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CCTV《乡约》专题 > 正文

央视《乡约》:新村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09:49 央视《乡约》
央视《乡约》:新村故事

节目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乡约》:新村故事

村书记王振昌


  央视《乡约》1月14日21:52将播出节目《新村故事》,以下是节目内容实录:

  在禹州市磨街乡大涧村,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俺村的支书啊,有眼光!”村民们夸的这个人就叫王振昌。

  王振昌, 土生土长的大涧人,初中毕业到村里的煤矿里干活,1984年担任一个即将
破产的村级小矿的矿长,由于当时煤炭产业形势不好,煤矿在1986年破产,并且欠债140多万元人民币。王振昌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一个人四处借债,独自支撑着这个煤矿,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倔脾气下定决心要把煤矿搞活。那时候,王振昌已经是穷得丁当响,为了去乡里盖一个章,口袋里连10元钱都不到的他,一晚上跑回父母家3趟却因为父亲不在家而不好意思跟母亲开口要钱,母亲当然看出了儿子的想法,于是拿出了自己当时仅有的40元钱,出门之后的一刹那,王振昌,这位一米八多的汉子,流下了无声的眼泪。那一刻让王振昌顿悟了,他说:“天下再困难的事情,只要一想起母亲的40元钱,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扛过去的。”

  虽然四处举债,但是煤矿还是办起来了。为了煤矿的正常运转,王振昌决定继续开山挖煤,继续举债,继续追加投资。但是由于不相信科学,不按照科学规律挖煤,几年下来,他不但没有挣一分钱,而且到1993年煤矿的欠债金额达到了400万人民币。这段时间,老王为了躲债四处藏身,早晨5点天不亮就离开家,跑到矿井底躲起来,晚上12点之后才敢进家门,甚至不敢以正面示人,专走歪沟斜坡,老远看到熟人都要假装蹲厕所。家里的所有活计都落在他妻子身上,除了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还更要受到讨债人的冷言冷语和恶语相讥,但是但凡有债主讨债,她都好言相对,并且每一次都为债主做饭吃,尽自己的努力帮助王振昌。每每提起此事,她都不禁泪流满面,不容易啊,一个弱女子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靠自己纤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委屈都没有半句怨言。

  当时因为王振昌四处开山挖煤却不出成果,村里老百姓都管他叫“拿败山”。并且拿他跟八年抗战相比较,并不是赞扬他,而是觉着他脑子有毛病。光投资没产出这笔帐他怎么就算不明白呢。

  虽然创业的历程是艰辛的,包含了人生的苦乐酸甜,但值得珍贵的是,王振昌手下有一帮死心塌地跟他干的兄弟,三年没要一分工钱却忠心不二的和他一起拼死拼活,不离不弃。一起下矿井,一块儿睡炕头;一个碗喝酒,一条被睡觉。就认准了王振昌,就觉着跟着王振昌才能有出头之日。

  果然,从93年开始,煤炭行业全线转好,王振昌和他的企业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到95年不但还上了所有的欠款,而且成了村里的百万富翁,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件事情发生了,大涧村由于多年来的贫穷和由此引发的干群矛盾使前任党委书记选择了退出,乡政府和组织部便找上了王振昌。

  过去的大涧村真是一穷二白, “山上没有树,下地没有路,庄稼就像兔子毛,种上一斗收半瓢。”村民还是穷山沟沟里刨食吃,大山深处砍柴烧。基本上过着与世隔绝、安于现状的日子。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涧的村民就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发展对于村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因为穷,村党支部基本上没有什么号召力,致富无门,经济匮乏,工作更是无从开展。

  1995年8月,王振昌出任大涧村党总支书记。此前,村里六大家族,你争我斗,矛盾纷繁复杂,通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搞的村里乌烟瘴气,沸沸扬扬。村“两委”班子处于半瘫痪状态,大涧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落后村。那时,王振昌开着煤矿,财源滚滚,乡里领导找到他,要他出任村党总支书记。他老父亲不愿意,说:“不好好发财,当那个书记干啥?”乡里领导光做老父亲的工作就做了3天3夜。王振昌深思熟虑地考虑了很长时间,决定出任村党总支书记。他说:“不能眼看着村子乱下去、落后下去,因为咱吃过苦受过累,知道没钱的穷滋味,所以要让父老乡亲们都富裕才是对家乡最好的报答。”

  在村领导班子“组阁”的时候,他坚持一个标准:只要品德好、有能力、愿意为群众办事,不管是哪个家族的人,一律吸收进来。他走访每一户村民,尤其是在家族中有威望的人,跟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又召集全村党员、干部、教师、群众代表进行座谈,找问题、谈发展,统一思想。

