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经济评论:外资入股银行并非洪水猛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09:28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 苑德军

  引入战略投资者毫无疑问是国有银行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但国家仍要保持对大型银行的绝对控股权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最近,因广发银行向花旗财团出售股份一案,本土银行引入战略
投资者的争论再起。中国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步伐在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都有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意向,对待海外战略投资者进入我国银行,反对者有之,支持者有之,那么,应怎么看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尽管不是所有中资银行的必然选择,但毫无疑问是国有银行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对国有银行改革的积极作用不应否定。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国有银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由单一国有产权结构所导致的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软肋”,但我们可以漠视国内股东的权益和正当要求,但却不能背离市场规则无视境外投资者的权益和正当要求。

  其次,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国有银行在境外成功募资上市,有助于提升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还会促进国有银行业务的全球化发展。国内一些银行在与境外投资者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同时就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这无疑有利于国有银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从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看,金融对外开放这一外部因素对金融改革的推动力,往往要大于内部因素。比如,对国有银行进行股改,理论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提出,但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迟迟不能破题,只是在“入世”后才有了实质性动作并进入快车道。

  有人担心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会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一国的金融安全取决于该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取决于政府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和控制,取决于金融当局的金融

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水平,而与银行的股权结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内在联系。境外投资者入股的国有银行在国内办理业务,主要为国内客户服务,要接受国内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

  但是,从持股比例看,尽管对外资持股比例有放宽的趋势,但国家仍要保持对大型银行的绝对控股权,国有股东在银行业中仍占有不容置疑的主导地位。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要引进境外投资者。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有些外向型经济比重大地区的“三资”企业数量甚至超过了中资企业。数量庞大的“三资”企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了吗?恰恰相反,三资企业成了这些地区经济高增长的持续推动力和重要引擎。

  还有人说,外资机构不是洋雷锋,外资投资国有银行是为了赚钱。此言不错。别说外资机构,中资机构入股银行大抵也是为了赚钱。作为一种商业投资行为,中资和外资投资银行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只有被投资的银行业绩好了,得到发展了,境外投资者才能赚钱。由于对境外投资者所持

股票应有锁定期,其不能在国有银行股票上市后马上变现走人,这就要求境外投资者关心和促进国有银行的发展。“你赚钱,我发展”,这有什么不好?很多地区不正是用这一口号来招商引资的吗?

  当然,也没有必要过分夸大的作用,把外资说成是“一朵花”。银行改革需从多方面入手,不能指望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会解决国有银行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外资决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只要严格遵循中国

银监会确定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五条原则”,我们就可以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与境外投资者实现紧密合作、共同受益的“双赢”目标。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