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出路不一定驾驭在男人身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09:10 三联生活周刊 | |||||||||
记者◎孟静 章子怡为人很周到,即使对围观群众提要求时也是先“请”后“谢谢”,经常未言先笑。但她只要不笑,居然会有一股霸气。说居然,是因为她非常瘦削,穿S号的衣服还嫌大,很难想象一个这么瘦小的身体里有那么强的小宇宙。从玉娇龙开始,她就把这种霸道和狠劲通过角色传递给观者。在《卧虎藏龙》选角时,她不是最好和惟一的人选,李安每天都在
她每年有一半时间要呆在美国,到现在也没有习惯美国的生活,因为那里没有水煮鱼、辣子鸡。我们看到的都是她如何刻苦学习英语,从只会说“YES”到可以接受英文采访,她现在的话中经常夹杂着英语,虽然还有国人指责她讲得磕磕巴巴。其实她讲中文也有一点小结巴,经常要想很久,才能准确而谨慎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她笑起来还是有北京妞的豪放,形容和巩俐、周迅的关系时,她用了一句让人非常吃惊的话:“我和她们可以尿到一个壶里去。” 章子怡的小狗名叫“凯蒂”,她一直用英文呼唤它,从美国带到中国。章子怡的妈妈骄傲地说:“我们家的小狗是双语教学的。”凯蒂只有英文名字,可是章子怡自己,却一直坚持不肯取英文名。很多制片商一直劝她迎合西方习惯,有个英文名会让外国人更能接受她。这些年让她最感动的一刻,依然和名字有关。那是戛纳颁奖礼上,颁奖人可以顺利念出她的名字,对于法国人这是很难的。她颇傲气地说:“我的名字是父母给的,如果你想接受我,必须先想一下,把我的名字念清楚。” 她给人的印象是事业重心一直在好莱坞,和拍电视剧成名的演员相比,她的影迷相对基础脆弱。她也尝试过拍大导演以外的片子,比如和娄烨、侯咏的合作,效果都不尽人意。这次的冯小刚,应该是她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三联生活周刊:在《夜宴》之前,你还拍过《紫蝴蝶》和《茉莉花开》。我采访过侯咏导演,他的《茉莉花开》到现在也没有公映。 章子怡:是啊,我替侯咏心疼,演员一个戏没放没关系,接下来几个月还有戏。导演酝酿那么多年,都是心血之作,我替他着急,可是他也没辙。演员演戏时是你的世界,完成你的几个月,导演也一样,他导完了,就是这个命,孩子给谁,怎么成长他控制不了的。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主动型的演员会认为当演员太被动了,你觉得呢? 章子怡:不会,任何一个演员都可以处理你的角色,你不是木偶,你的思维和行动、小的细节都是自己给的,不是导演。 三联生活周刊:那可能因为你现在的地位,导演会更尊重你的意见,但别的演员未必。 章子怡:无论是名导还是年轻导演的意见我都会听,尊重导演意见和自己给人物想法并不矛盾,可以同行并进,做得好可以更出彩。 三联生活周刊:你有过当导演的想法吗? 章子怡:(笑)没想过当导演,等无路可走时再想。 三联生活周刊:女演员的艺术生命很短,你没想过自己的出路吗?或者嫁人也是一条出路。 章子怡:男演员也可以嫁人嘛!(笑)女人干吗非嫁人才是出路?有的人对生活有兴趣,有的人对生活没兴趣,我倒觉得出路不一定驾驭在男人身上。 三联生活周刊:结婚生子和得金球奖相比,哪个重要? 章子怡:结婚生子比较重要。我妈妈是幼教,我以前的愿望就是当幼儿园老师,我喜欢小孩,他们是个无瑕的世界。我在美国常去书店,就坐在那里和外国小孩穷侃,儿童书容易读,内容也丰富,容易让人感动。《夜宴》关机的时候,王中磊(制片人)和我说:“你要真正有幸福家庭还有十年!”我说“谢谢你!”还有十年啊!女人不管事业再优秀,还是应该有一个港湾歇歇脚。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夜宴》关机了,可以谈谈这个角色吗? 章子怡:我演年轻又很复杂的皇后,和吴彦祖的王子和葛优的皇叔有不同关系,她为爱情牺牲自己,她不爱皇叔,却委曲求全,舍身跟了皇叔,还要保护王子,有政治和情感斗争,还有浪漫爱情。我们一想到动作片就觉得很虚,这个不是的,它有很丰富的故事,我喜欢这个剧本。每次从美国回剧组我都特别高兴,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这次演得太过瘾了。《夜宴》是最没有压力的一次拍戏,我对人物的把握、理解,导演都听。我在美国的时候,还想回北京太好了,可以化上角色的妆,离开了我会想“她”,以前从没这个情感。《艺伎回忆录》时也曾有过,杀青那一刻,天啊!我有点迷失自我了,第二天该去哪里?我不知道,我和这个人物生活在一起太久了。小百合在困难中唯一看到的温暖笑容,她为了这份爱这份温暖不断努力,无论环境怎么压迫,演戏的时候我一直憋着这股气。 三联生活周刊:她像你过去的人物一样有股狠劲吗? 章子怡:她的狠不是摆着,是藏在身体里面。她的笑里藏刀不在脸上。女人要有性格,不一定非得狠。小百合就不狠,她非常善良,是骨子里的坚韧。狠不是衡量人物的标准,关键是人物有没有性格。《十面埋伏》里的小妹一点也不狠,她只是背负任务陷入了爱情。我拍的动作戏多,你们觉得我演得狠。其实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物都有差异,《茉莉花开》的角色也不狠。