  为了弥合家族之间的裂痕,这年10月,王振昌出钱组织包括六个家族在内的40多个村民到山东

枣庄山亭区参观考察。那些平常除了吵架从来不搭腔的人,同乘一辆车,同吃一桌饭,免不了相互照应着,渐渐变得亲近了。看到同大涧条件差不多的山亭区,山绿化得那样好,经济发展得那样快,大伙儿坐不住了:咱村跟人家先进地方的差距太大了,得往前赶;要往前赶,就要团结,不能再闹下去了!考察回来之后,村党总支一声令下,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始了荒山绿化大会战,王振昌和村干部亲自带头上山苦干,栽树铺路、治山平坡,并且这成为了大涧村长期的发展方略,每一年冬天农闲时全村都要进行至善运动。1999年曾经修过一条盘山路名字叫做“三八绿色路”,因为村里男劳力基本都在企业上班,因此这段绕山公路主要是由村里的“半边天”艰苦完成。冬天农闲时节天寒地冻,伏牛山上地表都上冻了,王振昌和村民们就地烧开水化冻,刨树坑栽树苗。光树苗就花费了村里100多万人民币。1996年,村里被省里评为“小流域治理先进单位”。村民们看到了团结的好处,增强了发展的信心。正是因为小流域治理,把大涧的山从以前的荒山秃岭变成郁郁葱葱,村里退耕还林卓有成效,空心村的治理效果也初见端倪,而山区益林益果的发展优势也使大涧村民由以前的山里的刀耕火种开荒种田转变到了果树飘香,森林茂盛。

  大涧是个偏远的山区村,1700多口人,分散在200多个居民点上,过着人畜共居的生活。王振昌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张家港市、巩义市丁烟村及竹林镇等地参观学习,形成了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回去王振昌就进行了大涧新村的规划。刚开始的时候,大涧新村的规划图就摆在村头的路口上,村民们看了都不屑一顾,认为王振昌是在幻想,是胡闹,就王振昌的父亲也觉得王振昌实在是不可理喻,压根就不相信他会在祖祖辈辈生活了好几十年的大山里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大涧村。但是王振昌有自己的思考,通过参观他感受到了大涧村未来的发展之路,首先就是要把人的思想转变。于是他通过请河南农大的专家考察、论证,选定了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村村址,并进行了充分的相关性论证。而且通过村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新村盖新房,搬新居。每一处宅基地的费用优惠到400元。虽然很多村民仍然观望,但是随着一部分村民的慢慢聚拢,大涧新村初具规模,迁进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了。到了1997年,一个规划合理论正充分的现代化小城镇在大涧村建设起来了,过去恢复耕地200多亩。村民过上了像市民一样的生活,彼此之间交流多了,家族势力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村民的思想也慢慢由狭隘自私的个人利益转变成相互照应的邻里友谊,关系渐渐融洽了,以前为了一条水沟打得不可开交的情况在大涧村已经销声匿迹。而今新村的宅基地已经到了6000元,没搬过去的村民现在买地都不容易了,因为新村的规划区已经容纳不下更多的二层小楼。中州新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正蓬勃的发展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富而思进的大涧人,依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广大企业家的无私捐助,以新村建设为中心,自筹资金1500多万元,新建高标准实验中学、中心小学和幼儿园,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的教育区;投资800多万元,建起高标准村部办公楼、文化大院、老年公寓、运动场、游泳池等行政文化设施;投资600多万元,修通环村及新村柏油公路3条,新打深井2眼并全部进行自来水管道配套,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倾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免除全村农业税和小学学杂费,实施“春蕾”救助行动和帮贫解困活动,使中州新村成为了真正的现代化生活区,同时更使广大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现在的大涧村民,时尚手机基本人手一部,还用彩玲呢,家里都用3000块钱的羊毛毯子,摩托车都落伍了,50%的家庭买了汽车,很多村民早上喜欢喝牛奶吃面包,更为注重的是三餐营养的搭配,怪不得很多做了几十年饭的大婶说,现在家里的饭难做啊,10年前是吃不饱,现在不是缺东西,而是不知道想吃什么。 是啊,生活富裕了,以前那种“三条洞两扇门”、“娶个媳妇卖个儿”的追求也已经由住别墅,开宝马的梦想所代替。

