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原上海首富周正毅夫妇神话破灭始末(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12:03 法制周报
原上海首富周正毅夫妇神话破灭始末(2)

毛玉萍和周正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原上海首富周正毅夫妇神话破灭始末(2)

毛玉萍走出法庭


  香港

  “拜码头”少判了半年

  连线香港科技大学金融硕士黄健铭

  黄健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在银行、房地产行业供职,现在香港科技大学主修金融信托。

  记:你现在香港读书,个人感觉毛玉萍被判入狱三年半这个事情在香港影响很大吗?

  黄健铭(以下简称“黄”):香港这里人多,信息传递快,毛玉萍的这个消息我个人感觉影响并不算太大。香港销量最好的《东方日报》17 日报道了两条,随后两天都没有报道。《太阳报》则在17 日报道了两条,随后两天各报道了一条,篇幅都不大。

  记:你怎么看待这个案子?

  黄:我觉得这是香港法治威严的体现。我以前在内地工作时,先后就职于外资金融服务、大型房地产公司,个人感觉,无论是在研究学术机构还是在企业里面,大家对于企业中出现的问题都很宽容,认为这是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的事情,毛的问题如果在内地受处罚,就没有在香港那么重了。

  记:你怎么看待该案中香港监管机构的作为?

  黄:坐庄是自由市场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美国也有,欧洲也有,只是坐庄的策略和危害程度不同罢了。香港监管机构的效率和效果无疑是值得内地学习的。

  记:因为成龙等200 名人的说情,毛被少判了半年刑,这是不是说香港法制的“人性化”对毛玉萍这样的社会名流网开一面?

  黄:我不否认你说的这一点,香港其实也是重圈子、重交际的,很多内地企业家到了香港就到处“拜码头”,以尽快融入别人的圈子,好处当然也是很多的。毛得到香港200 多名人的声援,也是平时在香港社交圈活跃的结果。

  本报记者 刘俊 特约记者 高韬

  法评天下

  圈钱的代价

  2006 年农历小年前的一周,44 岁的毛玉萍在香港西区法院听到了“判刑三年半”的声音。4 年前,一个41 岁的上海杨浦男人说,“我有150 亿资产,在上海我有第一辆法拉利,在香港我曾有3 处豪宅……”。翌年爬上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第11 名,当时的周正毅正处于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2002 年,“周氏帝国”在摸到天堂的门槛后,处境随即直线下坠。

  香港是内地企业良好的融资平台之一。最近一年来,内地企业三天两头被廉政公署请去“喝咖啡”。舆论导向大部分偏向于指责内地企业的不是,如不熟悉香港法律、运作不规范等。但笔者却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2005 年,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韩国几大交易市场先后多次来中国做推介活动,香港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的头头们为争夺客户在媒体上打起口水仗。由此可见,内地企业在海内外

资本市场还是较受欢迎的。

  然而,“帝国梦”对不少企业的刺激太大了。笔者打过交道的几位福布斯富豪榜上榜人物,每年都很关注自己在排行榜上的升降。

  “上了榜后,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做生意好做一些了,人家觉得我们企业很有实。”一位400 强的新晋富豪这样说。企业在诸多因素的鼓噪下,很难沉下心来,运用资本手段,或打通上下游打造全产业链,或大肆吞并同行以图垄断地位,或盲目扩张多元化发展,最终会使资金吃紧,从而铤而走险。事实上,很多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却不具备维系这种体系持续健康运转的资本实力,违法只能成为必然了。

  一位年轻的地产老总曾对我说:“中国到底有没有国际品牌?到底有没有产业帝国?我很怀疑。嘴里说的是百年老店,心里想的是捞一票就走。怎么捞?造系啊,帝国啊,给人一种很牛气的感觉,才好到银行和资本市场上圈钱”。帝国的构造来自于一砖一木,靠圈钱建造起来的只能是沙滩帝国了。金融监控监管这把“铁锤”也不是观赏品,随时可能出现致命一击:华尔街加高了“中国墙”,“廉正咖啡”即使没有加热也是烫手的…… 本报特约评论员 小 高  

  “首富鸳鸯”

神话破灭  

  “上海首富”周正毅之妻毛玉萍今年43岁,曾任上海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地产”,香港上市公司)总经理。1月16日,法院判定,毛玉萍串谋造市、串谋讹骗中国银行(香港)及妨碍司法公正三罪名成立,判监禁3年半。同时,钟秀玲和黄培辉分别被判刑3年和2年。

  案件发生于2002年6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间,毛玉萍与周正毅利用多名男女开设43个证券户口,每日大手买卖上海地产的

股票,制造交投活跃的假象,造市托高其股价,确保能维持“上地”股价在0.58元以上的水平,以符合向中国银行(香港)借贷22亿元的条件。

  2003年12月初,她因涉嫌操纵公司股价和盗用公司款项被香港廉政公署提起诉讼。此后则是长达2年多时间的调查审理期。

  “疏财仗义”,200名人为毛求情

  在确凿的事实面前,毛玉萍的代理律师只好向法庭求情。黄福鑫律师说,毛玉萍受教育程度不高,对香港法律不懂,她对上海地产公司的运作所知不多,不是案件主脑,又无实际得益,而被告操控股价的时段也不算长。

  黄福鑫律师还向法庭呈上多位证人的求情信,包括新世界发展集团主席郑裕彤、著名艺人成龙以及身兼全国政协常委的星岛报业主席何柱国等,均认为毛玉萍热心公益事业。这也充分显示了毛玉萍的“不平凡”。

