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报:我驻外大使讲外交故事贺新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11:43 世界新闻报 | |||||||||
对中国外交来说,2005年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首脑会晤、对外援助,还是双边经贸往来、民间文化交流,都饱含值得回忆的点点滴滴。对报人而言,这些亮点曾是一条条抢眼的新闻,而对于身负国家重托的大使来说,除了是一项项重要任务外,更是一段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值此新春到来之际,12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大使向我们讲述了2005年最令他们感动的事情,并向祖国人民和父老乡亲拜年。
赵进军 驻法国大使 “中国桥”见证中法友谊 我任驻法国大使已经两年多了,期间,我最深的体会是,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极大地拉近了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的距离,法国政府和人民对华友好的强烈愿望、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令人感动。 去年7月,我应法国中央大区一位不相识的老人德布里萨克女士的邀请,前往出席由她的家族修建的一座当地标志性建筑“中国桥”的颁奖仪式。这个奖项是法国文化遗产基金会和法国花园协会授予的2005年度奖。“中国桥”坐落在法国中部一个偏僻的小村镇,那里完整保留着欧洲中世纪的建筑,被评为法国最美的100个村镇之一。在一片绿树碧水之间,粉刷一新的“中国桥”格外鲜艳夺目。中国大使的到来,在这个小镇上引起轰动,数百名各界宾客对“中国桥”散发出的东方文化魅力和异国建筑情调发出由衷的赞美。 女主人告诉我,她的家族几代人都十分敬仰中国文化,这座“中国桥”是他哥哥多年前仿照18世纪画册中的中国园林建造的,设计施工均由法国工匠完成,建成后成为当地一景,每年接待数万游客。她深情地说,今后一定要维护好这座桥,因为它是中法友谊的象征。 那天,主人在巴黎上学的侄女也专程赶回来陪同我们参观。她正在学中文,据她讲,现在法国青少年学中文已成为一种时尚,中文已被很多中学列为第二或第三外语。 此行使我久久难忘,从德布里萨克一家几代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深远影响,更感受到中法友谊的群众基础是何等深厚。我相信,随着时光的流逝,中法两国的文化交往和人民间的真诚友谊必将与日俱增。 相关专题:2006年春节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