我选戏都是先看剧本的。 三联生活周刊:我刚才看到你和周迅的表情很亲密,在戏里你们是怎样的关系? 章子怡:戏中我跟王子有说不清楚的感情,他比我长5岁。周迅和王子青梅竹马,我们之间有点三角关系。不过我的身份在那儿,不会拿她那个人物放在眼里,她只是大臣女儿,我有权压制着她。 三联生活周刊:所谓“四小花旦”,你对其他三个了解吗? 章子怡:跟周迅是刚合作,赵薇、徐静蕾经常在活动上见面。我在戏里和周迅有酸酸的味道,她与我身份悬殊,我对她挺狠的,就像巩俐(在戏里)对我一样。 三联生活周刊:在《艺伎回忆录》里,你和巩俐的关系是怎样的? 章子怡:我们很难得真正碰在一起,不像报纸上说的,我没真和巩俐较劲。她演一个当年很红的名角,我们俩之间磁场很强,有化学反应的那种,外界不清楚我们真正的交情。巩俐、周迅都是直爽的人,和我一样。我是那种转不过弯子的人,喜欢直截了当的人。我和她们能尿到一个壶里。(笑)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章子怡有多少是真实的? 章子怡:起码你现在看到的我就是真实的,讲什么确实是我嘴里出来。网上传的我跟日本人演戏,那张照片不是我,挺冤枉的,大家没看电影就说我跟日本人有床戏,无中生有,上纲上线,我没有辱国,中国人应该骄傲才是,这些成绩我是代表中国得的。出去我都说我很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 三联生活周刊:你会因为这些评论受到伤害吗? 章子怡:毕竟不是面对面,对我直接说的。作为公众人物,大家面对压力时都是一样的。关键要有平和心态,要不然只有上吊了。我很坚强,恶意伤害我的人没戏。 三联生活周刊:你有没有分析过,为什么有这些人敌视你呢?是因为仇富心理吗?还是你成功得太快? 章子怡:各种原因吧!也都可以理解,我也不在乎。伤害不到我什么,我不会被任何人左右。演日本人又怎么了?尼可·基德曼是澳大利亚人,一会儿演北美人,一会儿演南美人;查理斯·塞隆是南非人,她演过西班牙、墨西哥人。如果你是专业人士,就会明白这不是问题。这件事讲多错多。我没有伤风败俗,我创造了一个全世界观众看到的伟大爱情故事。说无知有点过分,很多人不清楚,以讹传讹,以为艺伎是妓女,井底之蛙!他们不知道还有不了解的文化和常识。这个东西比较敏感,不想你写太多。其实挺二的。所有大演员每个人都在尝试不同领域的文化。 我们这行不是奥运会冠军,跑百米多少秒没争议。表演没有标准,有人喜欢搞笑片,有人喜欢文艺片。谁是一个好演员,谁是个洒狗血的,没有一个标准。 三联生活周刊:你从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红”了? 章子怡:《卧虎藏龙》得美国独立制片奖最佳女配角的时候,我的座位是29座,我是2月9日生的,他们都说,这是我的幸运号码。(颁奖人)念不出章子怡,“章、章”了半天,我才发现,是我呀!上台时我就走得特别慢,心里想要谢谁。 三联生活周刊:金球奖前你想过得奖感言吗? 章子怡:这次不打算做什么准备。她们都不陌生,塞隆整个人的状态太了不起。能和她们站在一个平台,我很荣耀。 三联生活周刊:你人生的最大转折是什么时候? 章子怡:《卧虎藏龙》见李安的时候,我不知道他让我干吗,演什么角色。只有每天练武术基础,练拳练剑。有一次在大排练场,李安关了灯,他试我在特殊环境能不能进入角色。还让我演猴,比中戏的表演课还难。我是最后一分钟得到那个角色的,那6个月里唯一的支柱,就是他说过:“不会让你失望。”我不想别人怀疑:“怎么选了她?”我想向李安导演证实:“你是对的。”他有一个习惯,周润发、杨紫琼每天收工,他会拥抱、赞美他们。我期待他也给我一个拥抱,每次收工我都会等5分钟,直到杀青那天,这个拥抱我一辈子记得,我没有白奋斗,那是我一生中很重要的瞬间。 三联生活周刊:那时你已经意识到自己要红了吗? 章子怡:我当时没这意识,直到收到大量美国剧本。《卧虎藏龙》带来了很多可能性,可我看不上他们,找中国人演那些特别没水准、不需要演技的角色,虽然给很多钱,可我不是为钱工作的。《艺伎回忆录》是我第一部真正的美国电影,离不开所有导演的帮助。 三联生活周刊:对你最重要的导演是谁? 章子怡:老朋友、最熟悉的人是张艺谋,他在我一生中非常重要。李安凭《断臂山》得金狮奖时,我正好在香港出差,比我个人得奖还激动,马上打电话叫我美国经理公司给他送花。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 章子怡:优点是不惜力,追求完美,缺点是有时忍不住。《夜宴》关机饭那天,有无数人要和我合影,我当时发烧、胃炎,可是你得忍着,你照了几十张了,人家是第一次和你照。在戏里,我经常受伤、被打,受到这份疼痛时我就想,原来他(对手)也很痛。 三联生活周刊:这些年你成长得非常快。 章子怡:没选择呀!该长大就得长大,不能装嫩、装傻充愣吧! 三联生活周刊:你这些年最不想失去的是什么? 章子怡:我希望不要失去洒脱。 三联生活周刊:最想感谢的人又是谁? 章子怡:华表奖那次,我在台上特别想感谢张艺谋,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再拿到话筒。这样一个人,我没当众谢他,挺内疚和伤感,他对我太重要了。既是老朋友,又是多年来帮助我成长的良师益友。- (感谢《环球影视》提供协助)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