  其中,成龙的求情信中透露,他与毛玉萍相识7年,期间看到毛玉萍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信中还说,认识毛玉萍的朋友、同事,都认为她是一个“公正、诚恳、慷慨、为人设想”的人。

  但法官认为,毛玉萍在上海地产总经理这个重要职位上,热衷于外汇投资,以及相关证人的指证,法庭无法相信毛只是无知的生意人。

  法庭认为,一些真正买卖上海地产的投资者,最终有可能因毛玉萍等人的造市行为而受到损失。

  与此同时,法庭考虑被告方呈上的求情信件,将刑期由4年减至3年半。据悉,毛玉萍尚未决定是否就这次定罪提出上诉,但她另将要面对的诈骗信用案件,则定于2006年4月开审。

  2005年12月7日,尽管多次采取非常手段拖延开庭时间,毛玉萍最终还是出现在了香港区域法院第33庭。

  这场引发业界震动的案件始于2003年12月1日。当时香港廉政公署正式起诉上海地产总经理毛玉萍及其他涉案4人。

  2005年12月7日上午9时30分,外籍法官韦毅志准时开庭,其手上厚厚的判案书显示出这宗案件的复杂性。这份164页的判决书韦毅志共花了近一天半时间来宣读。

  根据判决书,毛玉萍被控四项罪名:其一是指控她于2002年6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间,串谋助手钟秀玲等人,采取非法手段营造上海地产股份交投活跃的假象。其二是控告她通过串谋,非法诈骗中国银行贷款。第三宗罪是控告她于2003年4月14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间,向证监会作虚假陈述,声明涉案的上海地产股份是以林启声的名义做买卖,妨碍司法公正。第四项罪名,则是控告毛玉萍向香港廉政公署作虚假陈述意图妨碍司法公正。

  前三项罪名经过法官判定均成立,而第四项罪名,法官称经过对有关证人和证据的审核,表明毛玉萍的行为尚处于“准备”犯罪阶段,甚至尚未进入“企图”犯罪阶段,因此判处其相关罪名不成立。

  至此,这场旷日持久的上海地产控股股市操纵案终于接近了尾声。

  庭审牵出“周杨”私情

  2005年8月2日,毛玉萍案在香港区域法院接受审讯,律师在陈述过程中,间接公开了周正毅与女明星杨恭如的私情。

  代表毛玉萍的资深律师清洪指出,廉政公署人员在2003年12月毛玉萍被起诉前一段很长时间,窃听了毛与别人的电话对话,尤其是2003年4月至5月期间,涉及的窃听内容,包括毛玉萍谈及丈夫与艺人杨恭如之间的私情,这都是属于与本案无关的私人对话。

  而在2002年初,周正毅与杨恭如被人拍下共吃宵夜的照片,杨恭如事后解释说周正毅只是她在上海认识的朋友,从此两人便传出绯闻。

  2002年2月,杨恭如在香港迁入半山豪宅“裕景花园”,需要花费的月租是12万港元,有传闻说,周正毅为杨预交了两年的租金。

  2003年,上海首富周正毅案发后在上海被拘留,同年6月2日,他的妻子毛玉萍也在香港被廉政公署拘捕。据悉,杨恭如的住处也被廉政公署上门搜查,但杨恭如拒绝回应此事。

  新闻背后

  周正毅神秘创富之路

  周正毅究竟有多少财产?这个问题除了周本人之外,恐怕无人能回答。

  “英雄问世、海鸟欲飞、商贸开路、地产为王。”——这是业界对周的评价,也是对其两年在内地及香港纵横股市,连取4家上市公司的一种盛誉。

  被周正毅收入囊中的4家公司是——英雄股份、海鸟发展、上海商贸和上海地产。前两个为内地上市公司,而后两个则在香港上市。

  胡润排行榜上飙升内幕

  2000年,《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估算周当时资产为0.66亿美元,名列富豪榜第94位。2001年时,周正毅的排名上升至第41位,当时评估周正毅的财产是3.2亿美元。

  当《福布斯》把周正毅列在第94位时,周本人就很不屑地说:“不止这么多!我家族全资拥有的上海农凯发展,在上海以发展房地产及基建为主,总资产近150亿元人民币。”

  据说,2002年当胡润再次编制富豪榜时,周主动找到了胡润。这一次,周排名得以名列第11。

  2003年,周又被《新财富》杂志评为“中国400富人榜”第13名,当时评估的资产是25.8亿元人民币。

  “首富”也很缺钱花

  周正毅以地产开发成为明星,同样也因地产开发陷入困境。从2002年开始,周加大了对上海房地产的投入。

  农凯集团经过与近10家投资开发商长达1年多的激烈竞争,刚刚买下上海静安区石门二路以东地块,准备投资50亿元发展高档住宅,预计销售额将达80亿元。这也是上海市中心新一轮旧区改造项目中最大的一个项目。

  预计开发规模将达63万平方米,加之周边地区联动改造,5至7年后,该地区将崛起建筑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区。

  当周大力投资房地产项目时,业界很快传来“上海首富”缺钱的消息。

  为这一消息提供佐证的是,周正毅在上海市市中心拥有的4个大地块一直没有明显动工迹象。业界估算,南京路附近静安地块仅拆迁成本估算就需要25亿元。

  周正毅真正成为一个财经明星,则是从2002年出手收购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开始。

  进入2002年,周再次掀起香港市场上的“金融风暴”,连续收购了两家上市公司“上海地产”和“上海商贸”,一时引起轰动。

  2002年5月初,周宣布斥资15亿港元,从爱立信等公司手中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

  外界推测,“周正毅事件”之所以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周收购“建联通”时从“中银香港”贷款的17亿资金有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