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京德内大街改造今年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02:20 京华时报

  

北京德内大街改造今年启动
西城区副区长曹长胜向记者详解实事内容。本报记者范继文摄

  西城区副区长曹长胜谈今年拟办主要实事

  昨天,政协北京市西城区十一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该区副区长曹长胜向记者介绍了西城区政府今年拟为民办实事的情况。

  ■城中村改造北二环将现绿地

  记者:西城区去年通过网站等方式向群众征集今年拟办实事的建议,现在有多少件实事进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曹长胜:我们在征集2006年办实事项目时,变过去事后征求群众意见为事前征求群众意见,在政府网站上和《西城报》上广泛征集办实事项目,目前初步确定了35项拟办实事。其中主要涉及到环境建设、解危排险、解决群众生活不便和医疗卫生等方面。

  记者:这些实事中最难办的是哪一件?

  曹长胜:目前提出的预选项目,都不容易完成。例如,我们今年准备实现规划中的北二环绿地。因为从西直门到旧鼓楼大街,特别是旧鼓楼大街到德胜门之间没有绿地,这块地的民居没有商业价值,如果不是由政府来进行改造,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无法改善,城市的总体规划也无法实现。这些事情如果不能得到当地群众的理解支持,我们是难以完成的。

  ■文物保护月坛发射塔搬迁成定局

  记者:今年的拟办实事中提出了多项文物保护措施,请问有什么具体措施吗?

  曹长胜:西城区今年将对一批文物古建进行修缮,比如说李大钊故居的腾退、修缮工程,我们会抓紧筹备北京李大钊纪念馆的布展,争取早日开放;比如说月坛内的

中央电视台发射塔的搬迁已成定局,现在就是搬到哪里去的问题。

  由于西城是老城区,我们在旧城改造中也充分考虑到了文物保护方面的要求。在德内大街的改造中,由于德胜门城楼、德胜桥、庆王府和梅兰芳故居在德内大街上形成了三个节点,我们需要考虑历史文化场所的保护问题,所以这条街不会是笔直的。

  ■道路改造

  德内大街改造后最窄处拓宽3倍

  记者:今年西城区提出了12项城市道路改造计划,请问有哪些重点道路?

  曹长胜:今年西城区计划实施赵登禹路、新街口东街等12条道路的改造建设,其中比较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德内大街。因为德内大街的人口密度太高,修缮工程复杂,同时由于本市南北干道很少,在修的时候不能断路,最低限度也要允许公共汽车通行,施工上难以组织。

  记者:改造后的德内大街会是什么样?

  曹长胜:现在德内大街最窄的地方仅8米左右,改造后会达到27米左右;同时,我们还会将主要的大市政管线引入到这片区域中来,满足历史文化保护区对市政基础设施的要求,整个工程预计明年能够完工。这条路的改造经过多年的努力,主要是改造的定位难以确定。

  ■便民措施

  投入3000万元用于公厕维护

  记者:西城区今年提出了继续“拔危楼”,多种方式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拟办实事。请问,你们会如何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曹长胜:我们今年计划拔掉20栋危楼,修76条便民路,投入3000万元用于公厕的维护等。以公厕维护为例,我们以前每年都能收到来自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建议等,其中反映最多的就是公厕的卫生问题。去年我们对432所公厕进行了改造,从硬件上完成了“升级”。今年,我们还将投入3000万元,保证平均每个公厕都有一人进行管理,从早上6点开始到晚上都有人管理。

  记者:在提出这些便民措施前,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曹长胜:还是以公厕为例吧,为了了解公厕改造前的样子,我经常去逛辖区里的公厕。由于我逛公厕,所以附近的居民都以为我应该是管公厕的,因为没有人喜欢逛厕所的。

  我去年多次去过西四北地区的一处简易楼,记得有一次一进楼,我看到有水顺着楼梯往下流。后来我们顺着水流往上走,发现水是从3楼一个坏了的厕所流出来的,我当时就让房地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修理。后来经过多次调研,我们发现这座简易楼存在着众多安全隐患,楼内居民的生活环境比较差。今年,这座简易楼会被拆掉。

  西城区今年部分拟办实事

  1.对德东大街南侧等“城中村”进行重点整治,解决严重影响街区群众生活的环境死角问题。

  2.推进月坛二期、火神庙二期、清真永寿寺等重点文物修缮工程,启动李大钊故居腾退、修缮工程。

  3.完成金融街中心绿地等4块大型绿地建设,完善平安大街等9条道路的城市绿化,实施西直门至旧鼓楼大街绿化带建设。

  4.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改扩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每站每月一次专科专家应诊,提升对社区居民服务水平。

  5.将食品卫生监督执法下移,在7个街道派驻卫生监督站,提高卫生监督水平,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6.实施便民路工程,对76条破损道路进行翻修改造,力争实现道路完好率达到70%。

  7.继续实施“拔危楼”、“抢排险”工程,多种方式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全年力争为4000户左右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8.完成14幢楼房实施“平改坡”改造,整治27个老旧小区。

  9.提供便民服务,解决3处蔬菜销售空白地区,改造8家社区菜市场,建设一批示范商业社区,加强对各类蔬菜、副食品的质量抽查。

  10.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工资足额发放。

  11.进一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建成什刹海、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并投入使用。

  12.以展览路地区为试点,推广实施“照明工程”,为无照明设施的小区安装路灯。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侯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