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周恩来逝世三十周年专题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时代的周恩来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6:15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时代的周恩来传奇

周恩来在西柏坡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时代的周恩来传奇

1963年10月,周恩来和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


  30年前,人们在周恩来的身上负载着如此多的尊崇、希望和想象。对周的赞美,实际是融入了国人对一个理想而完美的“贤哲”的膜拜,以及对国家和自己的前途的寄托

  ★ 本刊记者/黄艾禾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在北京逝世。三天后,他的遗体被送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谁也没想到,包括周恩来的亲属与身边工作人员们都没有想到,灵车经过的十里长安街两旁,竟然站满了送行的中国百姓。

  人们是怎么得到消息的,无从知道。那天到底有多少人去了,也没有确切统计。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天在场的所有人,都从内心底表达出对周恩来的衷心爱戴与痛惜。

  周恩来的传奇,实际上从那一天起就开始在中国民间中传播了。

  一晃,这一天已经过去了30年。那一天站在送行队伍里的风华少年,今天也已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但是,那一天之后,在那一年里发生的事情,是如此戏剧性地改变了中国,让人永世难忘。而这一切,又都或多或少与周恩来有关。

  1976年的3月底,天安门已经出现了悼念周恩来的花圈。到了4月1日,这种悼念达到高潮,广场上花圈如海,人流如潮。据亲历者的回忆,当时算得上肢体暴力冲突的,是现场有人对周恩来出言不逊,引起人们的“公愤”,这个人被扭送给了警察。

  但是,这场纪念被“四人帮”镇压了下去。

  接下来,是7月6日朱德逝世;7月28日唐山大

地震波及北京;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四人帮”被捕。

  粉碎“四人帮”的消息传出,整个中国陷入狂欢。从这时起,对周恩来的悼念,不但成为合法,而且成为一种社会情绪的集中喷涌。各种悼念周的文章、诗集、歌曲和图片铺天盖地。而复出的歌唱家郭兰英,每唱起经她改编的《绣金匾》,唱到“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怀念你……”时,她那颤抖中含着哭腔的歌声总会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淹没。

  在那个时候,周恩来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的形象。对周的赞美,实际是国人对一个完美的领导人的想象与希冀。

  周的智慧与机敏,对国家的忠诚,对工作的周密细致,对周围下属的细心体贴,他的修养与风度,他的相貌与仪表,无不让人敬慕。在民间,有人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比喻他;而那时,他已经完美到了超过所有中国古代“贤相”的超人境界。

  30年过去,经历了改革开放,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今天人们再谈到周恩来,已不再把他当成一个完美的神,而是一个实在的人。

  我们看到:周恩来是一个极其克己的人。他的克己,用一位熟识他的人的话说,是常年控制自己的感情,“呕心沥血,献身到没有自我的程度,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章含之语)。

  周对细节的要求,也是出名的严苛。他会关注到下一场会谈的椅子怎么摆。这样重视细节,是他的本性,也是他一直要保持自己没有瑕疵的政治形象使然——如此的要求,既让他的手下人感动,又让他们紧张。周到晚年时,与其说更重视病魔对自己的折磨,不如说更重视自己的清白与忠诚。他临作手术前,曾大声说:“我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临终前,他还要阅读毛的诗篇——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打开了这位传奇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条缝隙。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能够越来越从当年特定的情境中走出来,平视地打量周恩来——以及毛、刘、朱等第一代的中共领导人。

  这是一代非常具有个人魅力的领导人,这一点谁也不否认。他们从中国的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走出,个人魅力与那个时代的制度紧紧结合,变成了一种社会信念。整个国家的人,都已经把国家的前途与希望,乃至自己的前途与希望,寄托到了这几个人身上。

  而到今天,经历过改革开放后的人们已经看得明白:与其说今天中国的进步与繁荣靠的是有几个具有魅力的领导人,不如说,是靠改革,靠制度的进步,靠整个国家人民自己的创造与努力。我们的前途,就寄托在我们自己身上。★

  1月往事回顾:

  1976年1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

  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周恩来几乎参与了中国共产党所有的重大革命活动: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和创建人之一;大革命时期,他领导过国民革命军的军政工作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他还参与了南昌起义、红军长征和西安事变谈判。新中国成立,他任开国总理。

  周恩来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了新中国的重大决策,在文革中,在身患重病、处境艰难的情况下,仍然竭尽全力地工作,直至病逝。

  《中国新闻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网络转载,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相关专题:周恩来逝世三十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