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武小锋事件的历史工具作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23:48 辽沈晚报 | |||||||||
北大毕业生却回家以串糖葫芦为生,武小锋事件一经曝光,立时激起公众的复杂情绪,有惋惜、不解、愤怒,怜悯、同情及关爱,武小锋求职事件的反复波折,带动中国公众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有些人认定武小锋的命运悲剧,是其性格决定的。武小锋的沉默,决定了这位北大毕业生,在与社会的对话中产生了“失语症”。“性格决定命运”,成为武小锋徘徊在社会
“性格决定命运论”,并没有彻底宽慰公众对北大毕业生流失的震惊。“高等教育体制滞后论”者,随后对中国高校体制发出质疑:只要招生制度不完善,就业机制不合理,此类“高等教育”产生的毕业生,就无法通畅地流入到庞大的社会肌体之中。 武小锋跌落的深度,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高校与社会对于人才标准的落差。作为典型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武小锋承载着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病:大学教育没有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没有与就业市场的需求接轨。 曾几何时,北大代表着“知识就是力量”的知识品牌价值。但是,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从这个“象牙塔”里走出的武小锋却给了人太多的始料不及。先是彻底流失到社会底层,之后,竟一举得到全国近10个城市用人单位摇动的橄榄枝,在这巨大的反差前面,人们不得不面对这个难以弥合的窘境:大学毕业生与求贤职业之间存在着巨大裂缝。 在此事件中,武小锋身后的北大背景、以媒体为代表的公众力量、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三方面产生的巨大合力,向我们昭示了一个就业市场上的“后北大时代”。在当今社会与人才联系愈加紧密的知识经济年代,无论是代表着知识本身的高等学府,还是主张社会“人尽其才”的公众,以及急需知识武装大脑的社会基层单位,都急切呼唤一个知识分子与基层单位紧密联系的社会形态。 在持续了十天的关于“武小锋”的争论中,如上观点具有代表性。事实上,这些观点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这些观点与理念的交锋与碰撞、莫衷一是的探讨互动,已超出了拯救一个落魄大学生的意义本身,它促使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有了拓展与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与公众在改变小武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傅淞巍) 相关专题:北大毕业生卖糖葫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