现:哦,竟然是那位女教师! 当时钟指向1999年的时候,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已经使整个世界缩略为一个村庄。 此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是,发展进程加快,竞争日趋激化,年轻人,仿佛整个社会的阵痛点,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更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希望与活力。 事业与爱情,这一人生主课从未像此时一样为年轻人所孜孜以求;成才与成功,从未像此时一样来得实在迫切;而对于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的渴望,也从未像此时一样真诚而热烈。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青年文摘》以更优质的服务精神与更为新颖的引领姿态,革新栏目、拓展内容,以满足读者的最新需求。就这样,《青年文摘》于2000年9月由月刊改为半月刊,以两种象征着生命和青春的颜色为外封基调的红/绿版诞生,面市之初就双双超过百万,以月发行量250万以上的"历史最好成绩"挺进业界,开启了《青年文摘》的崭新纪元。 而新的问题再次降临——当时代把越来越多的选择推到年轻人面前时,他们不是欣喜而是迷茫;更多的人盲从或消极,进取却惶惑……当种种观念越发多元而驳杂时,他们并不知道,主流就此而彰显其价值。 《青年文摘》再一次敏锐地意识到了青年的困惑,杂志开始强化“成长”“人物”等版块的作用。要知道,在任何时代,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尤其是那些与己同龄的榜样,更能让青年感同身受,有所收获。于是,李开复、姚明、刘翔、周杰伦……《青年文摘》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或转载或以原创形式登载了这些人物,当这些偶像们是以一位奋斗者、梦想者,而不是明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时,那种励志气息足以征服每个年轻人,那种青春的距离瞬间被拉近。 这一次,《青年文摘》是以“领跑者”的形象,跨入青春航道,与百万青年一起,寻梦、追梦、圆梦…… 2003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成立,在总社社长郗杰英的领导下,《青年文摘》的发展被放至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办刊质量,一系列的锐意改革,《青年文摘》持续为读者创造、酝酿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彩色版的创办、过足英语瘾的8页"李阳疯狂英语专版·2008英语总动员"的设立、"有奖短信平台"的开通、"中插加彩、纸张变成同类刊物最好"......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文摘》保持了月发行量的历史最好成绩--要知道,此时在全国业界,文摘类杂志已从原来的几家发展到近300家!在竞争日益惨烈的环境中,今天已与彼时不可同日而语! 发现者 最直接的受益者,不仅仅是读者,其中也有《青年文摘》的作者。 陈志宏,一个怀着文学梦的财会专业毕业者。他曾自卑、懊恼,因为他热爱的行当看上去并不接纳他。就在此时,就在那个他“被头儿训得一点自信都没有”的下午,就在与他的办公室只相隔一条街的报摊上,他“习惯性地”拿起一本《青年文摘》,他还记得那是2001年第8期红版,"盛夏的太阳正艳,穿透浓密的香樟树,在柏油路面上,碎了一地的金光......"他翻开杂志,像做梦一样,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那是真的,一本国内著名的大刊,登载了他的文章,记录了他的名字。即将面临崩盘的自信就在那一刻瞬间攀升,在同事“那小子不错,稿子都发到《青年文摘》了”的赞许声中,他仿佛拨云见日,重获新生。 2004年初,当《青年文摘》面向社会征集广告时,事业上已经一帆风顺的陈志宏以"年轻人的心灵读本"这一句告白,获得入围奖,一并获得由《青年文摘》杂志社社长张景岩签发的获奖证书和千元奖金。《青年文摘》再一次激励了这个青年,他用"一本杂志改变了一个人的性格"来描述《青年文摘》对他的影响,而这一句"心灵读本",又是多少年轻人的心声,多少年轻心声的汇聚! 在青年女作家乔叶看来,《青年文摘》则不仅仅是心灵的读本,更是她命运的参与者与改变者。