  在抓稳定,求团结的同时,王振昌把眼光投向了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上任的当天,王振昌把自家价值300万元的煤矿无偿地交给了村里。此后的3年里,他没有领过一分钱工资,没在村里报销过一分钱。考察项目、组织村民参观学习,他不知贴了多少钱。家里人骂他“败家子”,跟他吵得不可开交,但是最后还是在他的坚持下将煤矿捐给了村集体。

  思想统一了,启动资金到位了,领头雁的威信建立起来了。大涧村也迈开了她发展的步伐。1996年8月,以煤矿为主体的中天矿业公司成立并慢慢滚动发展,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大涧先后兼并了乡办、联办、国有和外地煤矿10余个,固定资产规模不断夸扩大,大涧村有了第一个阶段的发展。按王振昌的说法,就是采用“地下挖、山上栽、地上养”的发展方针,“拉出去,站在大涧看全国;走回来,站在全国看大涧”。有了高起点,自然就有了新的要求。

  1997年,王振昌出资数百万元,加上贷款,为村里购买了两个煤矿。此后,村里先后办起了18个煤矿,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多业并举的工业格局。2001年,村里工业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3000元。大涧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并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新村”。

  有成功就有失败,在不断考察的不断琢磨大涧村发展思路的问题上,王振昌没少吃苦头,投资失败的情况也不少,大多是跟风而上,看到人家搞什么就跟着搞什么,养猪场、涂料厂、衬布长、针织厂等等,投资可谓不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王振昌发现当初的决策和经营的理念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于一个穷山沟来说,煤炭是资源,挖一点少一点,如何脱离资源产业而又因地制宜走上科技含量和技术特色比较明显的行业是王振昌一直在不断思索的问题。

  有了摸索和失败的教训,王振昌看到了村里和自身的不足,那就是跟不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潮流,跟风而上总是会摔得很惨。追根朔源,王振昌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同时更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要求大涧人拉出去,然后再走回来。村里经济发展起来了,王振昌把眼光投向了精神文明建设。他要用先进文化滋养村民的心灵,从村里的每一位村民开始,学习先进知识,加强理论功底,扩展胸怀眼光,一心积极向上。

  从1998年开始,村里形成了干部轮训制度,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前来讲学。村里每月召开一次学习和议事会,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村“两委”班子提意见和建议,共商发展大计。村里每年进行“好党员、好干部、好矿长、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五好家庭”等“十好”评比活动,对荣获者予以隆重表彰,以弘扬正气。村里投资建成了文化广场和文化大院,组建了4个文艺团体,骨干达200多人,演身边人,说身边事,自娱自乐,自我教育。针对王振昌的事迹,专门有一出戏叫做《青山情》。最近大涧村又投资150万开山建设了许昌市唯一的塑胶运动场,要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文化进了村,道德润民心,2001年村里先后被评为省市“五好党支部”、2002年被河南省授予“先进基层党校”、“关系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大涧村成了文明村,王振昌的眼光更远了。在他的倡议下,几年来,村里先后集资500多万元建起了高水准的中学、小学、幼儿园,还建起了“春蕾学校”、“老人学校”和农民夜校。为建校,王振昌先后捐款76万元。他说,人才工程才是大涧村最大的工程。1995年当花石村的一个学生和煤矿上一个四川矿工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却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的时候,王振昌主动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他们解决了上学的费用,如今孩子们都已经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用王振昌的话说:“不要他们回大涧,要他们在外边感受中国发展的脉搏,为家乡的发展提供战略眼光。”

  王振昌是清华MBA班里最用功的学生之一,自己底子薄,一堂课为了跟上老师的思路,每时每刻都要全神贯注,走一点神就跟不上了,往往一堂课下来,因为紧张,他的衣服后背都湿透了。就这样,王振昌的理论功底越来越厚实,用于指导大涧村的实践水平也越来越高。

  曾经王振昌提出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但是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要钱的金额也越来越大了,慢慢一些孩子滋养出了很多花钱攀比等坏习惯,王振昌便将“苦”换成了“富”。要求全村对孩子的教育提高认识,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村委会给村里扯上了网线但同时也把村里孩子常常爆满的网吧给关掉了,理由只有一个:扎堆上网打游戏,妨碍学习,把力气都使歪了,耽误孩子的健康成长。

  俗话说得好:“创业容易守业难”,对于一个偏僻的山村,王振昌深深认识到,大涧穷的根源在于山,富的希望也在于山。随着经济的发展,王振昌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历程。村里按照第2轮发展规划:即从地下到地上;从资源到资源加工;从资源深加工到生态发展的既定方针。于2004年成立了禹州市大涧工贸集团有限公司,麾下有中天矿业有限公司,康博尔瓷业有限公司等五大公司,不断开拓者国内外市场。同时按照《生态产业规划》,从以前的毁山挖矿,伐木薪火走上了封山治水,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了经济和发展并重,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平衡。

