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红包的异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14:31 观察与思考

  -浙江杭州 金振华

  红包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却有着很大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不知从何时起,红包的用处逐渐被异化了。它不限于给孩子的压岁钱,还成了官场上一种行贿的手段。在封建社会里,“衙门八字开,有理无礼莫进来”,这个礼,就是包着
钱的红包。那时,读书人中举,当官者做大寿,一些趋炎附势者都纷纷要前去送红包。

  在新社会,这种历史上形成的陋习并未绝迹,仍然影响一部分人的人际交往。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送红包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在送礼的对象上,直接送给当官者本人的少了,更多的是“曲线”送给当官者的父母、妻子、儿孙:在送的名义上,有贺婚嫁喜事的,贺乔迁之喜的,贺逢十大寿的,贺其子女考上大学、出国留学的,也有在当官者及其亲属生老病死等危难时“解危济困”的。在送的方式上,或托其亲戚朋友们代送,或将钱暗藏在烟、酒和土特产中,或将钱换成“卡”、“券”的。更有甚者,直接将钱打在为官者的银行账户上。红包披着温情脉脉的面纱,却有着很大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一些平日比较清廉的干部,此时也容易丧失警惕,松开防腐之门。至于平日就不干净的贪官,则是喜笑颜开,堂而皇之地大肆敛财。所以眼下社会上流传着当官的“廉不廉,看过年”的民谚,有人甚至发出“居官当知年关险”的警世恒言。

  其实,我们只要实实在在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难识别形形色色的红包外衣。谁都清楚,长辈给儿孙红包,这是关爱;儿孙给长辈红包,这是孝敬。而非亲非故的人给当官的送红包,则是有求于你,是一种权钱交易。试问:当你未当官掌权时,他们会给你送红包吗?有人可能认为,自己收的红包数额少,次数不多,不会有什么问题。殊不知,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有资料显示,因贪赃枉法而受法律惩处的贪宫中,在春节期间肆无忌惮地索贿受贿的比例占所有案件的百分之三十几。原营山县县委书记、高坪区委书记杨毓培及其妻子赵秀珍卖官帽61顶,敛财200万。杨说,这些钱大多是过节时别人来拜年送封封(红包)给的。原福建省政和县县委书记丁仰宁当县委书记不到3年,竟收红包达100万元,被人称为“红包书记”。

  狗年春节,即将来临。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除了自己要严格遵照执行中央纪检、监察部门在元旦春节期间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外,还要教育好妻子儿女拒收红包。在此同时,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发现春节期间行贿受贿顶风作案者,当严肃查处。如此,狗年春节,就能弊除风清,为官者清清白白过廉关,百姓们欢欢喜喜庆新年。 -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