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读书需要自嘲相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14:26 观察与思考

  “自嘲”,既是自谦,又是自信。它不同于自轻自贱,更不同于自诩自大。

  -赵 畅

  卢那察尔说过:“笑给对手的打击是致命的,能随时使对手失去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使对手在目击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是的,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
束手无策”的窘境,化解尴尬,摆脱窘境,最妙之法便是自我解嘲之。

  如果说,“自嘲”是一种态度和品质的话,那么读书需要“自嘲”相随。我们之所以和书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是因为书本是我们的朋友,作者是我们的朋友,无论书本是写作者自己的人生抑或别人的世界,其中的生活必然与我们紧密相关。换言之,别人的人生经历,哪怕是经验成绩,哪怕是矛盾和困难,哪怕是错误、缺点,其中都会有我们的影子。读书有时确乎让人分不清究竟是我在读书还是别人在读我,以至是自己在读自己。如此一说,那么一个真正信赖阅读的人,一个真正欲获得心灵飘升的人,必是一个敢于“自嘲”、乐于“自嘲”、善于“自嘲”的人。

  有人说,敢于“自嘲”的人,是勇者;乐于“自嘲”的人,是达者;善于“自嘲”的人,是智者。说得极是,因为一个真正的“自嘲”之人,应该将“勇、达、智”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前不久,看了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的巨著《古拉格群岛》,方才知晓文学巨匠高尔基光环叠加下的伪饰的一面。事情的起因是,上世纪20年代,一个名叫别拉诺夫的俄国犯人逃亡到英国,根据自己在索洛维茨岛监狱的生活经历写了一部书,揭露了那里地狱般的生活。苏维埃当局大为恼火。为了驳斥这本书,有关方面决定请高尔基视察索洛维茨岛,他的证言将是最好的反驳。得悉消息后,监狱着手“齐装打扮”。受蒙骗的高尔基到处转悠,“一路赞不绝口”,而后即便是在儿童教养院参观,一个男孩子说了实情,且自己也“泪如雨下,抽泣着离开”的情况下,回到莫斯科还是发表了《索洛维茨岛—犯人的天堂》一文,鼓吹岛上的生活无与伦比,到处都显出“寂寞和惊人的美”。这伪饰的一面,对于高尔基这样的伟人或许是白璧微瑕、无伤大雅的,但瞒报、虚报作为一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的问题,不必说高尔基身上存在,其实我们为形式主义所害,为好大喜功思想作祟所害,不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吗?阅读之时,如能设身处地作些许类比联想,则自能作出这般“自嘲”:“我无法躲避这种严重陋习对我的侵袭,不是懦夫又是什么”、“这是懒惰的表现,懒得连这样的流弊都不能改掉,真无可救药”,等等。然而,真要作出这般“自嘲”,没有自信、气度和智慧,行吗?

  “自嘲”,晚年读书更宜。因为这时候的经验已经成熟到可与任何书本作一个比较,这也是该作出结论的时期。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我们须全方位地真实客观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地去读书,书就会和我们融会一体。此时读书,有“自嘲”相随,则自能给生活增添缤纷色彩和无穷乐趣,去做一个把自己和人生都看得很明白的人。

  “自嘲”,自是以自责为核心的。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自嘲”,既是自谦,又是自信。它不同于自轻自贱,更不同于自诩自大。阿Q从来不“自嘲”,他总是嘲笑别人,但最终受到嘲弄的还是他自己。

  记住这条忠告:当别人嘲笑你时,你的怒不可遏、你的如临深渊只能引来更深的嘲弄。最适合平息风波的方法就是跟别人一起笑。突然想到了一位政治家绝妙的回答。有人问一位政治家:“你的成功之道是什么?”这位政治家回答说:“最伟大的生活法则是容忍;其次是不容忍;第三,最难做到的是能够区分容忍和不容忍。”实现“能够区分容忍和不容忍”,便是多读书,常“自嘲”。 -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