1993年,乔叶的处女作《别同情我》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发表,很快,《青年文摘》在第4期上转载了这篇文章,看到在心目中一直"高不可及"的《青年文摘》上出现了自己的名字,当时的"乡村女教师"乔叶几乎"难以置信",更令她难以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相当长的时间内,《青年文摘》又转载了她的一些散文。凭着自己的实力,不到两年的时间,乔叶的人气迅速提升,相继在多家报刊上撰写专栏,出书,并被当地有关部门调到县里的宣传部...... 《青年文摘》曾先后为乔叶出版过两本书。现在的乔叶,是河南省作家协会的专职作家,已主攻小说创作。 乔叶说,“知遇之恩”“良师益友”似乎都不能表达《青年文摘》对她的栽培与鼓励,是这本杂志以自己的细腻与敏锐最早发现了那篇来自太行山麓一个村镇上的生动美文,也是这本杂志,以自己的惜才之心改变了一个女子以及更多人的命运,看似无意,却深藏博爱! 一本月发行量200万以上的刊物,在凝萃青春文化的同时,更在关爱、扶持、呵护那些曲折的成长,那些卑微的愿望,而一个文化品牌,其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力,恰在于此! 关怀者 对于读者来说,《青年文摘》是关怀者,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信赖的朋友。 那天,红版主编吕秀芳一早来到办公室,收到了整整一大包的日记。 这是怎么回事呢?她有些困惑,电话就在这时响起,那是一个姑娘无助的声音:“吕老师,我打算向你告别,离开这个世界……等你看完日记,就会知道一切。当我离开世界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我还会和你联系……” 吕秀芳轻轻打开日记,原来,女孩从初中起一直订阅《青年文摘》。来北京打工后,因情感遭受挫折欲结束生命,临“走”之前,她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日记,用这样的方式交付给了自己最信赖的人,用吕秀芳的话说:把心放到你这儿。 吕秀芳一整天都忧心忡忡,晚上八点多电话终于响起,女孩轻轻啜泣着。“你在哪?我马上去见你!”吕秀芳焦急地说。 女孩拒绝了,但是电话没有挂断,吕秀芳让自己的声调缓和下来:“爱情确实重要,但它并不是生命的全部,怎么能因为爱情的失败就放弃全部的生命……” 没有人注意到这是一场挽救生命的谈话,在吕秀芳温润而理性的话语中,那女孩停止了哭泣,她们相约:明天这个时间再次通话。 一连三个夜晚,吕秀芳都是在电话旁度过的,第四天,女孩说她要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放下电话前,她说: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青年文摘》的老师…… 当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被那些迷途之人所信赖,那是怎样一种情深意重的托付啊! 就在几天前,红版编辑部接到一位单身母亲的电话,因单亲女儿无法接受她的网恋两人关系紧张,从争吵到冷战,冷漠的关系已持续了一段时间。母亲请求能否在杂志中以相关内容暗示一下女儿,因为《青年文摘》是女儿最信任的朋友。 而绿版主编李钊平这几天还有一个更艰巨的任务:黑龙江的某位读者前几天刚当了爸爸,他写来信说:儿子8斤6两,哭声响亮,能否给起个大名? 一本杂志,当她的影响由个体而波及家庭,当她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很多家庭用以沟通的媒介,当再窘困的母亲也要为孩子订阅,当陌生的男女因为对她的喜爱而彼此爱慕、结缘,当她成为那么多伴侣的信物、家庭的收藏……她已经深深地锲入几代人的情感肌理,她已经成为几代人的成长见证,记录与珍藏了几代人的步履与悲喜! 而她所获得的那些光辉的荣誉,正源自多年以来的深刻沉淀:1998年入选第一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并蝉联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的双高期刊;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年2月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25年,无论对于读者抑或杂志本身,这25年都是各自的生命尺度,量得出一个时代的人文诉求,甚至,几代人在其特定历史时期内的精神厚度。 25年,在剧烈的人事沧桑、星云变幻之中,有一本杂志、有一群人,因其向世界倾注了至纯至美的人文关怀,而收获了整个时代的认同与尊敬! 中青亮点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