  2004年3月,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禹州市康博尔瓷业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包括生产车间,库房、办公楼、修理车间等,总投资4500万元,彩适合国情的高质量、低能耗、易于操作保养和符合环保要求的精品窑炉,主要生产建筑卫生陶瓷、电瓷、炻瓷和新型建材,生产工艺先进,产品技术含量高,现在项目投资达400万元,整个瓷厂全面建成后,可吸纳职工60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4人,年产各种陶瓷1330万件,实现产值达2000万元。这正是王振昌因地制宜实践自己第二发展阶段的一个深深的脚印。

  虽然宏观上思路更明晰了,但是王振昌在细节上仍然保持着高度的敏感,他说这是他干煤矿养成的习惯,但是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命运,就是这样的习惯成就了今天大涧的村风村貌,更成就了王振昌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大涧村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线,遵循“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原则,全面实现村民自治、民主管理。该村为落实民主决策,对凡是涉及村民和全村利益的重大事务,如退耕还林、新上项目、举办公益事业等,都一律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方能实施。为积极落实民主管理,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村里成立了对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各方面进行管理的村民自治管理组织;由红白理事会统一管理全村的红白事,每家的红白事都由理事会统一安排,一律不搞宴请,从俭办事,仅此一项全村每年就节约20余万元。为全面落实民主监督,该村设置了村务公开栏,对集体收入、财务支出、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等12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公开,增加了透明度,使群众看了明白,干部落个清白。该村每年有上百万元的财务收支和几千万元的新上项目,在村民理财小组和民主监督组的作用下,没有一项被提出异议,群众满意率为100%,历年来也没有一起上访案件的发生。

  依法治理的关键在于依法办事、照章办事。制度制定出来了,关键要看执行得好坏,而执行得好坏关键在干部。大涧村的党员干部带头遵守,使广大群众养成了照章办事的良好习惯。大涧村实行了工作报告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村“两委”干部定期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建立了考勤制度,村党委书记和村主任不定时查岗,凡发现村“两委”干部有缺勤现象,扣发一个月浮动工资;成立了廉政监督组、村务监督组,使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上保持高度谨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大涧村还经常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社会公德教育活动等,对凡是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活动都一抓到底。比如,村民巡逻队长年坚持巡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企业更是如此,支柱企业李楼煤矿就是完全现代化的煤矿生产企业,用王振昌的话说就是巷道里就差没贴壁纸了,他倡导花园式企业,在康博尔瓷业有限公司的车间,地面上铺着油面砖,非常干净,工人们有条不紊的在83米的流水线旁边工作着,为了避免污染大,王振昌特别建造了一座煤气炉来制造煤气进行瓷器生产,虽然本村就产煤,但是他专门从陕西大同运3号煤来制造煤气供应瓷器生产,村委会一致同意要出精品,上档次。坚决支持王振昌的意见。

  每天往王振昌都要在企业中转悠一番,用自己敏锐的双眼发现各种小问题,甚至在配料时洒几滴原料都要把负责人叫过来讨论一番加以改进。对于车的看法更是如此,企业多了,车也多了,单位的车基本上一天都要洗一次,充分把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管理实践当中来。并且王振昌对时间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安排工作一般都精确到分钟,并且他经常说:“一个对时间都不严格要求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是不会严肃认真的。”

  经过10年的发展,大涧村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物质生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以企代村”之后,大涧工贸集团拥有员工6000人,固定资产2.6亿元人民币,2004年实现总产值1500多万元,全村农民平均收入达6000元人民币,村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全村50%的家庭购买了汽车,家家盖起了2层小楼。而王振昌的思路早已超越了这个阶段,他通过学习已经为大涧村的未来谋划好了第三阶段——创大涧品牌,争取上市融资。

  面对记者的采访,王振昌望着起伏的山峦,说他们已经在荒山上种下了500多亩中药材,高标准的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他们正在考察立项,准备上一个制药厂、一个高铝水泥厂,并且准备开发牛头山生态风景旅游区。

  一个新村的故事,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王振昌的新农村计划还在蓬勃发展当中。相信不远的将来,新的故事将会在这里诞生!

  本文采访线索由央视七套《乡约》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乡约》栏目查阅。

  注:CCTV-7《乡约》栏目播出时间:每周六21:52分 重播时间:每周日13:30,节目时长45分钟,无限精彩尽纳其中,届时敬请收看。  

  相关专题:CCTV《乡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